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探讨

时间:2022-10-26 04:01:23

新时期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探讨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别山区森林资源和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现状。结合对新时期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新时期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的主要发展思路,包括:创新理念、优化经营,筑造绿色保障线;创新模式、集约经营,锻造增收聚宝盆;创新技术、科学经营,织造安全防护网;创新思路,合理经营,构建生态桥头堡。

关键词:新时期;大别山区;现状;森林经营工作;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1 大别山区森林资源现状

大别山位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3省交界处,介于N30°10′~32°30′,E112°40′~117°10′,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大别山森林海拔差异大,植被变化明显,高度从400~1700m,树种包括杉木、柳杉、马尾松、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类型多,是不可多得的植物种系基因库。 近年来,大别山区各相关林业部门,对于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区域内的六安、安庆、黄冈和信阳等市,先后开展了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退耕还林工作、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等工作,有力促进了大别山区森林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工作,也推动新时期大别山区森林资源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新阶段,进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但从总体现状来看,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营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2 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现状

森林经营,主要是各种森林培育措施的总称。森林经营工作是森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从宜林地上形成森林起到采伐更新时止的整个培育管理措施。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病虫防治、林副产品利用、采伐更新等各项生产活动。有效的森林经营工作,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开展了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工作,才能为森林资源的利用、保护、开发提供保障和指导思路。近年来,我国人工林发展迅猛,但由于后期经营管理滞后,人工林、天然次生林过纯、过密、过疏的问题已十分突出。有专家指出,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是今后林业工作十分繁重而又紧迫的任务。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经营森林,推动全国林业生产逐步向可持续经营转变,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虽然大别山区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重农轻林思想的影响,再加上经济发展落后,对于森林利用比较片面,导致大别山区森林资源的整体经营工作比较落后[1]。本文拟结合新时期大别山区森林工作发展得实际情况,探索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的新思路,推进大别山区森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 新时期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发展思路

3.1 创新理念、优化经营,筑造绿色保障线

森林,无论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库,只不过是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将这些价值挖掘出来。在大别山区的林区,很多森林经营单位都是简单的砍木材、卖木材,表面上看上去森林还砍了很多,而实际的效益却没多少。尤其是退耕还林以后,很多老百姓都怨声载道,感觉将耕地还林了,都是一些非经济林,自己根本就没什么收入了。实际上,森林的目的是保持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木材蓄积量。如果在能够保证前2者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真正的一举多得。结合大别山区森林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植树造林由单纯的绿化荒山和植造用材林向主要种植经济林转变,发展了类似油茶、核桃、毛竹等板块基地;林业工业由单一的木材加工业向森林食品业、森林饮品业、木本油料业、生物能源业转变,发展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木材加工业由出售原材料向深加工和终端成品制造转变;造林基地由实用型向观赏型转变,形成了国道、公路等多条绿色通道、长廊;由单纯注重森林产业只发展一、二产业逐步的向第三产业转变,逐步建成森林生态旅游长廊,推进景观和生态效益并进发展的新局面,真正使森林经营工作为大别山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2 创新模式、集约经营,锻造增收聚宝盆

森林经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森林的持续发展。从目前大别山区森林资源的实际归属情况来看,有的是归国家所有,有的是归集体所有,有的是农户个人所有,林权成分复杂。而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或者一些林业企业,经营主体相对固定。这种模式不利于森林高效能的发展,缺乏活力。新时期,大别山区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动员各种力量,制定森林优惠政策、宣传林业比较优势,吸引和促进实力型经济实体进入森林经营行列,优质资产注入林业产业,优秀技术人才加入林业工作队伍,使林业集聚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劳力资本,支持各种经济主体投入森林经营。对于个体农户来说,政府也要积极的调动他们参与森林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制定林粮、林油、林药等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技术标准,免费为农户培训。并通过各级林业技术管理部门,对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同时,林业部门协助和指导有关企业和林农制订产品标准、注册产品商标、形成品牌效应、做大集散市场[2]。另外,结合大别山区优秀的革命传统,各级政府也可以开辟森林公园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森林经营新模式,既给本地区的文化底蕴做了广告,同时也可以为林区经营创造一定的效益。

3.3 创新技术、科学经营,织造安全防护网

近年来,气候异常造成的干旱、病虫害大发生,都对森林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的采取防灾减灾的措施,必然会对森林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为此,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系统的病虫灾害模拟预测系统,利用信息预警平台和媒体,及时预测预报信息和防治措施,使各地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培训;也要加强日常森林抚育和栽培管理工作,本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从良种繁育和品种比对试验,成立优质小苗繁育中心,提供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到适地适树、合理的搭配树种的栽植;从农药种类与喷施方式的选择到林区病残体的清理,施肥管理方式,林区防火、防旱等,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的去关注[3];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积极的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打击乱砍滥伐行为,还要逐步放开农民房前屋后自栽树木的采伐限制,调动农户积极性,让农户通过种植树木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这样他们才能有更多的积极性参与到林区管理和经营中来。

3.4 创新思路,合理经营,构建生态桥头堡

随着近年来,大别山区经济快速发展,森林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森林资源也日益增加,今后的森林经营任务将日趋繁重。而不少地区为了达到快速绿化的目的,幼林普遍存在太纯、太密等问题,如不对其适时抚育,采取必要的人工干预措施,将严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影响林业建设质量和成效。不仅多年造林成果难以巩固,还将成为突发自然灾害的隐患,更谈不上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比如过于依赖速生林,病虫害防治依赖化学农药等,这样的问题对于生态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统一,坚持与分区施策、分类管理政策衔接,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的原则[6]。尤其是在森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注意生态效益,力求把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诸多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真正使森林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中生态效益缔造的桥头堡。而且要是以生态为主,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存的桥头堡,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桥头堡。

总之,大别山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不仅林木资源丰富,而且林木蓄积量非常大。但由于长期以来森林经营模式、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在新时期进一步对该地区逐步的完善森林经营工作,不仅是大别山区森林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大别山区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4]。为此,大别山区的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林业经营的相关企事业单位,都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意识,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指引大别山区森林经营工作的全面发展,推进全区林业经济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赛君,过元清.现代林业营林问题与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2(8).

[2] 创新经营释放森林多种效益——湖北省荆门市推进森林经营工作纪实[EB/OL].

[3] 纪敏.刍议新时期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4] 滕秀荣.重庆市森林资源现状及经营策略[J].林业调查规划,2005(6).

[5] 胡艳波,惠刚盈.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2006(1).

[6] 陈光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上一篇:桐梓县林地资源消长分析及管理建议 下一篇:焦作市林下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