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成长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26 10:36:41

青年干部成长心得体会

青年干部是__建设进程中的中坚力量,其健康成长关乎__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与发展,当我看到一张张富有朝气的脸,看到大家年轻的笑容,让我不禁想到了青春,想到了活力,想到了希望,想到了明天。当然,也想到了我年轻的时候,想到了那队旗下高举的手,想到了那红色年代里涌动的身影,想到了当年带着激情、带着理想,交织着无知与困惑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幕幕的情景。此时此刻,在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慨……

尽管我们生长、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起步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今天我们一起投身和奋斗在这个共同的、伟大的历史时代,我们都应该感受到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沉甸甸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奇迹般的变化,取决于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智慧和努力,取决于工作和奋斗在共和国土地上的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在这支庞大的人才队伍中,非常关键的是我们的各级党政干部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党政部门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各级党政干部和党政人才,这是历史的结论,这也印证了同志那句著名的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了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让这支队伍更好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30多年来,我们党在干部人事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也因此才有了我们的选调生制度、大学生村干部制度、“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制度这样一个改革的结果。从83年开始近30年的选调生制度、从2007年开始近6年的大学生村干部制度、从2003年开始近10年的“西部计划”制度,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政人才(包括今天在座的诸位),这都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青年同志们选择了从政这个方向,选择了为民服务这个志向,你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就势必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家都有义务用自己的实践和工作来支持这个改革,来证明这个改革的成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重要的仅仅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人生几十年,能在关键岗位上为人民工作,机会难得、时间有限。青年干部的成长进步,各方面都非常关切,可以说是群众有期望、组织有要求、父母有希望。我们将来的路如何走,人生的历史怎么写,能否对得起各方对我们寄予的厚望,能否对得起党和人民给我们的干事创业的舞台,能否对得起自己赶上的中华民族复兴时代,很值得大家深刻地思考。当大家走上从政这条道路,毅然地选择了当国家干部并正在扬帆远航的时候,如何打好人生底色,让自己的人生有一番作为,无愧时代,无愧人生,无愧生养的父母和伟大的国家,就像保尔·柯察金说的那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作为过来人,作为长者,作为直接管理和服务大家的组织部长,我想与__最年轻的党政人才一起,共同探讨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乘坐专列自济南至青岛,全线视察胶济铁路。车至高密,当地同盟会代表、高密县农会会长、高密县高等小学校长侯芝庭恳请孙中山作些指示,孙中山颇有感触地讲了句:“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随后,孙中山先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不断地对“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话的意义进行补充和完善。1916年8月17日《在杭州督军署宴会上的演说》中,他指出:“凡职业无论大小,官阶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接着,他于1920年7月26日在《〈新疆游记〉序》说:“有志之士,当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岭南大学怀士堂发表《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对“大事”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他对青年学生们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在演讲的最后,孙中山更是着重做了强调:“我贡献诸君的,就是要诸君立志,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成富强。”】我把背景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试图用孙中山说这句话的过程来帮助大家理解“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内涵。立志做大官,还是立志做大事,对我们年轻干部来说,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树立高远的志向,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个人的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连在一起,用高尚的思想情操增强自己的事业心,用远大的志向引领自己的上进心,用伟大的事业激发自己的责任心,把事业心、上进心和责任心融为一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一要追求远大理想。最近央视一套晚间新闻后连续播放了7集专题片《玄奘之路》,详细介绍了唐代高僧玄奘19年西行取经、19年翻译佛教经典的壮举,其间虽历尽磨难而矢志不渝,终达目的,为传播佛学、恢复古印度历史作出了卓越贡献。玄奘能成为千古第一人,靠的就是心中不达目的死不休的对佛教坚定而执着的理想信念。作为年轻党政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健康成长。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从远的讲,是共产主义;从现实讲,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想固化升华就成了信仰。邓小平同志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在座的同志们可能有些到过井冈山,有些将来也会去井冈山,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井冈山的革命就不会走向成功。古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讲的就是要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理想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才可能变成现实。作为一名党政人才,要追求理想的实现,为党和人民干事,而不能追逐个人名利。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名利,追到了不会满足,追不到会失望痛苦。而追求理想则是个始终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个升华人生的过程。就像马克思说的:“我们的事业不显赫一时,但会永远存在,在我们

