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桃花潭风景区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时间:2022-10-26 05:14:57

浅析桃花潭风景区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摘 要]近年来,农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以桃花潭风景区旅游市场开发为例,从乡村旅游规模化经营、旅游产业集群等基于市场营销的视角这一角度分析怎样加快桃花潭风景区的市场开发。

[关键词]桃花潭风景区 规模化经营 旅游产业集群

千年古镇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它南邻黄山,西接九华山。桃花潭景区的文化渊源久远,有唐代的踏歌古岸、元代的鞑之楼、明代的中华第一祠、清代的文昌阁,更有历经数朝兴盛不衰的南阳古镇、万村老街。就是这样一个令大诗人李白眼睛一亮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美好盛景目前仍没能很好展现,更不能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当地传统文化精华中创新性、公益性、民众参与性、哲学启迪性节目,实在遗憾。目前桃花潭景区只能被市场和游客评价定位为古镇、山水观赏资源,其应有的品牌价值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不仅使该景区身价跌份,而且与县内其他古镇、山水资源景区形成重复性建设、同类需求客源竞争分流,导致县域整体大局利益受损失。这主要是没有实行旅游的产业集群和规模化经营,没有更好地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视角的加强桃花潭风景区旅游市场的开发。

一、桃花潭风景区旅游规模化经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以农户分散化经营为主,内部规模效应无法凸显;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和足够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得外部规模的不经济性突出。制约桃花潭风景区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因素有:

1.“农家乐”作坊式经营的先天缺陷。“农家乐”侧重于单打独斗,缺乏行业组织和分工协作,无法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以农民所拥有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是一种附加值较少的旅游模式。

2.公共品供给缺位。“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桃花潭风景区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卫生条件差,信息化程度低。桃花潭风景区旅游地服务设施只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难以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与配套的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不足,制约着桃花潭风景区的发展。

3.经营主体的弱质性。桃花潭风景区大多经营户缺乏市场意识、只是简单的提供严重同质化的餐饮服务,不具备服务经济社会乃至体验经济社会必备的服务水平,更无法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体验价值。

4.对“旅游业”的认识存在偏差。经济学家主要关心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目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重视供求关系、就业和其他货币性因素;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则更关注宾主双方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地理学家关心研究旅行流向和地点、开发的范围、土地利用以及实体环境的变化。桃花潭风景区未能从众多层面合理分析“桃花潭”这一文化遗产的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意义,没有从地理学层面合理开发旅游线路。

5.品牌建设力度亟待提升。“农家乐”作坊式经营与现代旅游业的要求不吻合。桃花潭,依然停留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诗歌层面,如何重现那一流芳千古的画卷,是留给当地相关利益主体的一个现实课题。桃花潭风景区应该致力于合理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

二、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桃花潭的发展现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笔者么致力于寻求其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探寻其发展的外部机遇与威胁。

1.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桃花潭风景区集群内不仅有众多奇特的自然景观,更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厚的人文资源。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九华山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而桃花潭也以李白的诗歌而名闻天下。

(2)品牌美誉度。桃花潭品牌的潜力绝对不能仅限于古镇、山水游,重要的是要突出桃花潭特有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桃花潭独特的酒文化、情谊文化、民俗文化等也要衍生出旅游产品。国家水利部近日公布了第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其中宣城市泾县的桃花潭风景区名列其中。

2.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劣势

(1)产品定位不明确。桃花潭风景区内到处是“漂流”、“古迹”,产品供给雷同化现象严重。桃花潭所拥有的,是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沉淀,漂流与古迹的存在无可厚非,但是严重雷同则会造成内部竞争与厮杀,当然,桃花潭只是流于古迹与漂流,则显得过于单一。

(2)服务配套设施缺失。桃花潭风景区交通落后,与周边知名景点明显缺乏骨干公路的有效联接;集群内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风景不协调。

(3)内部协调不力。桃花潭风景区缺乏统一规划,行政隶属于与多个地区的现状制约着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缺少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各个经营主体基于“品牌推广”的外部性考虑,缺乏广告宣传的动力。公共品以及准公共品的提供,应该隶属于相应的社会管理部门或者相应的组织机构。

3.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的机会

(1)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是国家战略行的规划与选择,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桃花潭周边地区而言,这是基于特有的资源垄断与资源禀赋的一项占优策略。

