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时间:2022-10-26 02:21:29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事实证明,只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它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运用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迅速推进,多媒体早已成为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但不少为节约时间而弃之不用。即使用也大多是在公开课上闪亮登场,为获得满堂彩而用,平时的“家常课”因上述原因而极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形象直观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沿袭了几十年的一支粉笔一张口的教学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最能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如良好的心理素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流畅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对于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事物,任凭教师讲述得再生动传神,也远不如亲眼见到更摄人心魄,如教学诗歌《黄河颂》时,如果导入时,播放一段黄河东流入海的视频,那惊涛骇浪,一泻千里的气势怎能不深深的感染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这时无需多言,学生自然已能初步感受到黄河的气魄与黄河的精神。这就为后面的欣赏环节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多媒体教学以这种形象直观的优势,能使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情激趣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文《湖心亭看雪》时,单纯给学生讲解白描这种写作手法,学生听得一知半解可能还嫌枯燥,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边展示西湖雪景或是山水古画,边适当介绍,清新淡雅的画面与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一定是相得益彰,还怕他们没有兴趣或不能理解吗?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借助多媒体手段,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优势是简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能比的。

二、多媒体运用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1)课文讲授。新课学习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生字词,作者作品及相关写作背景,可为教师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分析课文时,将预设的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出来,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这都是常规用法,不再赘述。现就教学中难点的突破,谈谈我的尝试。作家矛盾在《关于小说的谈话》中说:短篇小说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内集中发生的事,但应该使读者看了以后可以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这就给小说教学增添了难度,如何让小说教学更迎合涉世未深的学生的口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品析语言,认识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主旨?这些都是教学中继续解决的难题。

(2)初中阶段教材中所精选的戏剧文学,有着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这些节选的剧本篇幅大都很长,学生往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为此,我在学生读剧本前用幻灯片展示出人物关系图,这样可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弄清人物关系,分析矛盾冲突,这样在读后的交流环节中,因为扫清了障碍,也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随后在分析完戏剧的矛盾冲突及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再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搬上戏剧舞台的视频,这样,教学效果在学生观看过程中得到了延伸。如上《威尼斯商人》时,我采用的是上述流程,学生课后还久久沉浸在戏剧情节中,他们在课外津津乐道,还有学生提议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力求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超越看过的片段,能取得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媒体的作用自然是功不可没。

(3)作文教学。文无定法,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一直是长久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作文评讲课如果只是介绍作文得分情况,指出学生作文中普遍问题,然后再念几篇优秀范文,似乎不能从整体上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收效甚微。我在所教的班级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批改完作文后,我将作文评讲课上要讲的内容制作成课件。上作文评讲课时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作文进步者、优秀者名单,学生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都兴奋不已,没有看到自己名字的学生,失望之余也会升起努力写作的动力。然后我用幻灯片逐一出示他们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相比以往作文课上的教师口头评价,学生显然听得看得更认真,接着我展示出从学生作文中摘录的片段,如:引人入胜的开头、余味无穷的结尾、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美妙细腻的景物描写……每个片段后均注明出自哪位同学的文章,采取指名读或是齐读的方式让他们念,随后指名点评,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下意识的学会了借鉴,这种展示方式不仅让作文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而且极大的鼓舞了其他学生。在展示出不署名的问题作文片断,让学生读后挑出毛病,指出修改补救措施。这样既保护了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的自尊,又使得他们乐于接受意见及建议。这样的点评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也使他们学会了在以后的作文中扬长避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上一篇:浅析音乐院校图书馆音像资料的分类 下一篇:高职《应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