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班组的安全建设

时间:2022-10-26 06:01:29

如何加强班组的安全建设

摘 要:班组是电力企业最基本组织单元,是企业的“细胞”,一方面企业的生产任务要靠班组去完成,同时事故也多发生在班组中,因此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着力点;另一方面,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劳动组织,完善的安全措施,都要靠班组去贯彻落实,班组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因此做好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组建设;安全活动;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70-02

一、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班组长是电力企业基层组织的工作核心,是各项生产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班组能否正常有序地开展安全工作,关键取决于班组长能否发挥好“领头羊”作用。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班组长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所以加强班组长的安全责任意识是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中关键的一环。

(一)加强班组长安全培训

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要想一步一步迈向更高层次,以保障班组成员的安全与健康,就要严把班组长培训关,对班组长制定切实可行的素质培训教育,以求最大程度上增加他们的安全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并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规范班组长选任机制;明确班组长的安全职责;并采取“教”、“学”、“做”三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对其进行培训;并对班组长采取有效地的激励机制。

(二)推行班组管理的共同参与

鼓励班组成员自我管理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组安全活动,变他律为自律,变他责为自责。

例如,班组可以开展安全“群策、群力、群管”活动,以形成人人献计献策,人人遵章守纪,人人参与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氛围;并定期开展“今天我当班组长”活动,实现班组成员与班组长之间的换位思考,实行人人参与监督、参与管理,在安全生产上发挥带头与引导作用。并对大家的各种监督成果和管理建议给予奖励,此外,还可以在班组定期选举“班组安全监督员”和开展员工“安全从我做起”自评活动。

(三)建立作业现场员工行为标准规范

为了实现现场作业人员工作标准化,我们可以建立起作业现场员工行为标准规范。

例如,可以进行“6S管理”(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定期对员工进行操作模拟演练,并进行打分制度,逐步提高员工的操作安全水平,同时制作一些有错误操作的视频,让员工找错学习,寓教于乐。

(四)提高班组成员培训的多样性与乐趣性

为了激发班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的安全意识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来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员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采取员工之间单对单的教学模式,鼓励员工互相学习。

(五)实施系统化、科学化的班组安全管理

为了提高班组成员的整体素质、实现班组的安全生产,推行班组安全动态管理,开展班组风险防范献计献策活动,让班组成员进行安全经验交流,对于事故案例可以采取大家轮流上台给其他人进行教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并将本变电站与事故当中的变电站进行对比,看自己的变电站是否也有类似的安全隐患或者是错误操作。

二、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一)注重转变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事故无外乎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归根到底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班组成员必须克服僵化及麻痹思想,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树立零事故的思想理念。电力行业是一个安全风险较高的行业,任何一个电力职工都是不愿意在生产工作中受到人身伤害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的,如果把职工的这种愿望作为一种企业财富,形成大家一起来向“零事故挑战”的共同意愿,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再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就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准则,这样,任何事故就做到有效预防和有效控制。

(二)加强重点控制和预防

要实现零事故原则,必须把岗位主体与客体的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点事先辨识出来,加以控制和解决,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对班组安全生产现场来说,对重点、难点、危险点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在带电设备与停电设备之间、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生产现场等必须悬挂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并设专人监护,要从整治思想上的危险点人手,克服思想上麻痹和行动上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做到五到位,即安全思想教育到位、岗位“安全职责”履行到位、实施措施到位、具体行动到位、事前预防到位。要在发生事故因素、潜在危险、重点对策、预防措施等方面下功夫,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处理的能力,达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将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提高到我会安全的层次,真正做到“四不伤害”。安全教育逐步从“要我安全”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主动式教育,只有“我会安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基础,职工的生命安全问题更是一个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做好“我会安全”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十分必要。

三、加强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班组管理组织在组织班组生产作业过程中以及班组成员在班组生产过程中,为维护自己免受意外伤亡或职业伤害困扰而创造的各类物质的以及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如果说企业是安全生产系统的机体,那么班组就是这一机体的细胞,而班组员工则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生命安全。

从心理学讲,生产现场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是一种逆向思维,是从可能发生的后果去提醒人们注意。因为“讲危险”比“拼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直观性,更易被职工接受,更易引起职工的注意,从而更能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分为危险点分析和预防措施落实两步骤进行。前一阶段主要是发掘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后一阶段是重点落实预防措施。供电公司实行“工作票”、“操作票”两票管理制度,就是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内容:通过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应明确几个问题: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作业现场状况、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隐患、填写“工作票”、“操作票”等;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程序: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即发现问题、研究重点、提出措施、制定对策、监督落实。

在组织班组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点工作:(一)强化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特别要抱反违章和习惯违章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组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学习和讨论,并积极整改,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利用安全宣传栏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好宣传教育,并注重激励作用;(二)班组长要事先准备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活动前,班组长要对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所进行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准备,以便开展活动时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引导性发言,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调动大家积极性,使大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应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应让所有班组成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活动质量和效果;(三)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形式要直观、多样化。班组长可结合电网和生产现场状况,画一些作业示意图,便于大家分析讨论,或在作业现场进行直观的、更有效的分析,也可随着作业现场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危险点进行动态的分析。

对于一个电力企业来讲,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建设关键的部分。在工作中,班组安全建设必须做到扎实有效。要充分发挥班组长的领导带头作用,努力提高班组成员整体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各自责任目标,严肃劳动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上一篇:探索对农村供电所管理体制有关问题 下一篇: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日文报刊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