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26 09:52:15

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现象,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本文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简单的综述,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鉴于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本文以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为例。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推动进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集聚经济;区域金融;区域经济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6-0049-06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术界对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

金德尔伯格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形成了金融市场的积聚力量,同时局部信息与地区不同都是金融市场集聚的主要原因。规模经济促使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选择一个特定的区位,同时信息与时区不同也是金融市场集聚的原因。

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大、中、小型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

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对信息较为敏感的金融交易,更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集聚;而对信息不敏感却对监管成本差异更为敏感的金融交易,也由于信息网络聚区域。

Pandilt等(2001,2002)则采用了Swann(1998)提出的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分析,认为集群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

国内与金融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文献有限。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2005)分析了金融企业集群的经济性质、效率边界,并考察了金融企业集群的优势。

藤春强(2006)分析了金融企业集群的现象和内涵,探讨了其经济性质,并从内原动力和激发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金融企业的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

钟伟等(2003)对金融中心和集聚效应结合起来分析,并具体研究了我国的金融中心现状及其区位选择。

殷兴山、贺绎奋等(2003)通过构建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15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着重反映现实的城市金融竞争力或金融实力的“金融聚集力”概念。

梁颖、罗宵(2006)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和宏观动因进行了研究。

然而上述文献在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上众说纷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方面也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因此,本文的立意在于剖析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即效应分析,并进行简单的实证考察。

二、金融产业集聚的理论内涵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日益凸显,金融产业集聚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这种新现象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且出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美国的纽约、佛罗里达、迈阿密、奥兰多、亚特兰大,加拿大的多伦多,英国的伦敦,爱尔兰的都柏林,印度的孟买等地区,金融产业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

综观当今世界各层级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伦敦为例的历史积累自发形成的和以新加坡为例的政府主导嵌入发展的两种金融产业集聚形成模式(梁颖、罗霄,2006)。

所谓金融产业集聚,就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深刻而丰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产业集聚的“累积经济性”。

金融产业集聚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必然带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形成金融产业集中――金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链。

第二,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性。

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因、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结果继承和印证“金融地理”学家的思维路径,即沿着“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运行。国际上金融产业集聚通过集聚和扩散两种基本形式进而形成紧密型集群(如伦敦金融城圣保罗以东地区金融产业集群)、次紧集群(如伦敦的西尾金融产业集群)和卫星型集群(如伦敦金融城北部的以商用服务为主的集群,以及横跨伦敦金融城和西尾地区的法律集群)三种空间形态。

第三,金融产业集聚的层次性。

从国家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来看,由于经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在地域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使经济运行和发展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点。金融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呈现出特别明显的区域性,这在客观上导致了金融产业集群集聚的层次性。从发展规模、辐射范围和分布格局来看,金融产业集聚的费希层次可以分为宏观(国际)、中观(国家)和微观(区域)三个层次。

第四,金融产业集聚的递进性。

金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由多层次要素复合而成的综合体。通过经济地域运动,金融产业集聚由低层次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具有递进性,体现了“金融”与“地域运动”的耦合。金融产业集聚的递进性起始于各经济地域的金融资源禀赋差异,各层次金融要素在Preto效率的驱动下参与金融地域运动的结果。

三、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分析

(一)集聚效应

1、集中交易能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金融产业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

美国著名金融专家Kindleberger(1974)指出:“单一金融中心的效率性类似于增加单一法币的效用。每个地区在对外收付时,并不是分别与其他地区进行结算,而是与单一金融中心进行结算;如此,只需要n-1个渠道,而非n(n-1),2个。……法国将商品经销集中于巴黎的做法遭到众多的批判;随着运费的上涨,商品清算中心的效率必定明显下降。但是对于货币支付来说,作为一国系统顶点的核心金融市场和作为各国金融中心顶点的单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效率性是毋庸置疑的。”

