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遭冷遇说明了什么

时间:2022-10-26 11:11:29

体育老师遭冷遇说明了什么

体育老师的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正比,以及体育老师地位边缘,长期不受重视的现状,很多体育老师因此放弃了这个职业,转投他行。如今,体育老师们的生存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在他们内心深处期盼的是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体育教学遭冷遇

“体育老师的工资基本都没有主课老师高。”一位从事了十年体育工作的韩老师对记者说。他说,这种情况从他参加工作就没有改变过,因为老师们的收入是根据“学科系数”决定的,主课的学科系数一般为5,而体育课的学科系数为1.5,如一节课的课时费统一是2元的话,(课时费×学科系数=课时收入)主课老师上一节课的收入是10元,而体育老师的收入只有3元,彼此相差7元之多。而基本课时费越高,老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就会越大。

韩老师说,在他们学校每个体育老师一周要上15节体育课,而其他老师一般只上9~11节课,他们的课时比别人多,工资却没有别人拿的多。工作10年的他加职称工资一个月只能拿到1600元,同样职称的主课老师则在2000元以上。而他们体育组的很多年轻老师没有职称,一个月只能拿到1000元,甚至更低。

对此,也有其他学科老师反驳说,体育老师本来就轻松,不用改作业,不用制作课件,又没有升学压力,工资低也是正常的。

体育老师们则对这种说法“深恶痛绝”,一位体育老师说:“很多人都有这种偏见,面对中考、高考,体育老师一样有压力,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很多,只是别人不了解。我们一节课下来,身心都很疲惫,要教好课,还要保障学生们的安全,一点都不敢马虎。”

“另外,我们每天还要给‘短跑’、‘长跑’、‘投掷’等训练队的学生训练,这些都是没有钱的。”

如今五一、十一这样的长假或者是暑假,很多学校都组织教师外出旅游,算是对教师辛苦一年的奖励。 “可是,这种名额不是每位教师都享受到,这与平常工作干得好坏无关,只要所授科目重要,理所当然就是你,但每次与我们体育教师无缘。”这名从事十年体育教学的女老师说,体育老师经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

即使是评奖项,体育也不受重视。女体育老师说,各科的考试都有排名,体育也在其中。可是她所在的学校从来看不到体育的排名,即使她所教的体育分数相当高。其他的科目,比如语数外,只要不是排在最后三分之一部分,学校会有金钱奖励,数目还不小。而体育教师很少拿到奖励。

其他科目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在外面补课的收入,而这对体育老师来说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体育教师相对来说比较“清苦”。“当体育老师本来就难,当一个好的体育老师更难。”

赵老师还说,在学校体育老师很多时候就是“高级勤杂工”和“搬运工”,每个学期一来新书,学校领导肯定会让体育老师去搬,因为“体育老师年轻、有劲啊!”,体育老师也抱怨:“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们”,可时间长了,他们也“习惯了”。

但体育老师们真正渴望的是自己的收入能与工作量成正比,更希望自己的社会价值能被学校、家长和学生认同。

“边缘科目”老师待遇

很尴尬

“体育老师长期收入低、地位边缘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结果。”乌市一所中学校长这样认为,他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所有的科目都向文化考试倾斜。体育、美术、音乐这“小三门”的老师基本都是这种情况。虽然现在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体音美”本是素质教育的门面,但中考、高考成绩仍然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在没有将“考试成绩”这样的硬指标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校不敢下大力气提高“小三门”的现状,怕被人说“不务正业”。

不过城市学校的体育教师状况相对而言还是好的,在许多乡村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是班主任或者其他科目的代课老师在上体育课,体育老师一直都处于缺编的状况。

“现在很多学校都落实上级要求,每天中午有个30分钟的大课间,做广播体操,做运动,非常好,我和学生们都很喜欢。”一位女体育老师说。

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体育教学研究员藻世明老师说,几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着体育教师的待遇及体育的发展问题。体育教师不受重视、待遇低,边缘化情况的确存在,媒体对于出现很多胖孩子、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孩子呼声也很高。但因为学校、家长、包括一些学生自己对分数看得很重,很难实施。

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当前的教育体系也有关系,但是这些情况正慢慢好转,不久将要出台有关音体美科目、音体美老师现状等内容的文件,里面有对“边缘科目”以及改变这些老师待遇等问题的规定,如果有各级单位的强力贯彻,学校改变急功近利的态度,将眼光投向孩子的未来,现状一定有所改变。

下一代的健康谁来负责

在几所学校门口,记者对几十名学生做了随机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老师,但内心的崇拜程度却没有对主课老师深,他们说,毕竟体育是副课,学校都不重视,学生又能多重视呢。但学校随意砍掉体育课也让他们很反感。

正在上高三的王翔说:“高一、高二时,每天都打打篮球,家里也支持,给我买个篮球。可是高三一到,爸妈就把篮球没收,不让玩了。学校也把体育课减了一半,本来特想运动,但看看周围的同学正认真地学习,也只好随流了。如今我很少运动,出门坐公交车,回家吃着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我从前几个月的56公斤急剧增长到70公斤。”

王翔说,唯一的希望就是,高考结束,痛痛快快打几天篮球。

体育老师不但要带体育课,还要负责学校的安全、杂事,所以很忙碌,一天再上四节体育课,非常疲倦。某中学初二同学周亮(化名)说:“体育老师只是应付一下,有时候叫我们玩跳绳,或者是打篮球,他就站在一旁用疲惫的双眼看着我们,感觉不用心。”

体育老师被边缘化,教学质量势必有所影响,课时越来越重,待遇仍然很低,学校、家长的眼睛里似乎没有体育运动的概念,没有感谢过体育老师!

试问,这样的现状,孩子的健康谁来负责?谁又曾想到十年后孩子的身体状况如何?据一位体育老师透露,现在初中的一些孩子个子虽然高,看着也健壮,可是骨胳很脆弱,孩子经常骨折。

一位学校领导建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所有的科目都向文化考试倾斜。如果把体育也纳入这个领域,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重视程度就会不一样了。比如说,把考生的体育达标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前提条件。

的确,现在已经在进步,体育达标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规范。可是如果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如果智力不佳是‘次品’,德育不佳是‘危险品’,但是体育不佳就是‘废品’。”一位学校领导这样形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不止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这样感慨:“如果我们还不重视体育,提升体育教学的地位,想办法留住体育教师,将来谁来强壮祖国的‘花朵’?谁来为下一代的健康负责?难道让我们有着智慧头脑的学生都变成‘废品’吗?”

上一篇:农十二师搬迁引发地价飙升 下一篇:大学生“办证”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