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 眼内炎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10-26 07:22:48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 眼内炎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8例(8眼)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例(8眼)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眼内炎 护理

Abstract:Objective:It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outcome of vitr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cataract surgery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Methods:We havethe vitrectomy of Cataract surgery in patients (for total 8 cases) with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and strengthe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Result:After treatment, the eyesight of each patient is enhanced (for total 8 patients ) and their life qualities are also improved. Conclusion: theeffectofoperation and the patients, visual function are both improved though the effective nursing care and closed observation.

Key words:vitrectomyinfection endophthalmitisnursing

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最严重的内眼手术并发症,多数患者视力预后极差,部分患者视力丧失甚至眼球摘除。玻璃体切除的广泛开展,大大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1】。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例(8眼)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例(8眼)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61.1岁。其中6眼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余2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时间,术后2天1眼,3天4眼,7天2眼,45天1眼。患者均表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明显下降。检查眼部见不同程度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皱褶,房水闪辉,前房内大量纤维素性渗出前房积脓,人工晶体表面渗出物,眼底窥不清。B超检查见玻璃体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团块状混浊,视力检查光感至手动。

1.2方法8例(8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2眼联合人工晶体取出术,6眼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术,注入药物为万古霉素2。术中均取玻璃体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术后全身应用广谱抗菌素(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氟康唑等),局部滴用抗菌素及激素类眼药水(典必殊眼水、典必殊眼膏、可乐必妥眼水等),并每天用阿托品眼膏散瞳1~2次。

1.3结果

1.3.2 患者手术治疗后眼内炎症状得到控制,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手动1眼,指数有1眼,0.02~0.1 有2眼,0.2~0.3有3眼,0.4有1眼。无一例眼球摘除。具体见表1

表1 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8眼治疗前后的视力

时 间 光感手动 指数0.02~0.10.2~0.30.4

治疗前1 2 50 0 0

治疗后0 1 12 3 1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已有不同程度提高,突然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眼痛、头痛等。因此出现各种心理反应,如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脾气暴躁等。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在了解患者视功能的基础上对患者的手术预后作出正确解释,对手术中的某些技术环节进行耐心的解释,解除思想顾虑与恐惧心理,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2.2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和眼部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血糖、眼部B超、眼压、眼前段照相、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冲洗结膜囊、泪道冲洗,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掌握玻璃体切割器的性能和使用,正确调整各种参数及连接各种管道。同时严密监测灭菌效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做好手术标本的留取并及时送检。

2.3加强用药的护理若可疑为感染性眼内炎,细菌培养未回复之前,按医嘱立刻全身应用抗感染药物及眼部局部治疗,然后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严格掌握各种药物作用与副作用,确保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正确用药途径,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为确保患眼及时康复,局部使用的抗菌素眼药水种类较多及滴眼频率密,并教会患者正确滴眼药水和间隔时间。

2.4术后护理

2.4.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术后眼内出血。如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有渗液,并询问患者是否有眼痛、头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遵医嘱正确合理用药,术后第一天术眼开放滴眼药水。加强护理安全到位,严防交叉感染。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利于术后伤口愈合【2】。

2.4.2出院指导加强健康宣教,嘱病人注意术眼的卫生,不要用手揉眼,避免脏水流入术眼,避免碰撞术眼,减少强光刺激,避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继续遵医嘱滴眼药水,减轻眼部反应,并教会家属及病人正确滴眼药水。术后3~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增加营养,避免进补(如人参汤、生鱼汤等),免食辛辣食物,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诊,如出现视力下降、眼部不适等,及时到医院检查。

3讨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眼科的一种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对患者的视力造成致命的影响,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3】。而预防眼内炎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4】,因此,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机理充分认识,及时杜绝各种诱发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其发病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灌注液、人工晶体及所有手术器械等要保持绝对无菌,即开即用,避免污染。并做好白内障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及早诊断和迅速有效的治疗,一旦怀疑为眼内炎,应立刻按眼内炎护理常规护理,配合医生尽快作病原菌检查,眼部检查及患眼术前准备工作,尽快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眼内炎最有效的方法,能彻底清除眼内病原微生物和炎症,同时药物直接杀灭病原体及对视网膜起到保护作用。我科对8例(8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2眼联合人工晶体取出术,6眼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术,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病情的观察,提高了手术疗效,改善了患者的视功能,避免了眼球摘除,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万平祥,李伟 早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临床医学2013,6(33)6:51

2.栗苗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9(2):87-88

3.何晓瑜,叶瑞珍 白内障“复明工程”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143

4.骆荣江,邵应峰,马翠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 研究【J】.中国康复,2009,24(6):426.

上一篇: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有巨大市场缺口 下一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