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学校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时间:2022-10-26 03:52:14

浅谈高等学校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摘要:提高高校班主任素质是建设班主任队伍的关键。本文概述了目前高校班主任现状及任务,提出了高校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即要求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师德和管理班级的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班主任;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29-0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小,为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一些高校相应的设置了由在职教师兼职的大学生班主任这一职务。大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是协助辅导员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也是学生与学校联系的纽带,全面体现着学校的形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高校班主任在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学生交往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关系最密切,可以引领班级方向、协调班级的氛围、督促学生积极上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引路人”的作用,必须具有较高个人素质。

一、高校班主任现状

1.自身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班主任基本由专业教师来担任,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对基础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较少,缺少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缺少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不能及时妥善解决面临的问题。还有些班主任只是为晋级的需要或完成教学工作量,工作一忙就把兼职的班主任工作忽略了,做事得过且过,认为不出大事就行了。

2.职责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把班主任个人当成“全能手”来使用,使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范围宽泛而外延含糊,由于班主任一般都是兼职,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繁重的学习、工作压力令他们分身乏术,造成其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效率不高。

3.缺乏必要的考核和评价。高校班主任岗位没有明确的上级,因而缺乏明确的职业行为指导,再加上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不多,因此缺乏相关的监管和规范,造成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和评价的困难。当前没有一套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致对班主任的评价考核欠缺、不及时。

二、高校班主任的任务

1.思想教育。大学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必须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班主任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切合实际的目标。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2.班级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需要班主任和班委会来共同管理。班集体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集体必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应注意选拔品学兼优,责任心强,关心集体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形成强有力的集体核心。同时,还应注重班级学风和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搭建大学生课余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集体的温暖,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能力特长,在活动中找到兴趣。

3.学时和就业指导。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班主任首先要引导每一位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内动力,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争取学业成绩创优,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掌握和运用学习技巧。就业难已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大学毕业生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管理者的班主任必须积极参与到这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中。班主任参与就业工作应从五个方面展开:①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②明确现实形势;③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⑤使学生对大学教育中素质的培养与就业之间的非必然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三、高校班主任素质要求

1.高度的责任感。班主任是育人工程的承担着,高校班主任应具备的诸多素质中,高度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教师有责任心,把大学生工作看成是一种事业。

2.高尚的师德。高校班主任要时时注意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去带动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做人的好榜样,做学生成才的引路人。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表现为品行高尚、平易近人、宽容大度、诚实守信、作风正派、正直公道;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为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做事成熟稳健、有始有终、坚忍不拔的意志;还应有较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要文理兼修、博学多识。

3.能力的要求。①要有较强的认识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要引领一个班级的学生,就必须在班级形成和谐的氛围,这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在一个班级里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可能突发各类事情,也可能有长期存在却很难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状态,摆脱情绪困扰,保持清醒理智是关键。每个人都有情绪冲动的时候,遇事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是成功者必有的能力;②自我激励能力。人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受到激励而产生,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产生一股乐观向上的动力。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从事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时,其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着示范效应。一个积极乐观、勤奋向上的班主任能为班级营造出和谐进取的氛围,引领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③认识和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具备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以便及时沟通和疏导,顺利开展工作;④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处理和协调好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利用和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排除消极因素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⑤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力。创设营造一种富有感情的校园情境或心理氛围,可以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中受到感化,促进大学生的身心成长。

班主任工作不是任何教师都能胜任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所以在班主任工作的安排上,就应优先选择那些热爱学生工作,博学多识,品德高尚,有人格魅力的个人素质较高教师兼职,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伟.浅议新时期高校班主任的素质与工作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7,(1).

[2]王有伟.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3]孟莉.浅谈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5).

[4]杨金荣,雷雨颖.高校班主任素质及工作策略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

[5]冯健秋,曹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中华现代教育,2009,(43):20-21.

[6]段玉平,黄明亮,陈国清.高校班主任的现状调查及制度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8):10-11.

[7]姚群.高校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教书育人,2005,(11):32-33.

[8]姚广林.试论高校的班导师工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139.

上一篇:运用电子白板优化语文教学 下一篇:教育游戏“神探小西游唐记”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