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邦分析法

时间:2022-10-26 10:21:48

浅谈杜邦分析法

【摘要】杜邦分析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并最先使用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各个指标之间的递进关系,揭示出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影响某一个指标发生变动的相关因素,为公司经营者控制该项指标朝着良性的方向发生变动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从杜邦分析法广泛应用的原因和如何运用作了分析研究。

一、杜邦分析法的基本解析

杜邦分析系统是一个财务指标分解系统,它以最能反映公司理财目标的指标―――股东权益收益率作为核心和出发点,通过指标的层层分解,揭示出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财务指标对股东权益收益率的影响关系,为探求股东权益收益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并最终寻求改善股东权益收益率的途径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是股东权益收益率,其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收益率=税后收益/股东权益平均余额。

位于杜邦分析系统图金字塔顶端的股东权益收益率,是所有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反映股东财富的增长程度,是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股东权益收益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公司资产的获利能力,而且取决于公司对财务杠杆的运用程度。财务杠杆公式:股东权益收益率=[(息税前收益-利息)×(1-所得税率)] ×股东权益

在一定时期内,所得税率是不变的,这时,如果公司没有付息债务(即利息为零),股东权益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就与息税前收益的变动幅度一致,但是,如果公司有付息债务(即利息不为零),股东权益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就会大于息税前收益的变动幅度。而且,随着付息债务越多,资产负债率也越高,这时,股东权益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就会越大于息税前收益的变动幅度。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或财务杠杆原理。

在资产获利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提高股东权益收益率。首先,当公司预计的息税前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来提高股东权益收益率,但同时要关注偿债能力、防范财务风险。其次,当公司预计的息税前收益率小于负债利率时,可以通过适当降低资产负债率来提高股东权益收益率,但同时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获利能力。公司预计的息税前收益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公司要想运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改善股东权益收益率,就必须要对息税前收益率进行合理可靠的预计。

在资产负债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公司如何提高股东权益收益率。首先,提高营业收入利润率,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收入;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成本费用。其次,提高资产周转速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公司现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资产的闲置,使现有资产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公司未来资产的质量,通过资产重组、产权重组等方式剥离不良资产,优化公司未来资产的结构。在杜邦分析系统图中,金字塔顶端下面的任何一个指标发生变动都会影响股东权益收益率发生变动,公司可以利用其进行分析与控制。一是分析每一个下级指标的变动对其上级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二是把股东权益收益率作为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体系中的首要目标,然后把这个首席目标逐级往下级指标分解,确定每一个下级指标的年度目标,使杜邦分析系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财务分析系统”,而且是一个科学的“年度经营目标责任系统”。把“事后的分析”变成“事前的控制和事中的监督”,同时能把“事后的分析”变成“事后的考核与奖惩”。如果能实现上述目标,就能科学地运用杜邦分析法。

二、杜邦分析法广泛应用的原因

(一)符合公司的理财目标

关于公司的理财目标,欧美国家的主流观点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主流观点是公司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有效兼顾。在我国,公司的理财目标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主流观点。计划经济时期,产值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改革开放初期,利润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有人坚持认为利润最大化仍然是公司的理财目标,有人则提出所有者权益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但也有人提出公司价值最大化才是公司的理财目标,至今还没有形成主流观点。笔者认为,我国公司的理财目标应该是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这五个利益群体的利益互相兼顾,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使各方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到损害,都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最终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只有各方利益都能够得到有效兼顾,公司才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包括股东财富在内的各方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很严密的逻辑关系,它反映了各方利益与公司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

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理财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杜邦公司把股东权益收益率作为杜邦分析法核心指标的原因所在。在美国,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而股东权益收益率又是反映股东财富增值水平最为敏感的内部财务指标。所以,杜邦公司在设计和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时,就把股东权益收益率作为分析的核心指标。

(二)有利于委托关系

广义的委托关系是指财产拥有人(包括投资人和债权人等)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经营者依法经营而形成的、包含双方权责利关系在内的一种法律关系。狭义的委托关系仅指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本文将从狭义的委托关系来解释经营者为什么也青睐杜邦分析法。首先,由于存在委托关系,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经营者都应该优先考虑股东的利益。这一点与股东的立场是一致的。其次,由于存在委托关系,委托人(投资人、股东)和人(经营者)之间就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委托冲突。为了尽量缓解这种委托冲突,委托人和人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的机制。将经营者的收入与股东利益挂起钩来,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经营者必然会主动地去关心股东权益收益率及其相关的财务指标。