的墓碑前,高尚的人们会洒下热泪。”追求名利的过程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为名利而累,为名利而躁动,为名利而患得患失,一点都不快乐。大家进入了党政人才这个队伍,就意味着“干部”这个光环套在了大家的头上,如果我们把这个光环视为一个名利型的光环,那么这个光环就会变成压在大家头上的一块巨大的石头,甚至让人坠入深渊;如果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体现人生价值和做事的平台,你就会戴着这个光环发光发热,造福社会和百姓。所以,大家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时刻想着为党和人民贡献了多少,而不是计较个人权力的大小、权利的多少。我理解,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做大事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为群众办好事,日积月累,就是做大事。孔繁森、焦裕禄、刘明义、杨善洲这些楷模都是看重身边的许多小事而变得伟大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构成,没有若干小事的堆积,就谈不上大事的成功。所有的干部都有成才的愿望,都想拥有不平凡的一生,这很正常。怎样理解人才?从一定程度上讲,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至的就是人才,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现在决定未来。我们近年参加工作的选调生、公务员,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部门,每一天都可能会面对既琐碎繁杂又实实在在的具体事务,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情,都需要有“三用心”的态度,用心去想,用心去谋,用心去做,只有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实、做好,一步一步地努力向前推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体现自身价值。 二要坚定人生志向。人生的志向很重要。没有志向人生就没有方向,事业就没有奔头,就容易一事无成。中国古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志在山尖,不会呆在山腰;志在彼岸,不会停在河间。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是不可能的。如果从成长的角度和成才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自己选择的事业和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追求和兴趣,有投入、有冲动、有创造欲望,善于把个人价值取向汇入到事业上、工作中,他的智力发展方向和创造力指向与自己从事的职业工作要求一致的时候,那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调动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潜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这时候,干部的成长就是一个加速度,发展就会呈现一个“全速”情景。大家都知道,不喜欢做的事,一般做不好;喜欢做的事,一般要做得好一些。我们要时常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人生的一些道理,这样的人生走过来足迹才会深厚,思想才会成熟,对人生的领悟才会深刻。所以说,很多时候立志很重要,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支撑人的一生,让人一直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就像立志成为科学家,立志成为军事家,立志成为文学家一样,按照我们的志向和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对我们成生长为一个优秀的党政干部和党政人才同等的重要。我们立志做大事,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我们确实要有目标,立下志以后,我们要围绕这个目标去奋斗,这样才会有动力,这样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才会是加速度。作为一名党政干部,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份职业,就要扎扎实实地沉下心来,忌浮躁,懂淡定,耐得住寂寞,不急于求成,对成败得失在意而不刻意,在基层岗位上努力展现才华,建功立业。

三要学会从我做起。【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主教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他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自己的环境,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我觉得这个墓志铭写的很有意思,也是意味深长。作为一个英国主教,应该说是教养、修养和声望都是很好、很高的人,可能一生感悟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他把这段话的感悟作为他的墓志铭留下了,足以见得他感悟之深刻。那么在这段话中,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我个人体会,它只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它指明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那就是一句话“改变自己”。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其实,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人,每个人对自己世界做出的选择和决定,它肯定会影响到他所有其他世界的存在。每个人只有把自己改造好了,把自己完善好了,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影响他人,影响环境。我觉得这是一个真理。因此,我要说的是立志是从大处着眼,但是干活从手中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切从基础做起,这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家面对的具体工作也许单一、枯燥,机械式运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有的同志可能还不完全适应。但是,我提醒大家注意:这恰恰是你们需要站牢的土地,是你们必须首先适应的环境,是你们出发的基础。要记住:知识不等于能力,成熟需要时间,阅历就是财富。此时此刻,也许我们有很多、很大的抱负和理想,也许我们要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立足现在,把手上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具体的工作干好。

