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认知语言学下的汉语多义词

时间:2022-10-26 06:19:19

探索认知语言学下的汉语多义词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媒体的不断丰富,很多网络用语日益丰富。很多词汇都增添了一些新的“释义”,这使得汉语词汇的多义现象更加普遍。同时,也是更加增添了汉语多义词的复杂程度。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多义词随处可见,为初学者增加了不小的学习难度,更是为国外的研究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对汉语多义词进一步了解,本文重点对其基本概念以及形成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认知语言学对多义词的研究

一直以来,多义词都是认知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内的研究学者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意义扩展

周祖谟认为:多义词同时具有多个意义,并彼此联系。并且,其中分为基本意义和转义。其中,转义和基本意义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这一关联在日常的词汇使用中亦是很容易发现的。

(二)多义网络

李秀明指出:多义词的引申,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儒家思想。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彰显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系统认知以及价值判定。

(三)对多义词的语义体系以及发展方式进行探索

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多义词的语义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与完善。王政红将多义词分为:词汇、词汇语法以及语法语义等。其认为借助组合搭配分析法能够将多义词的不同语义间外部联系充分揭示出来,对语义体现进行补充。

(四)对多义词的不同义项的地位与关系进行研究

王勤在多义词义项地位以及关系的研究方面,主要是从义项的使用频率以及范围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用义和非常用义等。

(五)对多义词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关于多义词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发展机制维度。例如:肖华婷结合教学实践,对多义词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分析。认知心理学维度。例如:李连伟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给出了“放射状词汇教学法”。范畴化维度。例如:王子玲认为多义现象具有范畴化特征。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多义词教学策略以及家族相似性策略等。

二、多义词

(一)多义词定义

目前,就多义词的定义来讲,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归纳起来,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一个词在不改变读音的前提下,具有两个词义或者两个以上词义,并且,词义间具有密切联系的词汇被称为多义词。

(二)多义词的特征

1、结构性。共时角度讲,多义词的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通常被称为固定意义。其不会因为特殊语境才临时使用,而是已经具有结构性。例如:我们常常会在别人做了傻事时,夸他一句“聪明”。此时,“聪明”在这里是变相的讽刺。但是,其并不能被称为固定意义。当一个拥有实际意义的词,在不考虑用词对象以及使用特点时,仍拥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被称为是词语的“自身意义”。多义词在产生之初必定会有一个“初始意义”,然后,逐步演变出“引申意义”,这些引申意义往往是“临时意义”在长期的约定俗成后,稳固下来的意义。初始和引申意义共同构成了多义词的词义系统。

2、网络性。多义词的网络性主要表现在:多义词的全部义项共同构建了彼此联系的意义网络。该义项网络将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充分体现出来。其中,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就是家族网络中的“原型”,而引申义则是家族网络中的“原型”演化而来,演化方式或是呈现出链条式,或是呈现出辐射式。其中,越靠近边缘,其义项越是偏离“原型”,更加具有抽象性。例如:“打”可以引申为“打仗”、“打招呼”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引申为“自从”等义项。

三、多义词的产生机制与途径

(一)多义词产生的根源

1、语言的有限性和意义的无限性。语言是音和义共同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在该系统中,语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代码,这个物质代码就是我们常说的词汇。语音则是作为词语能指,语义内容为其所指,对客观世界中的人的意识多角度、多层次的抽象化、概括化的反映,是人脑思维活动的结果。语言的产生,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社交中的交流需求,多义词的出现,将社交功能进一步升华,使得我们运用的语言更加地便捷。但是,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扩大,其中存在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由于词的语音形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这一限度受到人的发音器官所约束,最多也只是可以发出几百个音节,而由这些音节变化组合的最终数量是有限的。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是复杂多变的,而且,是层出不穷的。例如:物质层面,包括:事物、运动以及现象等等。精神层面上,包括思想以及情感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事物、新思想。这些亦是需要大量的语义对其加以形容。由此可见,所指的无限性以及多样性同能指的有限性之间矛盾越来越明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包括两个方面:(1)构建无限的语言形式,然而,这一想法是不现实的。(2)用一种形式进行多种交际需要表达,在这一需求下,同音词以及多义词出现了。所以说,多义词是客观需求的必然选择。

