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研究

时间:2022-10-26 06:57:02

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研究

摘 要:立法和司法实践,应当在区分强制责任保险和一般责任保险的基础上,对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行使条件、保险人之抗辩等方面区别适用,更好地实现责任保险保护保护受害人的功能,以求私法自治与第三人利益保护之平衡。

关键词: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保险法》第65条

依《保险法》第65条第四款,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其既不同于人身保险也不同于有形财产保险,具有独特的第三人性。随着责任保险的发展,实践中突出的问题是:在责任保险所承保的赔偿责任发生后,第三人向被保险人提出了赔偿请求,但是却出现被保险人怠于行使向保险人的请求赔付权利等情况,使得受害人的损失迟迟不得补偿。保险人、被保险人、受害人这三方在损害赔偿事件中真正受到损失需要弥补的是受害人或者说责任保险第三人。因此,责任保险第三人的损害如何得到及时、有效的赔付、第三人是否有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的权利、该权利性质如何、怎样行使等关于第三人权益保护的问题就需要探讨和研究。

一、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立法现状

(一)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第三人享有直接请求权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 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这一规定,保险人不仅负有直接向第三人赔偿保险金的责任,而且这一责任不以被保险人赔偿责任的成立为要件。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7 条规定,在船舶油污损害事故中,受害第三人有权直接向承担船舶所有人油污损害责任的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根据《民用航空法》第168 条的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形下第三人可直接对保险人提讼:一是依据该法第167 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保险继续有效的;二是经营人破产的。令人疑惑的是,为何仅在“根据该法第167 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保险继续有效”的情形下第三人始得提起直接诉讼,而在其他情形下,如损害发生在保险有效期间且损害事故位于保险指定的地区范围之内,第三人为何不能提起直接诉讼。总之,《民用航空法》第168 条仅赋予了第三人有限的保险金请求权。

(二)基于合同的约定,第三人享有直接请求权

根据《保险法》第65 条第一款的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人造成损害,可依照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然而,第三人是否可依据该合同的约定取得保险金请求权,学者认识不一。第三人是否取得保险金请求权直接取决于该份合同的性质。根据第三人是否享有独立的履行请求权,利他合同可分为利他合同和不真正利他合同。前者是指基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约定向第三人履行,并且赋予第三人向债务人履行请求权的合同;而后者是合同的一种特殊履行方式,债务人直接向第三人履行债务,但第三人并未取得直接请求权。这就涉及到对《合同法》第64条这一规范的理解。①本文认为,该条文并非对真正利他合同的规范,而是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一种履行方式,即属于不真正利他合同。

因此,目前我国尚未规定真正利他合同,即第三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就责任保险而言,如果当事人之间有“保险人直接向第三人给付保险金”的约定条款,基于责任保险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应当认定该责任保险合同为真正利他合同。当然,在真正利他合同中,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构建尚需研究和探讨。②

二、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基础

《保险法》第65条第4 款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从法律关系的构造上来看,责任保险的保险人、被保险人、侵权损害的受害第三人之间,存在着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因保险合同而发生的“保险合同关系”,被保险人与受害第三人之间因侵权损害而发生的“侵权责任关系”。而在保险人与受害第三人之间,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债的相对性原理,“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责任关系”应严格加以区分,二者应分别认定,互不影响,此即学说上的“分离原则”。③在“分离原则”的指引下,很容易得出无损失即无保险的结论。“无损失即无保险”原则实际上确立了一种所谓纯粹填补损失保险的理念。

在保险实务中,基于这种理念,保险合同往往加入“先付条款”:即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前,被保险人应当先行给付第三人损害赔偿金的条款。这种理念的缺陷显而易见的,不利于保护受害人。同时,保险人收取被保险人保费,但却可以援引“先付条款”在被保险人为未赔付时不承担保险责任,这实际上造成了一种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而且固守“分离原则”将徒增手续上之繁琐,即被保险人或是先行赔付第三人后才能请求保险金给付,或是先向保险人领取保险金后再向第三人赔付。

为了克服“分离原则”的弊端,各国保险立法分别采取“禁止处分保险金请求权”、“赋予受害第三人别除权”、“拟制责任保险关系存在”、“创设法定权利(如质权、抵押权)”、“禁止向被保险人为给付”、“赋予保险人直接向第三人给付之权利”、“赋予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等方式,以图解决分离制度之缺失。④

