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搅活一潭春水

时间:2022-10-26 11:33:00

我校课改推行三年多来,经历了由学习、模仿,再到实践、创新的过程,并形成了我校特有的“三步五环节”学习法。一路走来,风雨彩虹。

一、观念要先行,课改先改教师观念

有人说:“教育的过程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的过程。”所以,课改首先要改的是教师。为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召开课改动员大会,分析“爬坡过坎”的教育现状,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组织学习先进学校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橱窗等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通过这些工作,尽量惊醒梦中人,把广大教师的思想搅动起来,为课改工作的开展推波助势。最终,把教师的思想观念从“要我改”统一到“我要改”上来。

二、成功在尝试,激励教师勇敢试水

自古成功在尝试,《小马过河》的故事路人皆知。起初,我们很多教师在学习考察了别处的课改之后触动很大,甚至跃跃欲试,但又有着各种担心和顾虑,担心他人言语,担心考试成绩,担心家长不理解……结果再三观望,迟迟不动。为此,我们反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提出:“心动不如行动,迟动不如早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了打消教师的各种顾虑,激励教师勇敢“试水”,我们还修改了业绩考核方案,提高课改教师教学积分的起评分,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也优先考虑课改积极的教师。

三、“移栽”需强根,积极搭建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是降低了,相反,是大大提高了。教师才是课改的根本。我校教师大多有丰富的传统教学经验,但对于新课改知之不多,经验更是无从谈起,毕竟“新课改”是我们移栽进来的。为使大家尽快适应新课改的专业需要,我们开展了“请进来、派出去”、班主任论坛、赛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课改队伍壮大了,科研团队充实了,学习、交流和探讨的风气浓厚了,课改的积极性更高了。

四、“培土”是关键,养成教育决定课改的成败

好的养成教育是课改最肥沃的土壤,没有好的习惯养成,学生不好预习,不愿交流,不善倾听,不会合作……课改之树就好比失去了成长所必需的土壤。养成教育的抓手是小组建设,小组建设的核心在小组评价,而小组评价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量化评价和成绩对照评价。虽然着眼在“小组”,但并未罔顾个体,因为把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都调动起来了,反而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另外,学校各部门、各工作环节也联动起来,形成“时时处处事事抓养成”的机制,如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团队活动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改,搅活一潭春水!

上一篇:善待追问 优化生成 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工作创新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