浅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旗袍文化教学

时间:2022-10-26 06:38:26

浅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旗袍文化教学

【摘 要】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学习汉语的人群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教授留学生学习汉语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服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华,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旗袍作为中华服饰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一种内在的服饰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本论文对旗袍文化教学做了初步的探析,以期望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旗袍;特征;文化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关于旗袍文化的教学,第一部分是向留学生介绍旗袍的起源及其发展,通过这部分的学习,预期达到对旗袍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具体介绍旗袍的基本特征,以期学生对旗袍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三部分为教授的重点内容即旗袍的文化意蕴。

一、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旗袍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

旗袍始于清代,是一种富有传统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为“旗袍”。其基本样式是:立领,右大襟,宽腰,长袖,上下直线剪裁,下摆宽大,不开叉,此时女性身体曲线不外露。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代一开始,满族妇女主要穿长袍,而汉人妇女则穿上衣下裙,并以之为时尚;清中期,满汉两族之间互相效仿;到了清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更盛,于是不少满族人将自己的服装改成了汉族服装,有的甚至将官袍截作短衣裳,可见汉文化对满族文化的影响。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在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称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了一种经典女装。

二、旗袍的基本特征

旗袍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服饰,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旗袍饰物中,比如盘花和编制,镶滚边的精作,其独到之处是传统服装以及其他民族服装中未曾出现过的。“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这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的绳结,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延传至今,它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盘花扣”是利用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以大自然为题材,在旗袍扣位的小小面积上,进行精工再造,这是中国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锦、缎、揍、绸是中国生产的丝织面料,在这些织物上,大多织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旗袍的用料,主要是从这些国产原料中选择,制作完成的服装,不但具有传统文化意蕴,更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精神。

古韵佳人,温婉如玉,身着旗袍,香肩、蜂腰,玲珑迷人的曲线内敛地演绎着典雅风情。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演变,到达过20世纪30年代的黄金期,送走过70年代的低潮期,迎接过90年代的复苏期,旗袍始终作为一种代表中国古典韵味的经典的女士时装。21世纪来临,随着国际舞台中国风的兴起,传统的旗袍被设计师们注入新颖的元素,中西合璧的改良与创意灵感更让旗袍从沧桑变化的往昔中焕然一新。

三、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旗袍作为服饰,除了保暖御寒的实用功效以外,还有重要的文化符号意义,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象征;是人的社会角色和身份的显著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等。旗袍也由最初满族的民族服饰发展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服饰瑰宝,享有国服的美誉。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其独特魅力来自它所包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旗袍在中国深厚的文化脉络中,凸显着它的极致的高贵,大素大雅,端庄而不失谦和。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服装设计者对中国的旗袍开始不断进行改良,使这种民族服装既具有东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时装的流行趋势,具有优雅、贤淑气质的旗袍已经得到了国际公认。近二十年来,所见到的改良旗袍,受国际时装流行思潮影响颇大,一时间低领、无袖、紧腰、高开叉、超短、坦胸、裸背等各种形式变化无穷,珠片、刺绣、毛边饰边、织物印花等工艺装饰大放异彩,颜色绚丽、跳跃、浓重、柔和,大胆突破了旗袍的旧有模式。改良旗袍既保留了原有特点,又融入了创新意识。从此,传统的满装又被注入了时代的血液,赋予了青春的活力。旗袍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民族文化内涵。它适度地强调女性的“S”曲线,以造型的自然简约格调体现服饰的大家品质,庄重、典雅而又端庄,使出席庄重场合的最佳服饰。并且现代旗袍是对人体的一种较为温和的解放。旗袍的立体造型,既适合我国女性的体型特征,又符合国人一般的审美倾向,体现了独特的东方魅力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旗袍线条简洁流畅,婉约含蓄,在“露”的同时讲究“遮”,从而更富魅力,使女性的腿第一次得沐天日,使得自然美成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美,它在展现人外在美的同时舒展内心世界,这种展现当然有人的自身气质的作用。衣服穿在人体的表面,但是凝聚在服装中的文化和技术含量,对人的潜在资质的调动和挖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旗袍是在交融民族文化中出现的,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入新文化、新观念,因此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中国服装传统文化的均体现,它能独领时代。

参考文献

[1]崔丽娜.简析旗袍的文化象征和审美特征[J].广西纺织科技,2009(38),4.

[2]王诤.旗袍、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J].文化广场,2010,06.

[3]韩云霞.浅论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文化特色[J].作家杂志,2011,05.

[4]龙春红.浅析旗袍服饰的发展与美术内涵[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店出版社,2011.

上一篇:实例分析如何激发技校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高考材料作文的开头技法之巧引材料巧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