(2)旅游业保持高增长态势。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突破一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入境旅游人数约6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约2750万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约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我国旅游业继续保持着高增长势,为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4.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的威胁

(1)区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桃花潭周边的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2010年,浙江千岛湖接待游客总人数974.28万人次,同比增长 17.8% ;旅游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 19.2%;安徽九华山 接待游客总人数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9% ;旅游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5.8% 。分别名列全国单个景区的第4位与第5位。由于地域相近,这对于桃花潭风景区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威胁。

(2)旅游需求日益差异化。当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样化,游客关注旅游的实质性内容和环境质量,并强调体验价值的获取,这对于桃花潭风景区低层次的旅游开发战略而言,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三、桃花潭旅游产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对策

乡村旅游是农村绿色产业,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农村公共产品性质和正的外部效应,因而政府应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现更多的主导作用,如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也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农户进行旅游服务培训,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和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等。具体表现为:

1.建立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创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行业组织系增进乡村旅游农户企业的共同利益和维护合法权益而依法组织起来的非盈利性、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服务、自律、维权、协调。乡村旅游行业组织通过服务、维权和协调,为农户的乡村旅游经营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并通过自律, 避免不正当的竞争,提升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促使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行业整体产品水平。

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模式,不仅能发挥社区内的集体力量进行统一的旅游经营管理,而且也能充分利用社区内固有文化制度的制约功能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社区参与的旅游模式可通过对区内各家各户分类经营特色产业的合理安排,形成农户间良性的竞合关系。桃花潭风景区根据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色,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富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参与模式,推行一村一品,这对实现区域内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进而促成区域间合作与市场共享,是避免区域间由于产品雷同而引发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

2.基于SWOT分析的桃花潭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固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但是旅游竞争力提升主要依赖于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绩效。美国市场营销学会认为 “市场营销是一种旨在为顾客创造、沟通、传递价值以及管理客户关系,并由此使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受益的组织职能和系列过程”。这就要求我们:

(1)合理界定利益相关者。桃花潭风景区是众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复杂性系统工程。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景区的管理部门、旅游景点的开发商、农家乐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旅游者。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价值网络,并且有一个“价值生成——价值分配”的链条在影响景区旅游发展。景区可以在科学制定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下,致力于价值的生成这一关键点。

(2)提高游客满意度。价值生成,应该关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满意度的考核,主要是基于顾客的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需要注意的是,服务质量不等于满意度,满意度指数模型认为除了“感知质量(即服务质量)”外,“品牌形象”、“用户预期”、“价值感知”都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

(3)提升顾客资产。所谓顾客资产,就是企业所有顾客终身价值折现现值的总和,即顾客的价值不仅仅是当前通过顾客而具有的盈利能力,也包括企业将从顾客一生中获得的贡献流的折现净值。顾客资产由三个部分组成:价值资产、品牌资产和维系资产。这就要求桃花潭风景区应该致力于让游客对景区的文化内涵有一个合理的评价,让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价值,进而维持与游客的长期关系。

(4)加大品牌内涵建设。奥格威认为: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有品牌的个性、标识、品质、包装、价格、历史、广告传播气氛、以及企业的公共形象等,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综合形象。桃花潭风景区集群内各旅游景区应加强联合,把集群区域作为一个品牌,以集群整体形象参与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打造区域品牌,树立名牌,以求提升桃花潭风景区的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偏好度和忠诚度。

(5)完善产品定位、凸显差异化策略。根据桃花潭风景区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和市场特点,结合周边区域的资源和交通线路,整合推出跨行政区域的黄金精品旅游路线,满足游客的需要。利用集群的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战略,变同质竞争为差异化有序竞争。桃花潭风景区要分门别类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旅游景点的差异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6)提升服务营销水平。 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服务不仅是一种活动,也是一个过程,某种结果。无论是服务产品营销,还是顾客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都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继祥.产业集群与复杂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陶金国.特色经济、产业群与区域营销[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3):66-69

[3]柳思维.营销学原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7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王丽.浅析政府的旅游行政管理职能[J].宜宾学院学报,2006(2)

[6]奏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3)

[7]李丰生.阳朔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探讨[J].经济地理,2005,(2):261-264,267

[8]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上一篇:针对商品房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法律问题分析 下一篇:团场工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