第二点感受:“宁可千日无机会,不可一日无准备”,年轻干部应把学习当作自觉需要,始终笃学勤思

【记得有一个故事,叫《好运气缘何降临七次》,讲的是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一位有孝心的小男孩想给父母减轻负担而去找工作。结果找到一家商铺要招一个小店员,但一个名额一共有七个小男孩去报考。店主说,“我只能要你们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公平的。”店主立了一根细钢管,在距钢管2米的地方划一条线,要求男孩们站在线外,用小玻璃球投掷钢管,每人10次机会,谁掷准的次数多谁就胜。结果天黑前,谁也没有掷准一次,店主决定明天继续比赛。第二天,只来了3个小男孩。店主说,“恭喜你们,你们已经成功地淘汰了4个竞争对手,比赛将在你们3个人中间进行,祝你们好运。”前两个小男孩很快又掷完了,其中一个还掷准了一次。轮到这位有孝心的小男孩,他不慌不忙,将玻璃球一颗一颗地投掷出去。一共掷准了7次。店主和另两个男孩十分惊诧,店主问到,这种几乎完全靠运气的游戏你为什么能掷准七次?小男孩眨了眨眼睛说,“是的,这比赛完全靠运气的,但为了赢得这运气,昨天我一晚上没睡觉,一直在练习投掷。” 这就是答案。什么是运气,运气永远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在这里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么一个故事,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明白,“人生必须放弃运气和等待”。在渴望更好发展和进步时,不要有那种靠运气和“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等待心理。“运气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你要是在等,它一定不来。”党政干部成功不外乎有三个因素: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三靠机遇。个人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积累,多注意能力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当好机会降临的时候大家才可能伸手抓得住。

一是学习在于更新。在座各位能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进入到党政干部这支队伍,应该说大家平时的理论功底相对比较扎实,学识相对比较广阔的。但是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很多过去学的知识暂时用不上,甚至是完全用不上,一时会出现“学习无用”的困惑。在座各位都工作了短则两个月,多则三四年,相信大家都有体会,这种困惑我也曾经历过。毕业的时候,课本和资料都很多,尽管搬了四次家仍舍不得丢,我把它保留了十多年,结果有一天去翻专业杂志,惊奇的发现我好多东西看不懂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在学校期间接受高等教育,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素养素质的培养,一种思维和方法的训练,一种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一做好某项工作的知识技能,更何况我们大部分同志承担的任务不会都是“专业对口”。因此,要适应新的工作,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升档次。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它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

放能量。有资料表明,21世纪有四种人最容易被淘汰:一是知识老化的人,二是技能单一的人,三是单打独斗的人,四是不愿学习的人。这四种人除第三种人以外,都涉及到了学习。只有学习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思路,有思路才会有出路。因此,面对新的岗位、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挑战,面对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要想胜任工作,不出现“知识恐慌”症,唯一的选择就是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家往往一开始很重视学习,到后来就逐步忽视了。前段时间,《中国图书商报》和《瞭望东方周刊》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5省市进行了“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所有接受调查的党政干部在回答“什么影响阅读”的问题时,都将应酬多作为首选因素。从政久了,应酬多了;应酬多了,学习就少了。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论述表明,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重组成。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属于本我和自我的东西,必须靠超我有意识地加以克制。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要注意克服这种不好的习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作为砥砺人格、丰富人生的重要需求,挤出时间多学习、减少应酬多读书、持之以恒多钻研。 二是学习在于积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不断地积累,而积累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积累中要注意三点:一要扩展知识的广度。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大家要克服“博而不专”或“深而不广”的倾向,既要学精本职的,又要大胆涉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知识;既要通读,也要精读;既要博览,也要深研,增强学习的全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二要延伸知识的深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只重视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陷于迷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学习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参加工作了,会面临很多过去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我们必须带着问题去学。三要积累知识的厚度。“厚积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政干部更多的是需要复合型人才(通才),要求有较丰富的综合知识,专家学者需要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基层干部却往往要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并且将其转化才成为能力能做到。

三是学习在于留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拥有最鲜活、最丰富的知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体悟、学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要善于从书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善于从书本中品味“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的意境,体会“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的志趣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快乐,从书本学习中寻找人生智慧的源泉和动力。刚参加工作的同志,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还要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学习,因为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工作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是某些方面的专家。所以,向他们学习是最简便、最快捷的一种方式。学习上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我们有的年轻干部很想学习,但是很不注意平时的细节,不愿意做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尽管有很多好的东西在身边,却学不到。我有过切身的体会,在几个地方,我都讲过这个事情:我在学校工作了十年,写过很多材料包括文章,有些还发表了。后来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第一件事情是写当时县委的换届工作总结。我想写个总结对我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就接手去写,结果送到部长那里去,先后重写了三次,我才感受在学校工作和在县级部门工作的差距,不同要求上的差距。后来一是自己多练多悟,二是向领导和同事认真学。这样磨练了大半年时间,就逐步适应了自己承担的工作,后来写的东西基本上就没有改动了。我个人经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哪怕是领导给你改一篇文章、指点一件小事,你都可以从中领悟和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四是学习在于实践。【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知识就像我酒柜里的酒,虽然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名贵,但我知道它在哪里,需要用它时就能拿出来。而不像有的人,虽然酒柜很大,酒很多,但杂乱无章,需要用时不知拿什么。”】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拥有知识并不等于拥有能力。福尔摩斯虽然没有很深奥的知识和高深的学问,但他善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善于动脑子,善于推理和联想,因而破获了许多别人破获不了的案子。因此,我们说,学习在于运用,学习在于实践。对于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来说,教育学历固然重要,但出思路、解难题、办实事,关键还是要工作经历。工作推不动,局面打不开,教育学历再高也没有用。实际有不少人的教育学历可能是博士、硕士、学士,但是工作经历可能只相当于小学学历。这个问题症结就在于学习没有用在实践上,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做到学以致用。

