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

时间:2022-10-26 06:18:54

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

摘 要: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也把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主要行动措施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 科技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46-001

我校自2008年成立科技创新活动社团至今,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上迈出可喜一步,截止目前,社团活动成果显著。机器人和航模活动多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市、县级金、银、铜奖和一、二、三等奖,科技创新大赛多次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社团成员多人次获得省、市级优秀科技创新标兵和优秀辅导员称号,学校被授予机器人培训实验学校和青少年航模基地,机器人工作室被评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团成员们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作为社团团长兼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多次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深知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我从选题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选题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

1.题目超出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选题要符合青少年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如果题目过大、过深,脱离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认识,青少年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参与活动,这实际上是拔苗助长,对青少年来说是不能求甚解,哪里还谈得上创新和科学素质的提高。过大过深的选题往往是科研机构提出来的,脱离学校的青少年科技活动,这样的选题,怎么能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

2.题目创新性较差。为了参加活动而活动,随便找些生活、生产和学习中的陈旧题目,比如,家庭花卉种类的调查及分析,昆虫动物调查,害虫的防治,杂草的清除等过去经常研究的课题。科技创新要与时俱进,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原有方法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付、生搬硬套而导致的观念陈旧,对科技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也是科技辅导员的观念落后造成的。

3.题目科学原理不明,缺乏实用价值。科技创新要以正确的原理为依据,体现实践价值,一些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较低的选题是不可取的,例如,提高教学手段的选题,提高娱乐水平的题目等。这方面的内容大多是把人类已经研究清楚的成果,移植到教学工作中,创新价值不大,或是与生产生活的主流没有关系,不能使青少年从小就知道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4.注重单一性研究,缺乏综合性的选题。单一学科的题目虽然也能出成果,但当前各个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且以综合为主。许多新的学科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相继出现。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将人才培养由知识型、综合型向能力型、创新型、复合型方向转化,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教育战略和目标的当然选择。

二、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近年创新大赛评审原则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规律来看,选题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自发性原则。真正由青少年自己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中选择的题目,才能真正体现青少年自己的兴趣,才能真正符合青少年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环境条件。

2.科学性原则。辅导教师要帮助青少年选择具备一定理论依据、事实基础和符合人类认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题目。如果失去了科学性,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研究越深入越远离正确方向。

3.创新性原则。既然是科技创新活动,研究的课题就应该具有新意、独特性和突破性。科技创新还要与时俱进,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原有方法上。

4.实用性原则。即使是伟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也不能脱离生产、生活或是人类长远的发展。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应该具备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是环境效益以及应用意义和推广前景。如果脱离这一原则,就成了空想或幻想,就失去了创新的本质和意义。

5.可行性原则。由于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理论基础有限,选题要符合现有环境条件,必须具备保证其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的现实条件。即使想法很好,但现有环境条件、经济条件或理论条件无法实现,就会成为空想或幻想。

三、学会选题的方法

要学会多种选题方法,不要拘泥于个别形式,要善于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或角度入手。

1.可以从别人的论文、著作中选题。寻找别人论文里的差错、遗漏、缺陷或未完成的问题,作为题目来完善、完整别人的研究,或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等问题。这种方法前提是要学习别人的成果,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选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表现为一个人对其有兴趣的课题百折不挠的探求。青少年如果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问题有浓厚兴趣,对这一方面的选题就容易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寻觅、捕捉适合自己的题目,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进行探索,容易出成果。

3.从自己熟悉的社会实践中选题。理论来自实践,社会实践是人们永恒的科研源泉。因此,青少年需要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平时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也可为选题指明方向。

4.从热门话题或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上选题。热门问题和焦点问题中往往容易发现问题,对它们的研究和解决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等现实意义。

5.从怀疑、猜想中选题。以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疑问、猜想作为选题,包括工作中、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学习中常用的善于发现问题的方法。质疑、猜想是青少年的天性,辅导教师要善于激发青少年的这种天性,引导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一些伟大的发明创造的灵感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闪现的。比如,苹果从树上落下,常人看来司空见惯,但牛顿却从中发现规律,进而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水蒸气顶起壶盖,一般人习以为常,但瓦特能从中学会发明,创造出了蒸汽机。

6.在人们忽略的地方进行选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远处在一个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过程中。前人对自然的认识必定有不足之处,同代人也会由于不同角度及其他因素而出现一些偏差与空白。青少年在选题时不要轻易错过别人忽略的地方,要在这些地方寻找到矛盾,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7.在教师的指导下选题。参赛选手在确立选题时,应与指导教师多沟通,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反复商榷。最后确定选题时需要将指导教师的意见和自己的见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一篇: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意义与探讨 下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败血症的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