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成果推广的实验与认识

时间:2022-10-26 07:22:14

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成果推广的实验与认识

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就是对原教材编排体系进行重新调整组合,使之符合加减并进或乘除并进、顺 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进的要求的一种教学探索。1987年至1989年,我县进行了两轮小学数学“双并进 教学”等组实验,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报告曾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1989年第5 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并获上海市第三届普教科研成果奖。

1990年至1992年,我们又进行了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成果推广实验,旨在将教育科研成果 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效益,为提高本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服务。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13所学 校1-6年级的56个班级作为推广科研成果的基地,有41位教师参加了此项研究工作。实验结果表明,2 8个实验班的数学人均成绩高于28个对照班,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我们在这项实验研究中,根据“积极试验,慎重推广”的原则,采取逐步扩大实验范围的方法进行成果推 广。通过较大规模的等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原科研成果的结论是正确的。同时,我们采用选点、宣传、辅导 、备课研究、上研究课、专题研究、科研讲座等手段,使教育科研成果得以顺利推广。通过“双并进教学”的 推广性实验,我们对普教科研的成果推广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实验与推广

本课题“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成果推广性实验”包含实验与推广两层意思,即通过扩大实验点形式进 行推广,也就是说在实验中推广,推广中实验(重复实验),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原成果的结论是否正确和摸 索本县科研成果推广的方法与途径。我们之所以不搞轰轰烈烈的大面积推广,这是因为教育科研成果走向社会 将局部或全部地影响教育,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一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前,一定要通过周密的调查、论证 、鉴定,从各方面衡量该成果能否走向社会,是否可以介入实践,决不能轻易推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作用 。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在立题前,进行了多次调查与认真的论证,认真分析成果推广受方的条件与可接受性 ,然后选择具有条件的推广对象,在小范围内推广,以后逐步扩大推广范围,当取得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成功 经验之后,再将成果上交教育行政部门,由其考虑是否有全面推广的价值。

二、条件与途径

成果推广的条件是由推广者与接受推广者两个因素组成的。一项成果要被社会接受,使人们从不认识到认 识,没有经验到能具体实践,把成果掌握从研究人员范围扩大到非研究人员,这样的成果推广过程受到许多条 件影响。这些条件一方面由成果的本身决定。看其是否具有推广的条件,另一个方面由成果推广的受方(接受 成果的推广者)所决定的,看其是否具有接受推广的条件。从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这一成果的本身情况来 看,当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第一轮实验时,所撰写的实验报告在南汇县小学数学教学学术交流会上交流且 上了公开课,在全县小学数学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第二次实验时,实验的结 构与第一次实验相同,“双并进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所撰写的“双并进教学”的实验报告在省市一级教育科 研杂志上发表,使这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从成果本身的价值、社会影响来考虑,具 备了推广条件。再从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这一成果推广的受方来考察,教师们阅读了“双并进教学”的实 验报告,观察了“双并进教学”的公开课,他们感到“双并进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模仿,容易操作,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特别是本县教师,在自己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也开始渗透了“双并进教学 ”,再加上有许多学校邀请成果研究者介绍此种教学方法具体做法与效果。这样,成果推广就具有了一定的群 众基础。总而言之,推广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这一科研成果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在成果推广条件已成熟的基础上,推广的途径是成果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成果 推广的途径是这样的:首先,根据本县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选择科研成果。接着对选择的科研成果进行论证、宣 传,当基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有接受成果的意向时,然后选择推广基地,对教师进行辅导、讲座等培训与指导 ,使他们理解科研成果的实质和操作方法,并使成果内化后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新问题, 就进行“双并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讨,寻找对策,解决新问题。这样,既应用了成果,又发展了原成果。 在小范围内推广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再扩大范围进行推广,使原成果的价值社会化。从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 ”成果推广的实践中,已初步摸索到一种有效可行的成果推广途径(见下图)。

(附图 {图})

三、内化与发展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内化,而不是照搬。因为科研成果来自试验和创造,这种试验和 创造既有深刻的理念性;又有极其生动的实践内容。科研成果是在生动事实和丰富内容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来的 。因此,传播、推广它或接受它也必须是一种理念指导下的内容的再充实和实践的再创造,而不能只是仿造、 套用、进而复制。在成果推广的初级阶段,模仿原成果中的做法,在自己教学实践中运用,这是一个不可逾越 的阶段。但当对原成果完全领会其精神实质后(即通过内化后),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成果的水平上,通过不断 实践,将原成果进一步发展。

例如我们通过如何克服“双并进教学”中个别调整组合教材难度过于集中的专题研究,找到了途径与方法 ,从而使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更充实,更完善,使原成果进一步发展,为大面积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从指导性推广到自觉推广

小学数学“双并进教学”成果推广开始属于指导性推广,由县教研室、教科室和研究者有目的地深入基层 学校,宣传成果的意义,当这些学校有接纳成果且有推广意向时,我们对推广者进行培训与指导,保证成

果推 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通过一年多来指导性推广之后,推广者在教学实践中尝到了“双并进教学”的甜头,从而变指导性推广为 自觉推广。有些推广实验点实验已结束,可是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平时仍坚持“双并进教学”。周浦镇二小等各 学校向教科室提出要求,准备全面推广“双并进教学”。就这样,从“要我推广”到“我要推广”,从“指导 性推广”到“自觉推广”。我们认为这一转变过程的关键是原成果的价值和教师的可接受性。

五、推广与催化

成果推广进一步促进了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与教改的展开。成果推广增强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科研意识, 提高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新港中心校进行“建立高年级学生农业劳动实践基地的研究,”周浦镇二小的 “电化教学渗透各学科的专题研究”与“低年级学生自主整理学习用品习惯培养的研究”,周浦镇小学着手进 行“整体改革的研究”,他们还制订了教育科研奖励办法,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展开,其他推广基地的学 校均开展各种课题研究。由此可见,成果推广是基层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催化剂。

上一篇:高三学生英语阅读训练的实验 下一篇:浅议班主作的工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