【《人生宝鉴》公布了一个调查材料,假设一个人活72岁、21900天,其中睡觉20年,吃饭6年,文体娱乐活动8年,打电话1年,旅行5年,穿着打扮化妆5年,生病3年,看报纸杂志3年,最后工作只有14年。这种分析是否科学另当别论,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人一生实际工作的时间很短暂,非常有限。唐伯虎的《七十词》里感叹:人生七十古稀,我今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25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说明唐伯虎把时间读懂了,他用自己杰出的书画作品定格了时间。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一年,一晃就晃到三十,再一晃就晃到四十,再晃就晃到退休,这是生活中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感叹。虽说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魅力,但是魅力毕竟不是青春。岁月是公平的,当它给我们带来一些东西时它肯定要带走一些东西,这就是时间。在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希望能够留住时间的时候,我们应该换种方式想想问题。我认为要留住时间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把它变成难忘的回忆,变成工作的成效,变成奋斗的成果,这是我们解读时间、解读生命最有意义的辞典。大家经过多轮竞争,成为了一名党政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都说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担其责,怎么工作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踏踏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干,以自己一流的奋斗业绩定格时间、实现人生价值。到组织部后我对组工干部讲了“三句话”的要求:“用心谋事”、“用情做事”、“用力成事”,今天我也把它送给我们的年轻干部。

一要用心谋事。所谓用心谋事,就是我们对每件事情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谋划、全心投入。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谋定而动,就是说要做事首先要谋划在先,所以首先是用心谋事,用心思考、精心谋划、全心投入。【“用心”这两个字可以追溯到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他写到:“学习战争全局的指导规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因为这种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不用心去想,就不会懂得。”正是这个“

用心”,同志写出了许多光辉著作;就是这个“用心”,领导我们了三座大山,建设了新中国的宏伟事业。】“用心谋事”,就是要倾注心力谋划事情,切忌虑事肤浅。这是运筹方式和策划水平的体现,其目的是在多方案比较中寻求最佳途径。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成于惧”,就是担心做不好导至失败因而细心谨慎最后取得成功;“败于忽”就是“疏忽大意导致失败”。天下之事,只有考虑周全、细心为之,才能成功;如果肤浅随便,虑事不慎,就会归于失败。作为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的年轻党政干部,,一定是要用心去谋划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一要预谋,增强主动性。只有始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着,方能胜人一筹。二要善谋,增强可行性。善于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为领导决策多出点子、多出好点子。要做到善谋就是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心沉身沉下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行情。只有调查研究才可能有周全的思考,只有把情况吃透了才有可能把问题搞准。特别是大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十分迫切。今年的新招录的公务员、选调生、志愿者、大学生村干部已经工作一段时间了,我不知道你们做没做过调研,写没写过调研报告,但是我希望你们每年每位同志至少写两到三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检验。 二要用情做事。所谓用情做事,有三层意思。一是要带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来做事。动真情、真动情,始终保持强大的动力。只有带着感情来做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来做事,才会有真正的动力,才会有强大的动力。我们经常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身上担负着神圣的责任。我们党执政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身的利益,所以说一定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带着感情为群众办事。二是要充满激情做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干事业就要有干事业的澎湃激情。一个人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对工作的执著热爱,才会干劲十足,活力四射,有一种永不言败的斗志。相反如果我们暮气沉沉,意志衰退,精神萎靡,整日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即使是最好的机遇也抓不住,再好的事情也干不好。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有些年轻同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那么一股“革命热情”,但是干了一段时间,热情就逐步的消失了。【前段时间流行的一本书叫《致加西亚的信》,说要送一封信给加西亚,总统选了一个人去送给他,很多人觉得不可能送到的,但是他始终保持了一种完成任务必胜的一种信念,排除千难万险,准时的交给了加西亚,并带回了加西亚给总统的回信。最终,美国也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我觉得作者在书中所强调的“送信”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忠诚品质、一种敬业精神。】我们从政之人都应该成为“给加西亚送信的人”,接到任务不问有什么条件,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始终保持干事的激情、克难的勇气、坚忍的毅力、拼搏的精神,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三要有情商做事。情商和智商于年轻干部同等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并指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人的智商是先天的,但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学习提高。党政干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要有较高的情商,要正确认识、管理自身情绪,时常自我激励,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情绪,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取得预期成效。

