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01:19:13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教材中抽象的概括往往多于形象的描述,学生难以理解。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等优势。中职数学教师应面对中职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很多学过的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的现实,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必需知识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关键词 中职数学 多媒体 教学 应用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各学科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为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景

以往我们导入往往是通过“同学们回忆下我们上节课学过哪些知识,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一导入太过枯燥、单调,并未真正把学生的心由激烈的课前玩耍状态收回到课堂来。若导入新课时,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图文并茂,富有特色的短短5分钟,将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知欲、主动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如在讲“椭圆的标准方程”时,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椭圆特征,提出问题:“请回忆下,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近似于椭圆?”“鸡蛋、橄榄、人脸……”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显示橄榄球、汽车油罐横截面、行星和卫星运行的轨道,让学生对椭圆有表象认识。发现学生的“抬头率“提高。“如何画出标准的椭圆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好,我们来看课件中的短片。”课件显示一条定长的细绳(不带弹性),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F1和F2两点,绳长大于F1和F2的距离,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动态的演示椭圆的画图过程,其中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通过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保持着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从而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借助多媒体突破解题思维障碍

教材中有些内容太过抽象,教师讲的难,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这时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该内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感知知识,通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在学生思维受阻时,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在教授双曲线渐近线内容时,往往告诉学生双曲线无限的接近于这两条直线,但永远不相交,学生理解起来也只是机械的记忆,似懂非懂。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两条线具有的特征,即当直线向坐标轴两边无限延伸时,两直线与双曲线无限接近但永不相交,把平常教师用语言讲解不清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接受,学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使数学生活化

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模型搬到课堂上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如讲“空间图形性质的应用”时,课本中有道题“道旁有一条河,彼岸有电塔AB,高15米,能否只用测角器和皮尺作测量工具,求道路与电塔顶的距离?”应用题对于中职生是难题,原因在于学生头脑中没有模型,无法将已知量与所求量联系起来。若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模型,分析题意,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四、借助多媒体扩大信息容量

一节课内容很多时,黑板上不便于保留,尤其在复习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师从写了擦、擦了写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还可节省写题时间,扩大一节课的信息容量,更多的用于学生的学上。也便于整堂课内容的完整保留,也便于以后教学中再度使用,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还可加入一些历史上数学家励志的短片和故事,引起学生共鸣,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多媒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虽然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引入不当,也会不利于教学效果。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语言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程度。新颖活泼、幽默风趣会为语言表达增辉添色。高雅的体态语技术即教师运用适当的人体动作,如,一定的表情、手势和其他人体动作来表达讲授内容的形式,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讲授的过程中,配合恰当的手势和其他动作,可渲染教学气氛。教师通过他的语言、动作、眼神可以很好地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②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展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大量的课件演示,使学生从中发现一些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充分体现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但是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在实践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入研究多媒体教学规律,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为中职数学教学服务,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初中语文目标教学探微 下一篇:论现代广告对我国服装品牌塑造和传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