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

时间:2022-10-26 03:15:37

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

肺癌是全世界及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发病率城市居第一位,农村第三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80%,有70%~80%的患者初诊时已为局部晚期[1],失去了手术机会,故临床上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是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局部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的标准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依托泊苷+顺铂[2]。但即使患者完成了同步放化疗,仍未达到理想效果。如何进一步提高放化疗疗效,已成为目前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标准化疗方案)与单纯放化疗组进行对比,并检测血清VEGF进行疗效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肿瘤科收治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均经支气管镜、CT、MRI、全身骨显像等证实,病理学检查已确诊,有客观可评价指标;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4岁。病理类型:中低分化腺癌26例,鳞癌14例。病例入选标准: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体力状况改善评分≥70分,白细胞计数>4×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计数>80×109/L,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化疗禁忌,可经CT或MRI检测病灶大小;初次治疗;没有第二原发肿瘤;所有患者均获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实验组 采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Elekta Precise Plan软件,BEV(射束方向观)技术进行射野设置。全部患者均经GE螺旋CT扫描定位病变区,采用5 mm层厚连续定位扫描,在定位片上勾画靶区后,根据病变体积大小及形态确定1~2个中心,80%~90%等剂量曲线包含整个靶区,并以此定为参考剂量曲线,给予4~6个非共面适形聚集照射,做肺校正,同步放疗剂量60Gy/6w/30次;同步行PC(紫杉醇 45~50mg/m2 weekly+卡铂AUC=2)/EP(顺铂 50mg/m2 D1,8,29,36+VP16 50mg/m2 D1-5,29-33)方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每天200 mg,口服,第1d起连续给药。

1.2.2对照组 采用PC/EP方案同步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具体方法同治疗组。

1.3疗效判定 根据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总有效率为CR+PR(RR)。临床和实验室以及症状的分级依据NCLCTC3.0。

所有患者每周2次作详细体格检查,每周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分别于0、6、10 w测定血清VEGF水平。每2 w复查心电图、胸部CT及MRI。

1.4 VEGF的检测 收集所有患者治疗期间0、6、10 w空腹不抗凝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后置-4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的含量。

2结果

3讨论

近年来,肺癌在世界及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时均处于疾病的中晚期,多采用放疗和化疗。同步放化疗(CRCT)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治疗模式,治疗原理为强化控制局部肿瘤病灶,兼顾微小转移病灶,该方法可明显缩短总疗程及增强抗癌作用。放疗可控制原发肿瘤病灶,化疗可治疗并防止肿瘤的远处转移[3],具有协同治疗的作用[4]。对于体力体重情况较好,无严重并发症的局部晚期患者而言,CRCT是一种标准治疗方法[5]。EP、TP为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但是单纯依靠放化疗均难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6]。主要原因是未有效控制肺癌的原发病灶,以及出现远处组织或器官转移。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转移必需的过程。近年来发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重要的刺激因子,在肿瘤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机制为通过刺激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而导致肿瘤生长和转移。贝伐单抗(Avastin)是一个重组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可阻止受体结合和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的形成。2013 ASCO年会报告了一项III期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实验证实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可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的PFS,延长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患者的OS。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经济状况较低,但贝伐单抗使价格昂贵,很多患者放弃了该药的治疗。而沙利度胺在近年来被研究者发现同样具有抑制血管增生作用,达到抗肿瘤目的,且价格较低。

本研究发现,沙利度胺联合放疗和EP/TC化疗组的有效率为44.4%,略高于对照组(40.0%),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血清VEGF下降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睡眠质量和体重的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联合同步放疗及EP/TC化疗方案虽然没有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沙利度胺可用于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重及改善KPS评分,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Jemal A,Siegel R.Cancer statistics,2006[J].CA Cancer Jclin,2006,56(2):106-130.

[2]王孟昭,李龙芸.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C].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7:232.

[3]戴惠芳,张鸿未,陈旭峰,等诺维本联合放射对人鼻咽癌离体细胞的作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20(5):343.

[4]黄鹤,田昭涛,崔云亮.方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8)695-696.

[5]吴德林,赵作银,陈猛,等.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2).

[6]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996.

上一篇: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依从性... 下一篇: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