2、提供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

Vernon(1960)认为,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

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大公司。公司或金融机构集中在一

起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而建立客户关系,具有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联系。高级管理者要与承担债券发行的分销商加强业务联系,也需要与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打交道,为了避免交易中出现的误会,金融机构或公司间的低层业务人员也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1、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

Kindleberger(1974)的研究表明,随着高效支付体系的发展,公司发现通过集中于大都市的金融中心,利用银行业的交易媒介功能节约周转资金余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趋向于在大都市设立财务部门,利用当地的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并且可以运用较少的周转资金余额为更大规模的支付提供资金。竞争性日益增加的证券市场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越来越大规模的、便宜的证券发行机会,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投资对象。规模经济不仅存在于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功能之中,就贷款、贴现和债券而言,规模经济还存在于延期支付标准功能之中。

2、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通常金融市场的规模越大,证券的流动性越高,这会吸引其他地区的贷款人和借款人把他们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转移到这个市场中来,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净超额需求和供给。借款人可以支付较低的利率或得到更多的贷款。贷款人则可获得性质不同的投资,这些投资能在规模更大的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也是贷款人愿意接受较低利率的原因(潘英丽,2003)。

3、金融机构的合作得以开展,其辅产业得以发展与共享。

威廉姆森认为,资产专用性的高低决定了行业的进入和退出的壁垒。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体规模过小,没有投资者愿意为其所需要的辅中介业务的专用性资产进行投资。只有当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所提供的发展空间足以抵消专用性资产而有余的情况下,其辅业务才能形成独立产业。金融辅产业的发展也遵循这一原理。随着大批金融机构的集中和发展,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相关辅产业或社会中介服务业也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律师、会计、投资咨询、信用评估、资产评估、外语和金融专业技术培训等等机构都将得到发展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至于那些具有相同专业背景和利益的白领阶层和管理人员,工作使他们变得关系亲密,他们相互之间也会激励起创新的思想和行动。那些对所有企业、机构和市场都有益的研究机构也将建立起来,并提供咨询等相关服务。

(三)信息外溢效应

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竞争实力的金融机构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密集设置,会带来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外溢,使金融产业集聚具有典型的信息外溢和知识学习效应。从信息外溢角度看,无论是特殊的金融业还是一般的企业,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信息外溢现象非常明显。

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金融中介(信息提供商)的参与,使得银行与借贷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利润。

而金融机构可根据群内企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拓展了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

对于支付手段复杂而且信息灵敏度高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投资者和经纪商在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

(四)知识学习效应

在信息外溢的同时,处于同一金融产业集聚中的金融机构之间会相互学习对方的优势,从而使集聚具有突出的知识学习效应。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内经验共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率。

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有利于研发活动这一问题中知识溢出的原理。编码知识含义较简单,它在长距离的空间中传播成本很低;而难以编码化的模糊知识则只有通过面对面交流才能低成本地传播。

而新技术和新知识具有非正式、未编码化的特点,在本地流动就比在远距离内流动容易。而且许多知识是隐性的,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才能利于这种知识的传播,这类信息的聚集与外溢也节省了金融企业的学习成本。

(五)网络效应

金融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带来的额外收益称为网络效应。

首先,通过地理集中,金融服务商和客户都比较熟悉,网络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减少了信息交流和搜寻的成本。

其次,网络促进金融产业集聚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增进了解,容易建立信誉机制,这样既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降低合约的执行和监督成本,降低交易成本,也能使金融产业集聚区在创新性金融知识的传播、消化、吸收都更加迅速、快捷,集聚主体之间经过知识的综合、外化、内化,实现了知识的区域化过程,十分有利于金融知识的共享,创造“知识乘数效应”,加快了集聚区域的金融知识孵化和金融创新,从而获得了金融创新的区域比较优势(连建辉等,2005)。