2、交际需求导致词语多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语言也是在逐步的发展与优化。现今使用的汉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简体字以及缩略词,这些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工具性以及经济性。多义词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际,并且,也充分说明了相对于新词创造,原有词汇词义延伸更加容易。一种语言的一个新词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协调过程。而在交际的过程中,较小程度的协调则是相对容易的。在很多实际情况中,现有的词汇或者词汇的引申意义就可以将事物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在构建新词。这样既可以减少人们学习的时间,更能充分体现出“表达经济性”的驱动目标。另外,采用多义词就没有必要对听话者进行解释新词的具体含义,而只需要借助听者的语用能力让听者明白自身的表达思想。由此可见,词语的多义性是后天形成的,其是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演变而得来的,是语用的必然结果。表达方式的有限性同事物的无限性出现矛盾激化时,人们便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词汇的原型基础上进行词汇变异,构建出新的语义,以达到实用的目的。现在使用的很多变异词义都是这样形成的。单个词已经从静态不变的典型词义载体转变成为了后续引申词义的起点,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词汇新意义以及用法产生,并且,被不断地反复使用以及推广,逐步地形成了固定模式,进而成为了该词汇的稳定引申意义。如此,多义词的数量就会更加的丰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结构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各种关系的融合与变化,亦是使得多义词更加的丰富多样。

(一)多义词的产生机制

多义词产生机制主要是指:指称条件的范畴化特征,也就是指词语的语言范畴化特征。词语本身具有指称功能,指称条件可以看成是认知范畴,即语义特征。语义特征集合而成词义。

指称对象是词的主要功能,客观上或者主观上,对某一对象进行指称就意味着该对象的认知被激活,相关的范畴被激活。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语义特征能够在融合不同的认知框架后,产生更多的词义。从根本上讲,多义词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任何一个多义词,在开始阶段都是单义词,在不断的语言使用以及沉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义形式。但是,无论多义词的引申意义有多么的丰富,引申意思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来的初始意义。也就是所谓的“原型”。对事物进行概括常会用到范畴,其提供了指称符合该范畴对象的可能,其是多义词产生的内在机制。

(二)多义词产生途径

认知范畴使得多义词产生成为了可能。而隐喻以及转喻等则为多义词的产生提供了有效途径。董为光在他的《汉语词义发展的基本类型》中提到,词义的演变可分为“语用性词义演变”和“非语用性词义演变”两种,“相关联想引发的词义演变”,实则就是指转喻,表现为两个概念域之间存在着相关联 系,两个概念域中存在着相同的词义范畴特征,因此可以用指称甲事物的词去指称乙事物。用一物质借代另一物质。“相似联想引发的词义演变”,实则是隐喻,表现为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投射,用一个语义特征来突显另一个特征来指称另一个事物,由一物质引申出其它物质。“词类活用引发的词义演变”,实则是一个虚化过程,实词的词汇意义消失,最后变成了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用语简省引发的词义演变”,实则是简缩。“义点的独立”,实则是隐喻,即减少了限定性义素,从而使义项扩大。“语境成分的渗入”,增加了限定性义素,从而使义项缩小,也是隐喻。“句子语气的附着”,实则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加了感性意义。“物质进步引起的词义演变”和“观念更新引起的词义演变”也都是社会因素引起的词义变更。“义场调整引起的词义变化”,实则是某一限定性义素保留,其它义素特别是中心义素变化引起了词义变化,从而使这个义项从一个语义场转入另一个语义场。

四、结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的语言交流日益加强。并且,在网络等媒体的促动下,词语的多义现象逐渐增多。多义词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都对其如何产生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甚至很多人不会对一个多义词的全部意义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认知语言学角度中的多义词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对多义词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探索多义词的产生机制以及形成途径。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词汇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119消防安全消防日主题征文: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下一篇:前期物业管理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