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4-17 12:40:16

襄阳市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对更年期有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在我院更年期门诊就诊的102名年龄在40~60岁有更年期症状的妇女为调查对象。结果 ①46~50岁年龄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最高,56岁以后发生率降低;②文化程度越高,更年期症状发生率越高;③夫妻感情好,性生活和谐的妇女更年期症状轻;相反者,更年期症状较重;④更年期症状中,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代谢功能异常、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症状。结论 更年期症状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夫妻感情和性生活质量有关,精神神症状发生率较高,应重视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及生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调查;健康状况;发生率

更年期是指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引起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并伴有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因此,如何减轻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探讨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在我院更年期门诊就诊的102名年龄在40~60岁。①绝经前月经紊乱,阴道涂片雌激素水平低落。②有更年期综合症症状,年龄在40~60岁。③子宫、卵巢(非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妇女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采用北京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拟制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研究记录表》进行调查,由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年期门诊医生统一填写。调查内容包括:①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劳动强度、有无饮乳品及烟酒历史、参加社会活动以及锻炼健身的情况;②月经史、孕产史、婚姻史;③目前是否患有重大疾病,既往手术史、疾病的家族史;④更年期主要表现概括为五类:?K潮红、潮热出汗;?L记忆力减退失眠;?M烦躁易怒好哭;?N忧郁多虑、焦虑、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O困难、阴道干涩;?P关节肌肉痛、抽筋;?Q眩晕、耳鸣、咽部异物感;?R乏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S头痛、恶心、食欲不振;?T皮肤感觉异常;k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或尿痛、张力性尿失禁;l心悸、心跳加快、加强。这12种症状均按无(0′)轻(1′)中(2′)重(3′)四级评分,将每项所得评分×该项加权系数后,再相加求和即为总分。评分分级:>35分为重度,20~35分为中度,

2结果

对102名调查表进行分析,平均年龄为(47.38±5.429)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4.31±1.74)岁(9~19岁),未绝经58例(56.86%),绝经44例(43.14%),平均绝经年龄(48.9±3.54)岁。

2.1一般资料 将受调查者按年龄分为4组,46~50岁组更年期症状最重.

3讨论

更年期是从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时期,大多数妇女更年期为45~55岁,有少数人提前或推后2~3岁。在此过程中,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性激素减少,而引发出一些自主神经紊乱、功能失调和心理活动障碍,并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老年期的生存质量。

加强更年期保健是维护和促进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老年期生命质量的根本保证。更年期的保健工作要改变过去将重点放在妇科常见病,特别是更年期综合征防治上的做法,应以提高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为重点,做到生理保健与心理保健并重: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调整营养和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适当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保持正常体态。充分睡眠(7~8 h),维持心理平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注意个人卫生,和谐的性生活。②学会对常见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定期参加妇科病普查及自我检查。在普及更年期保健知识时要使本人、家庭、社区、医疗保健部门都能认识到更年期保健的意义和内容,共同为更年期女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使之顺利渡过更年期。③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研究,改善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④为每一位更年期患者建立档案,及时追踪随访。

参考文献:

[1]万雪梅,邹德凤.社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4,5(5):141-142.

[2]田丰莲,杨冬梓,张小庄,等.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需求调查[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8):928-932.

[3]林永吉,李芬,张剑萍,等.西安市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29(1):110-114.

上一篇:实施孕期保健对孕妇妊娠结局效果观察 下一篇:探讨眼部护理循证标准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