四、金融产业集聚的我国考证

金融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体,以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为总枢纽,以商业银行、储蓄、投资、信托等银行或公司为躯体,证券交易所、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为辅翼,拥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其实质就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黄解宇、杨再斌,2006)。

鉴于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本部分将以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为例,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考证。

(一)我国金融中心呈现出层级体系的空间布局

目前我国的金融中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金融中心的空间密度由沿海平原向山地到高原逐渐减少,金融中心的功能地位也逐渐下降。经济实力、金融制度、交通地理三方面因素决定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非标准化信息”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了我国金融中心的空间布局与竞争力结构。

按照“信息腹地”的范围来划分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深圳与广州、武汉、重庆、沈阳分别是服务于华东、华南、华中、华西、东北地区的金融市场,是我国的区域金融中心;西北地区与青藏高原的金融业相对落后,金融机构聚集的数量少,功能相对简单,谈不上有金融中心;北京是我国的国家金融中心,服务的信息腹地是全国的企业与居民。

上海和深圳则履行部分的国家金融中心职能:上海的经济基础雄厚,制度相对完善,处于中国沿海的中心,地理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上海天然地要打造成中国金融中心金字塔的顶尖;深圳是在深港一体化当中发挥其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由于地理上与香港太接近,深圳更多的是补充香港的金融作用,着重发展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

香港是亚太区的跨国公司的总部,是亚太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服务的“信息腹地”主要是亚太地区,是全球范围内的区域金融中心。但中国还没有与伦敦-纽约-东京“金三角”平级的全球金融中心(冯邦

彦、谭裕华,2007)。

(二)我国金融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行业发展尚未完全市场化,城市之间缺乏协调,未能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金融中心,难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金融服务。

1、金融资源分散。

目前不少省市,尤其是具有政治地域优势的北京和具有制度创新优势的深圳,都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具体设想和思路,均把金融发展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非常重视对金融资源的集聚与利用,国内竞争激烈。

这将引发我国有限金融资源的分流,对其他区域城市中心集聚资源、做大增量带来困难,并使得各地的金融资源均难以取得最大的规模效应。

如北京,其金融机构总量虽少于上海,但拥有规模更具优势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保、人寿等机构总部,此外,目前大陆范围内有两个证交所、三个期交所,且相互之间存在“同质竞争”的现象。这导致我国的金融市场力量分散、难以与国际上其他资本市场抗衡。

2、缺乏明确定位。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抑或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并遵循金融资源运动规律,应该从各区域城市的实际出发,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和多层次的定位,各地政府盲目高标准攀比建设,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争抢中外金融机构,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3、条状监管体系。

由于中国实行高度管制的金融体制,金融业实行垂直管理,地方政府没有金融改革等权限,难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

同时我国区域差别大,各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严重失衡,防范风险能力以及监管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别,国家在决定经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进程时,需要兼顾各地特别是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实际情况,这对有较快发展要求的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牵制作用。金融小到一个产品、一项服务的创新,都要付出巨大的争取成本,金融创新难度较大。

4、地域分割局限。

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是经济中心,即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与相邻的腹地有紧密的经济联系,进而直接影响腹地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没有广阔的金融腹地,没有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支持,金融中心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由于我国现存经济体制的约束和市场体系发育的不成熟,跨地区的市场平台,个人和机构的金融活动多局限在本地区,资本和资金未能按照收益最大化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樊鸿伟,2007)。

5、国际化人才缺乏。

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懂得国际惯例、精通业务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低,特别是缺乏国际通用型人才。

一是缺乏懂得国际惯例、熟悉WTO游戏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人才;

二是缺乏一大批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设计师;

三是缺乏一批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

四是缺乏一批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

五、推动金融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

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必须借鉴国际金融产业集聚的实践经验,依据金融产业集聚自身发展规律,并结合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客观实情,走政府指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道路,以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中的积极作用

无论自发形成的,还是政府主导的金融产业集聚,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尤其是金融业产业集聚在发展的萌芽期,往往层次较低,金融本地化或根植性不强,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难以产生持久的产业收益,这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介入。

