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误区浅析

时间:2022-10-29 10:52:39

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误区浅析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创新,我们的课堂生态发生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部分教师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笔者认为,目前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亟待我们去革新。

一、教学目标多维,但知识的传递仍是主导

新课程标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它在教学目标的顶层设计上呈现多维,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有更高层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时,对于各个维度所要达到的目标定位也比较具体,条目也更加清晰、明确。这一系列变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但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等于教学效果的达成,仍然有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一落实。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我们往往把思想品德课仅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实际上,这种片面的认识恰恰曲解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宗旨,更是弱化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能。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已,更重要的是一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塑造学生灵魂的有效途径。既然如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有职业的觉悟与担当去助推思想品德课回归本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旧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仍未走出“学科学习”的误区,依然沉浸在理论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大海中,对思想道德教育及培养学习能力却视而不见。

二、教学形式多样,但灌输仍占据主阵地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课堂教学革新,但仅此而已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去改善课堂生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很快走出传统思维的阴霾,“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我们的课堂主阵地。哪怕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时被填进了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教师借“文本”或者课件向学生灌输的嫌疑。也就是说,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仍然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乐于做教材内容的“搬运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时下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经过仔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改革只不过是教学形式名称的变换而已。其中有些课堂只不过是从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主讲者由教师变成了学生。一堂课看似热闹,但在“问”与“讲”之间挥之不去的是“假合作”“假探究”的影子。这种喊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口号,却死死抱着旧思想而不放手;假素质教育之名,却堂而皇之地走着应试教育之路的做法显然不是教学改革中的好声音。

三、试题设计多变,但答题方式仍然呆板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思想品德考试命题形式也在悄悄发生改变,试题设问由原来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变成“体现了哪些道理”“请你写出理论依据”以及“请你给出合理的举措”等。例如,十一长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游,在导游介绍的购物商店买到一件质低价高的旅游纪念品。一家人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小明建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购物纠纷。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提供至少三种解决纠纷的方案。这道题目从文字表述上看,通俗易懂;从命题立意上看,贴近实际;从设问指向上看,指向明确。总之,题目的设计无可挑剔。但学生要想回答对这道题目就必须按照以下格式来书写答案:“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3)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诉;(4)到人民法院。”这样的答案看似条理清晰、内容完整,但这只不过是学生照抄照搬的课文,否则抓不住答案的“关键词”就会被扣分,更不要说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也就是说,就目前许多题目的设计而言,尽管背景材料新颖、切入巧妙、设问明确,但学生的回答仍然被限定在教材上,学生可以创新的空间非常有限。

我们知道,命题的直接目的在于测试学生的学识水平,但作为思想品德试题应该兼具能力立意和教育立意。之所以会出现学生回答依然呆板守旧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深入人心的旧观念“思想品德课仅仅是一门课程而已”在作怪。这种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的思想和做法如不彻底革除,势必会大大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进程。

四、评价方式多元,但仍以分数论英雄

有了新课程标准的引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走向深入,教学评价方式也呈现多元化态势,如观察、谈话、考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成长记录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新理念所提倡的评价方式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运用。在评价时依然侧重于纸笔测验,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唯一标准,或者只简单地评定一个等级。数字量化不是万能的标准,仅仅用数字来量化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是不科学的,也是有失公正和客观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亟待建立一套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改革就是扬弃。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树立起“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必备的品格,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要勇于摒弃旧的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避免简单叠加与反复,同时要敢于开展各种创新式的教学研究,以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人格素养,从而促进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刘红梅.发挥政治活动课特殊的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01).

上一篇: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下一篇:踏上中考语文的光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