三要用力成事。所谓用力成事,就是要竭尽全力做好事,千方百计做成事。我们经常说,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这个道理。【《读者》上讲个一个故事:一个猎人带了一条猎狗去打猎。猎人先将兔子打伤了,兔子逃跑,猎人让猎狗去追,结果最终兔子跑掉了。猎狗回来,猎人很生气:你为什么受伤的兔子都抓不住。猎狗辩解:“我尽力而为了!”而兔子逃回去,大家很惊奇的说:“你受了伤,猎狗都没把你追到。你怎么逃回来的?”兔子说:“我逃不掉,我就没命了,我是竭尽全力才逃了回来。”】他们的差别就在“尽力而为”和“竭尽全力”,所以我提出用力成事,就是要竭尽全力把事情做成,我对组工干部提出的要求是“习惯优秀,追求卓越”。我们做事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竭尽全力追求一流的效果,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一流。

我们常说,经历就是财富,确实如此。【有一个寓言故事,说在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同一材质的花岗岩。终于有一天,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山体,凭什么都踩着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呀?”佛像淡淡的对台阶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今天的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你是否也想到了他背后的付出?作为一名年轻的党政干部,我们应该思考,在这花样的岁月里,怎样雕琢着自己的青春?干部的经历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不唯经历但必须重经历,因为只有经历丰富,才能阅历丰富。我们在选拔干部的时候,往往首先要看一看他的简历,看他经过了那些岗位的锻炼、从事了那些工作,这对使用干部非常重要。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不经过一番寒彻骨,哪能闻得梅花扑鼻香?千锤百炼才能成就好钢。一个人要有一个丰富的经历阅历,必须要敢于历练,通过历练积累经历,丰富阅历。

一要敢于在艰苦环境历练。艰难困苦是一所育人的学校,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就可以对人生感悟的更深更痛,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从而驾驭人生。我的体会是非常深的,前两年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上挂到__省民委经济处任副处长,其间多次到藏区检查工作。之前我对藏区情况的了解只是从一些材料、书籍和影视资料上看到,但通过实际到藏区检查工作,我才深刻的体会到,藏区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确实非常艰苦,当地海拔高,平均海拔3000多米,氧气只有内地氧气的60%,很多地方不通公路,坐车、骑马、步行跋涉是经常的出行方式,坚守工作岗位就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内地工作再苦再累也没有藏区苦。经历了艰苦环境的历练,再有较好的工作环境,自己就会觉得应对轻松自如。近几年我们也派了一些干部到理塘县工作,他们也有体会。我们一部分年轻干部现在乡镇工作,可能觉得生活工作有些不便,有的甚至工作没几天就不安心,千方百计想回县城甚至乐山,希望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真是如此,也许有一天你会因失去这种历练及其可能带给你的收获而后悔。有段话说的好: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得不够深;不是蚌里没有珠,而是忍得不够久;不是成功来得太慢,而是放弃得太快;不是梦想难以实现,而是难以坚持到最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缺少艰苦环境的历练,人生自然会失去许多色彩,失去许多机会

。 二要敢于在一线历练。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也是矛盾的突发期,随时都可能面对各种各样的急难险重任务。这是每位年轻干部无法回避的课题,这个实践课题又最能够锻炼人。在急难险重的一线去锻炼,能让我们深刻的领悟和发现许多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丰富自己很多很多的工作经验,迅速提升工作能力。

三要敢于在基层历练。有人说要了解中国的国情,首先是要了解中国的基层,特别是要了解中国的农村,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在基层,我们能够零距离接触群众,了解到基层最真实的东西。我理解,干部人事制度逐步完善,年轻干部要到乡镇工作,这个制度设计主要是让我们年轻干部能够从基层了解起、从基层做起。了解基层,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年轻干部才能够成熟起来,才能够健康成长起来。到基层,一定要有安心基层,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扎扎实实的从基层出发。现在中省机关进人,其中一个刚性规定就是基层工作经历两年以上,这说明基层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扎根基层,珍惜机会,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历练自己、丰富自己。