基于保险合同关系和侵权责任关系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基于债的相对性,从我国现行立法看,立法并未一般性地赋予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根据《保险法》第65条第二款,保险人是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向第三者给付保险金。且只有在被保险人怠于请求时,第三者才有直接请求权。因此,以现行立法为基础,下文对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赋予和行使做分析。

三、 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行使

(一)依法律规定的强制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

根据《保险法》第65 条第一款的规定,第三者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取得对保险人的保险金请求权。就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而言,明确规定第三者保险金请求权的法律主要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 条、《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7 条和《民用航空法》第168 条,与此相对应的交强险、船舶污染责任保险、民用航空地面第三人责任保险均为强制责任保险。

然而,我国强制责任保险不限于以上列举的三类,除此之外还有《民用航空法》第150 条规定的通用航空地面第三者责任保险⑤、《道路运输条例》第36 条规定的旅客或危险货物运输强制责任保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9 条规定的污染损害强制责任保险等。这些法律规范均没有对保险人的直接给付义务或者第三人的保险金请求权作出明确规定,在此种情形下,第三人可否对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 本文认为,强制责任保险之所以牺牲私法上私法自治之精神,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受害第三人于损害发生时获得及时、充分的赔偿。因此,赋予第三人保险金直接请求权是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

然而,由于我国强制责任保险采取分散立法模式,有的立法并未规定第三者保险金直接请求权或者仅规定有限的保险金直接请求权。如果严格贯彻法律实证精神,则在这些强制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有悖于设置强制责任保险的目的。因此,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法官需以类推适用的法律技术赋予第三人保险金请求权,以完成法的续造。所以,《保险法》第65 条第一款中“法律的规定”所指引的对象不限于成文法,还包括法官为填补法律漏洞而做的司法续造。凡受法律直接规定的强制责任保险保障的第三人均可根据《保险法》第65 条第一款的规定享有保险金直接请求权。

(二)依合同约定的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

《保险法》第65条第二款规定: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结合现有立法和理论学说,下面对依合同约定的一般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做分析。

1.直接请求权的行使

(1)直接请求权的内容

责任保险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无论是――如前所述一一强制责任保险中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抑或是任意责任保险中的保险金给付请求权,性质上都是一种债权。其内容依通说包括:①给付请求权。被保险人致第三人损害发生后,第三人有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权利。②给付受领权。保险人向第三人为保险赔偿金的给付时,第三人有予以接受并保有因给付所取得之利益的权利,第三人取得保险人的给付,有契约或者法律上的原因。③债权保护请求权。第三人在保险人未给付或者拒绝给付保险赔偿金时,有请求公力救济而强制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权利。

(2)直接请求权的行使主体

《保险法》第65条第4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因而责任保险第三人须是责任保险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人,须是因被保险人之行为而遭受损害的人。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从其特别规定。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的第三人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的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

(3)直接请求权的行使条件

一般责任保险直接请求权区别于强制责任保险,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被保险人逃逸、破产或怠于行使请求权

损害事故发生后,除却行使直接请求权,受害第三人获得损害赔偿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由第三人向加害人(被保险人)请求赔偿,被保险人予以给付尔后据此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赔偿金;第二,由被保险人向保险人请求赔付并将此赔付款给付给第三人或者请求保险人直接向第三人为给付。可见,无论是被保险人直接向第三人进行赔偿亦或是请求保险人向第三人给付赔偿金,被保险人的态度和给付能力至关重要。被保险人有能力且愿意对第三人及时予以赔偿,第三人损害当然顺利得以补偿,被保险人本身无能力但能积极请求保险人支付赔偿金,第三人亦得补偿。因此,只有在被保险人逃逸、破产或者怠于行使请求权情形下,才有必要赋予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以保障其求偿权。《保险法》第65条进行分析可以推论出,当且仅当被保险人怠于行使对保险人之请求权时,受害第三人主张方可直接请求权。那么在被保险人逃逸或破产情形下,并非被保险人怠于行使对保险人的请求权,保险人就得据此对第三人之直接请求权为抗辩,第三人的损害就得不到赔偿。因此本文认为,《保险法》应当完善对直接请求权行使条件的规定,当被保险人逃逸、破产或怠于行使权利时,第三人均可主张直接请求权。

