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实质感 再现教学情境

时间:2022-10-26 07:51:18

利用现实质感 再现教学情境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思想品德课就更应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36-1

情境化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创新产物。教学中通过教师设计的知识情境,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在超越中不断体验、感悟、成长。实施情境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拓展了课本中内容,把学习活动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与社会、自然共处,充分感受学习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快乐。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学习方面的事情都依赖于兴趣。是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让接收信息的状态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设计课堂导入,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基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妨设计一个音乐教学情境,用音乐的效果唤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时,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在欣赏完歌曲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并让全班同学一起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的学生。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各自在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还生怕自己不如被人。就这样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熟悉感与亲切感。例如: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教材中有两幅具有强烈反差的图,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一幅水源干涸,土地荒瘠,没有生命,通过强烈的对比来让学生感受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正是因为有了生命,世界才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只能使教学更加枯燥无味,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破坏环境、滥砍滥伐导致沙尘肆虐,动物生存环境与食物链的破坏导致动植物濒临灭亡等。这些现象有些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有些是学生从电视等媒体上所看到的,是他们所熟悉且触及心灵的,从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道德行为相结合。

三、创设故事情境,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学中不妨运用生动的故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和情节,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教师给同学们深情地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准备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做助手。在一个复杂的外科手术中,专家和护士们艰苦地干了一天。那位责任护士从清晨到黄昏,一刻也没有离开手术台。在最后缝合时女护士说:“大夫,我们用了12块纱布,可您只取出了11块。”“不会的,我已经随时取出来了。”“今天大家都累了,开始缝合伤口!”“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12块纱布。”专家并不理睬她,命令道:“你不要管了,准备缝合!”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哭着大声喊叫起来:“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泛起一阵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右手握着的第12块纱布,向在场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生动的故事促进了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起到了空洞的说教所达不到的效果。

四、创设直观情境,提高感悟的适应性

直观感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心理、法律、国情、道德等内容的教学中均可以采用。例如:在教学“生命只有一次”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人类保护生命的责任时提问:你曾经被某种生命打动过吗?同学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于是,就请同学们课前收集的有关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的图片,并准备在课上介绍该种生命打动自己的原因。一位同学说:这些植物生长在很缺水的地方,但他们仍能顽强地生活,开出艳丽的花朵,这让我很感动,它们的生命力很顽强:接下来,一位同学介绍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蚂蚁,他是这样介绍的:蚂蚁,这个动物世界的“小不点儿”。蚂蚁个儿的确很小,但能举起比它自身重数倍的物体,这是多么了不起啊!这还不说,我要介绍的是蚂蚁团结一致的精神……接着他讲了自己亲眼看到的蚂蚁战胜数倍于己的金龟子的故事。在他的启发下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激发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同学们始终沉浸在由生命创造出的感动中,无形中对大自然多了一份敬畏和责任,很好地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总之,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并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学生们的赞赏,其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和情境相互结合的美好情境。让情境之熏陶凝结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以唤起学生追求真理与探求知识的热情,从而遵循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顺应信息时代 改革职高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期望效应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