第五点感受:“人品即官品,做官先做人”,年轻干部应把修身当作人生追求,锤炼人格品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德与才的关系:有德无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谓之小人,才德兼备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人品即官品,做官先做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做官先做人看作是从政为官的美德。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用金子比喻人品官德,纯度越高,品位就越高。“天道本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在古代,统治者要求官员人品要高人一等。在做人、为官之间,做人是首要的。做人应高于做官,因为做人是一辈子,而做官是一阵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公职人员赢得尊重靠什么?不是靠职务高,而是靠人格完美,用人格魅力赢得别人的尊重。管理科学研究证明:领导干部的影响力主要不在于权力因素,而在于非权力因素,即人格品行,正如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做官先要先做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敬业、担当、诚信、正直、善良的人。

一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格之所在,也是交友、从政、做学问和修身的根本道德规范。历代思想家都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的。现实生活中,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没有诚信交不了真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对群众承诺的事情没有兑现,就会失信于民。所以说,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二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则“品”端,直则“人”立,一个人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这个“人”字写正了,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真正做到不被荣誉冲昏头,不被诽谤所吓倒。要做到正直,首先,要无私。说话办事,有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对己不谋私、不贪利、不饰非,对人不阳奉阴违,对事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只有做到公道正派,我们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要无虚。以实为本,讲真理,说实话,办实事。我们经常讲,要求真务实,但是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所以必须坚持真理,以实为本。

三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人之初,性本善”。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善良表现为仁爱之情。一个人有了仁爱之情,就会自觉地承担起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就能够宽容别人的个性、不足和短处,谅解他人的过失和难处。首先,要有善良之心。善良、有良知和爱心是一个人非常高贵的品质。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素昧平生之人有难,拔刀相助,是谓小善;国家危难之际,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是谓大善。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其次,要有宽容之心。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很有哲理。其实,人的内心蕴藏着很大的包容性,你越是宽容他人,就越容易获得尊重。大家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是一种缘份。珍惜这种缘份,就要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少一份抱怨,在理解包容的过程中升华自身的人格。中国13亿人,能够在一起工作确实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缘分,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同事。再次,要有敬畏之心。大家在党政部门工作,多多少少都会行使一些权力,我们一定要用敬畏之心来对待这个权利,用敬畏之心来对待我们周围的同事。【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参观,有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特别是“自己也是百姓”几个字,写得朴实、深刻。当我们走上领导岗位之后,特别是在手里握有人民群众给予的权力时,大家永远不要忘了“自己也是百姓”,把百姓诉求常记心中,永葆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每个同志必须保持“有所畏惧”的心态,敬畏人生,敬畏权力,敬畏百姓,敬畏法度,自觉做到在权力面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做到权为民所用。

四要做一个勤思善悟的人。细节决定成败,方法成就未来;一个人的终极成就取决于天分、勤奋、缘分(机遇)、本分(本职);党政人才业务素质的目标要求:开口能讲、提笔能写、动手能干、对外能协调。

五要做一个明辨是非坚守底线的人。当今时代,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因特网决定了当今世界主流价值观是国外的,影响是巨大的。姚晨微博近3千万粉丝,黄健翔微博粉丝1千多万……。价值多元、文化多元成为普遍的现象,圣贤失语、文化无根便是真实写照。“焦三牛现象”,“嫁人要嫁范跑跑”,非诚勿扰男嘉宾公然表明希望女嘉宾包养自己,等等,混淆甚至颠覆着传统的价值观是非观,网络上各种负能量无限放大(表哥、天价烟),正能量被抑制,如何在多元社会环境中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每一个年轻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赋与新的时代含义)。原则和道德是党政干部从政必须坚守的底限。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底限,原则是党政干部行为处事的准绳。原则不能妥协,方法和手段可以选择,妥协不是软弱,在务实的丛林智慧看来,它有利于提高目标达成度。明智的妥协,不是放任自流地作原则让步,而是一种恰倒好处的交换,或进或退,都应该体现交换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年轻干部一定要分清原则和非原则问题并加以区别对待。

上一篇:中学美术教育与学生素质之探讨 下一篇:工商所长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