②保险责任的依法确定

所谓保险人责任的依法确定,指的是依照责任保险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第三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之间的合意,或者第三人已经取得的对被保险人的胜诉判决,对赔偿责任的确定。直接请求权的前提是保险请求权的存在,而保险请求权的基础是保险赔偿责任的存在,从这个逻辑关系上说,保险责任的依法确定应当是直接请求权行使的基本条件之一。

③赔偿责任须在责任保险单承保的责任范围内

在一般责任保险中,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来自被保险人的保险请求权,被保险人面对第三人的请求,得以被保险人和第三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第三人。因此,被保险人的保险请求权既要基于赔偿责任的确认,也要受到责任保险单责任范围的的限制。当然,这仅限于民事责任,而非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四、 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抗辩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使自己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由。抗辩事由就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⑥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述直接请求权的行使条件,亦可作为保险人主张的抗辩事由。

(一)强制责任保险中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在强制责任保险中,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是一种独立于保险合同之外的权利,其不受保险合同所附抗辩事由的拘束,也就是说,保险人不得以保险人对抗被保险人的事由来对抗第三人,而只得以被保险人对抗第三人的事由对抗第三人。目前,强制责任保险主要应用在无过错责任领域,因为在无过错责任中,受害人之相对更加弱势更加需要政策性的强制责任保险来保护。而在无过错责任侵权事故中,加害人对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不以加害人之过错为条件,因此加害人之抗辩事由,也就是保险人的抗辩事由就集中在侵权行为是否存在、损害事实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以及免责事由了。

(二)一般责任保险中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在一般责任保险中,保险人可以主张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抗辩事由而对抗第三人。这一点是和强制责任保险相同的。不同的是,保险人还可以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抗辩事由对抗第三人。这是因为一般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基于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产生的。因此,第三人应当承受被保险人基于保险合同应当面对的抗辩。

保险人对抗被保险人的事由,主要是来自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事项,当约定的情形发生时,保险合同归于无效或保险人免除保险责责,在保单中一般体现为除外责任或免责条款。在责任保险中,比较共同的、一般的免责条款主要有:①战争、入侵、外敌行动、敌对行动、内乱、叛乱、暴动、骚乱、革命、起义、军事行动、罢工(因为这类责任风险难以测定,且损失较大);②核风险(核责任保险除外);③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④除雇主责任险外的被保险人家属、雇员的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此款的规定主要用于防范道德风险);⑤被保险人所有、占有、使用、租赁的财产或由被保险人照顾、看管、控制的财产损失;⑥被保险人未如实履行告知义务等情形。

责任保险第三人作为责任保险法律关系殊的主体,他并非责任保险合同当事人,但却是责任保险标的的当事人,并且是受害人。在责任保险第三人的损害在某些情形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赔偿时,则应当赋予第三人对责任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立法和司法实践,应当在区分强制责任保险和一般责任保险的基础上,对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行使条件、保险人之抗辩等方面区别适用,以求私法自治与第三人利益保护之平衡。(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注解:

① 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 年版,第231-237 页。

② 本文对责任保险合同属性的探讨是从受害第三人的角度展开的,而投保人以他人为被保险人而签订的责任保险合同在性质上当然属于利他合同,但并非本文所要探讨的对象。

③ 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公司2009 年版,第136-137 页。

④ 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公司2009 年版,第139-141 页。

⑤ 《民用航空法》第150 条规定:“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当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

⑥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规则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参考文献:

[1] 温世扬:《“相对分离原则”下的保险合同与侵权责任》,《当代法学》2012年第5期。

[2] 陈飞:《论我国责任保险立法的完善――以新《保险法》第65 条为中心》,《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

[3] 姜南:《论责任保险的第三人利益属性――解析新《保险法》第65 条》,《保险研究》2009年第12期。

[4] 唐松青:《机动车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问题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 曾小波,胡小杰:《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的直接求偿权》,《保险研究》2010年第5期。

[6] 施文森、林建智:《强制汽车保险》,元照出版公司2009 年版。

上一篇:从哲学视角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下一篇:从Leech 的礼貌原则分析人称指示语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