但是,政府支持应该是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的适度介入。因为真正能决定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过程的是金融市场及其微观主体,作为直接的经营者,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禀赋、金融业市场状况最为了解,作为微观主体的金融企业竭尽全力地作出有限理性下的最优选择。而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无法完全获得相关的微观信息。

同时,政府的任期制度和不完善的政绩考察制度,可能使政府更具机会主义倾向,政府行为的过度介入,可能容易导致寻租事件的发生。

因此,必须改善各级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政府行为,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的积极作用,通过产业政策的推动,科学抉择出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城市,并积极影响引导金融机构的选址决策:同时也必须准确把握金融产业集聚的规律,对于金融集聚的规模、程度和辐射范围等按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通过金融创新,吸引金融资源集聚,并在创新中形成区域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

金融创新来自于两方面的动力,一方面是在金融管制条件下的金融创新,另一方面金融创新来自于放松的金融管制。在监管机构放松管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推出的金融创新业务应在不违背管制的情况下寻找出路和创新,同时,应建立宽松的金融运行环境,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由此带动金融管制的放松和放开。突破管制试点金融创新业务必将带动地方金融资源的巨大增长,相应必然引起金融产业集聚,也有助于区域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目前加强金融创新的重点:

一是市场和产品创新。要在加快市场制度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拓展新的市场。例如,加快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并加快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石油期货、产业基金等金融产品的上市进程。

二是制度创新。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金融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自由化、透明化改革。可适当允许金融混业(如制订《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措施》等),并探索资本项目的开放问题及操作办法;加快利率市场化、提高汇率弹性以吸引金融企业投资。

三是机构创新。主要包括机构的功能和种类创新,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等。

四是人才创新。通过人才素质建设、国际交流方式创新培养一批世界一流国际化人才,为金融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三)建立“互补型”的金融组织体系,提升金融产业集聚的层次,优化集聚结构

金融产业聚集程度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金融资源的营运效率相配称,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金融活动的规模效益。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金融资源的跨行政区域的市场化配置有待进一步改进。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金融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得到改变,金融组织体系的空间分布还较匀齐,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设置的相似系数还很高,金融组织结构的区域趋同。一方面,使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过于分散化、匀齐化,导致金融资源的大量重复配置;另一方面,使金融结构不能在区域间形成互补状态,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转成本,导致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同时,由于金融组织体系的匀齐状态,也使区域金融失去了优化和成长的空间。

因此,需要重新整合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推动“互补型”的金融聚集,促使金融机构形成符合区域经济与资源配置特色的金融组织网络,使金融资源在相应区域内的使用变得更加富有效率。

从整体上看,“互补型”的金融组织区域聚集将使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趋于合理,获得资金配置上的帕累托改进。要使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向“互补型”转换,实质在于通过解除现有的不合理的条块金融体系,构建新的区域组合型金融组织框架。要按照经济金融发展的态势,形成若干个次级金融中心或金融发展极,打破金融资源的地方壁垒,弥合区域金融市场的相对割裂状态,促使金融资源空间流动与配置机制的形成。

(四)调整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良好的监管环境是金融集聚、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相伴而生。金融监管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保证市场的稳定,以防范或抑制金融风险,为市场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同时,监管制度也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投资环境质量的主要方面。在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机构多样化、国际化,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交叉化和多元化,金融资产虚拟化,金融创新迅猛化,金融风险多极化,使金融的整体形态和变化机理都出现重大变革。

由此在金融风险的规模、频率传导和扩散等方面也呈现一系列新的特征。促使金融风险的诱发因素增强,不确定性程度提高和复杂性增加,给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监管当局应在监管理念、监管机构及组织形式、监管内容和范围、监管手段和工具、监管协调等方面不断做出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变化,防范金融风险。

上一篇: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持续审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