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时间:2022-10-26 05:58:38

摘要:学困生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较差或很差,以至于使继续学习或深造产生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向优秀生的转化,是老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本文在对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关键字:学困生;学习效率;成功教育;尝试教育

如果同学在初中阶段遭遇了数学学习困难,它会象一团灰色的云霭笼罩在孩子和家长的心头。一个很不理想的分数,会驱散孩子欢乐的笑容,会使得家长忧心忡忡。然而,对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家长是缺乏了解的,更不用说是去解决学生生的问题。因此,寻找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探究其形成因素,寻找解决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1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农村小学对小学数学入门不够重视,教学设备缺乏,不能对数的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并且在学习当中强制的成分较多,所以给孩子们的影响是数学是一件很枯草的是,就逐渐的落后下来,长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就更加不感兴趣。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自觉主动的按时完成,不是被动地在家长,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就是抄袭他人作业和练习,有时甚至不做,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就会出现学业滞后的问题

3被动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数学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对于稍微变化形式后的题型就不会做,并且也不懂得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构起数学框架。

但是要清楚,学困生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聪明,只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差,主动性差。成绩不见起色,那么如何让学困生走出困境?

二、对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措施

(一)快乐教学

让学生克服对这门学科的恐惧感,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轻松入门,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对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松懈,更不能放弃。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质疑,将自己不懂得地方抛出来,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进而细致的讲解,处理疑难。其次,不断督促他们的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过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恒心,还考察了老师的耐心,这要求造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 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第二 适时进行模底测试,互相谈话,了解学生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第三 将学生进行准确分类,对于分组后不同组内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集体辅导,解决疑难后,再次准确分组后解决疑难,如此反复。

(三)选择恰当的评价机制

1、实施成功教育,创设成功教育情境,为数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学生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事实上,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困生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目的。

2、发现闪光点,诱发好奇心,实施尝试教育。

虽然数学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大多数数学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要善于发现数学学困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用心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引起注意加以肯定,给予表扬,因为有时一两句赞扬的语言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终生难忘。

三、总结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反复性都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凡是学困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学,凡是学困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做,尽量给他们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也同其他学生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拥有老师的阳光沐浴,相信他们最终会不再成为数学学困生。

参考文献:

[1]彭上观.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J].数学通报,2005,(8).

[2]许世红.数学新旧课程教学策略的差异研究[J].广州教研,2006.

[3]郑毓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 .数学教学通讯,2000,(6).

[4]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10).

[5]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让数学思维在情境中飞翔 下一篇: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