股东(投资者)使用杜邦分析法,其侧重点主要在于权益收益率多少、权益收益率升降、影响权益收益率升降的原因、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对权益收益率将会造成什么影响、应该怎么样去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才能确保权益收益率达到要求、如果确信无论怎样激励和约束都无法使经营者的经营结果达到所要求的权益收益率,将如何控制等内容。而经营者使用杜邦分析法,其侧重点主要在于经营结果是否达到了投资者对权益收益率的要求、如果经营结果达到了投资者对权益收益率的要求,经营者的薪金将会达到多少、职位是否会稳中有升、如果经营结果达不到投资者对权益收益率的要求,薪金将会降为多少、职位是否会被调整、应该重点关注哪些财务指标、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才能使经营结果达到投资者对权益收益率的要求,才能使经营者薪金和职位都能够做到稳中有升。

三、集团公司“金字塔”风险的化解

集团公司是由一个核心企业(母公司)和若干个子公司及关联企业所组成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集团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集团公司由一个母公司与若干个子公司及关联企业组成;集团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主要以股权、产权为联结纽带;集团公司由(原始)母公司不断扩张裂变而形成。集团公司有两种模式:一是控股型集团公司,其核心企业(母公司)不从事资产(商品或劳务)经营,只从事资本经营,即只从事资本扩张、资本收缩和所有权结构变更方面的决策和运作。二是产业型集团公司,其核心企业(母公司)既是商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单位,也是整个集团公司的管理总部。集团公司既是一个资产经营实体,又是一个资本经营中心,它一方面要经营其核心企业(母公司)的资产;另一方面又要对下属企业进行资本控制。第二种模式的集团公司是我国集团公司中的主流。

当被控股方的权益收益率发生变动时,控股方的权益收益率就会发生更大幅度的变动的现象,或者说控股方权益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当被控股方的权益收益率的变动幅度的现象,就称为“金字塔”风险,它是集团公司(或母子公司)特有的风险。

笔者认为,集团公司“金字塔”风险的直接成因是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孙公司之间的控股关系,间接成因是子、孙公司权益收益率的变动以及影响子、孙公司权益收益率变动的相关因素。

首先,公司组织架构采取“扁平化”模式,尽量减少控股级次。其次,利用杜邦分析法观察、分析并控制子、孙公司权益收益率的变动。杜邦分析法是“金字塔”风险的“晴雨表”和“遥控器”,利用杜邦分析法可以观察得到“金字塔”风险的存在状况,并且可以通过分析子、孙公司权益收益率的变动情况,找到影响子、孙公司权益收益率变动的相关因素,为控制子、孙公司权益收益率的变动并最终控制“金字塔”风险提供可靠的控制方向。杜邦分析法与“金字塔”风险之间的这种“晴雨表”和“遥控器”关系,奠定了杜邦分析法在集团公司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地位。再次,控股公司应尽量采取“产业型”的组建模式,既从事资本经营又从事资产经营,把核心资产或者主导产业的经营权进行控制。这是因为“产业型”集团公司由于控股公司自身有资产经营的收益,不完全依赖于下属公司提供的资本经营收益,因此,其“金字塔”风险小于“控股型”集团公司。最后,通过建立和健全资本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合理调整存量资本,努力提高存量资本的整体获利能力。对获利能力强的企业、行业或领域,要大胆地让资本进入;而对获利能力弱的企业、行业或领域,也要果断地把资本退出。放弃也是集团公司资本经营的一种重要策略。

四、运用杜邦分析法的建议

首先,深刻理解杜邦分析法与公司理财目标、公司关系以及公司“金字塔”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认识杜邦分析法对实现公司理财目标、缓解公司冲突、化解公司“金字塔”风险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只有深刻理解这种“内在联系”并充分认识这种“重要作用”,公司才有可能会想方设法去用足用好杜邦分析法。其次,完善财务与会计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财务与会计的各种规章制度,保证财务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提高财务与会计信息的质量。再次,加强杜邦分析法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以及近期目标责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把杜邦分析法的功能从“事后财务分析”延伸到“事前战略规划和事前目标责任管理”,最大限度地用足、用好杜邦分析法。最后,注意杜邦分析系统中各项财务指标的递进影响关系和动态发展趋势,根据这种递进影响关系来平衡影响某一财务指标变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同时,根据这种动态发展趋势来观测公司近期目标责任的落实情况和长期战略目标的实施情况,并适时对之进行合理的调整,使近期目标责任和长期战略目标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的经营管理目标体系。

上一篇:加强财务监管 促进医卫事业发展 下一篇:高等学校教育资金筹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