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小学课堂中的渗透教育

时间:2022-10-26 11:56:28

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小学课堂中的渗透教育

前国家总书记同志曾经在在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八荣八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受到全国人民的热捧学习。而作为育人阵地守望者的教师,帮助少年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根据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我认为要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力推课改,德育先行。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的冲击,特别是对作为基础教育的德育课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德育课程担负着培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我们教育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堪忧:市场经济的物欲冲击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人心的冷漠,价值观的畸变,功利教育造成德育课程的边缘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前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运而生,让我国在转型期这个比较敏感的时期,有了一个价值观的共识,有了衡量道德的标准。正因为如此,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德育课程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加强。新课改正在深入开展,教师们对新课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而课改不能将德育的改革放在一个遗忘的角落。如果不解决思想问题,新课改无论怎么改,都不能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应投入更大的热情来进行德育课程的研究和探求,旗帜鲜明地宣传荣辱观。

二、专题教育与日常渗透相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要有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主题鲜明的专题教育课程,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荣辱观的专题教育活动。只要教育具有针对性、生动性,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荣辱观的教育,比如: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具体事件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学生言行的正确评价等方面都可以渗透,作为教师,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多动脑筋,做到熏陶、渗透、滋润,只有这样才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三、尊学生、重实际、近生活。

孩子们的积累来源于生活实际,我们也应该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因此,落实荣辱观教育要坚持“尊学生、重实际、近生活”这三大原则。只要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实效性就能突显出来。

四、以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杠杆,启动学生思想的大门。

教育,必然得有一个评价标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不应该只是试卷的考试分数。不同的学校(尤其是高中年级)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采用多元的标准来评价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巧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学生的行为过程性评价,就不能以一个优良中差来进行简单的评价,而应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区域差异、纵向比较、进步程度等,经过这样一个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发展才会更全面,更健康。

五、充分利用社区、家长资源,扩大教育的辐射作用。

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也是说离不开孩子们所在的社区,更不能忽视家长这一重要环节。脱离了以上环节,一切学校教育都将是纸上谈兵。我们应该多思考如何将社区和家长的参与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虽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小手”能拉动“大手”,但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对社区的教育辐射作用,使价值观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引导。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尤其是思想教育更是如此。在“八荣八耻”的指引下,我们应该认清新形势,做一个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为教育新一代的接班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下一篇:如何开展工艺尺寸链专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