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免疫指标的生化学检测对慢乙肝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意义分析

时间:2022-10-26 10:20:57

肝免疫指标的生化学检测对慢乙肝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意义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肝免疫指标的生化学检测对慢乙肝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HB并伴有肝纤指标异常的患者86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拉米呋啶片剂,100mg/片,每日1片,一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软肝抗纤汤(主要药物:炒山楂、陈皮、茯苓、白术、炒鳖甲)。结果 治疗后两组HA、LN、PⅢP、I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乙肝肝纤维化;肝免疫指标/生化学检测;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02

为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和治疗方法以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治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1]。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生化学的早期检测,对临床积极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预防及治疗意义。现将我科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诊断标准[2],按就诊的顺序随机选取我院肝病门诊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接诊的CHB并伴有肝纤指标异常的患者86名,男75例,女11例。文化程度:博士后1例,硕士6例,大学(含大专)50例,中学(含中专)27例,小学2例;平均年龄(31.25±10.11)岁。将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拉米呋啶加中药治疗组)43例,对照组(拉米呋啶治疗组)4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生化学检测

透明质酸(HA)―纤维化中变化最快,振幅大,HA升高是纤维化启动的警示,若持续升高,提示纤维化未得到控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这项肝纤维化检查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

1.3 给药方法[3]

对照组:口服拉米呋啶片剂,100mg/片,每日1片,一日1次。治疗组:在按对照组方法服用拉米呋啶的基础上,加服我院自拟软肝抗纤汤(处方组成:炒山楂12g,陈皮10g,茯苓10g,白术10g,炒鳖甲12g,太子参9g,丹参18g,黄精12g,川牛膝12g,郁金10g)。观察期间不服用保肝及其他抗病毒肝炎药物,因特殊原因需服用其他药物时给予记录。

1.4 观察指标

(1)症状体征;(2)实验室指标: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等,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免疫指标:IgG、IgM、IgA,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示,治疗后两组HA、LN、PⅢP、I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对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由表2可知,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可降低IgG、IgM、IgA的水平, P

3 讨论

肝纤四项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肝纤四项即肝纤维化四项检查,该检查主要用来检查诊断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重要依据。诊断肝纤维化需要进行肝纤四项检查。肝纤四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检查指标:PCⅢ(Ⅲ型前胶原):反映肝内Ⅲ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PCⅢ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Ⅲ也升高。持续PCⅢ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Ⅲ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Ⅲ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反映肝纤维合成状况和炎症活动性,早期即显著升高,而陈旧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硬变、肝萎缩患者血清PCⅢ不一定增高。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1)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2)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随着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肝癌病程演病,Ⅳ-C胶原在血清含量逐步升高。(3)对重症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也显高值。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时极度升高。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5):316-320.

[3] 拉米呋啶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2000年拉米呋啶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249-250.

上一篇:使用开源软件搭建检验科网络版耗材管理系统 下一篇: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联合用药的基础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