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

时间:2022-10-26 12:54:12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

摘要:我们的教师如果把全身心的爱都投入教育教学中,让爱常驻心间,定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让爱常驻学生心间,体验到爱的真谛。做到以高尚人格感化人;以真挚情感打动人;以集体活动温暖人。

关键词: 班主任 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是的,孩子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需要用“爱”这把金钥匙打开一扇扇心灵窗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有了爱学生的思想,才能真正热爱、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学生,建立起平等和协的师生关系。“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目前的教育也在提倡以人为本,但教育的质量考核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同时,孩子的父母还是把成绩看得高于一切,教师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严”上,于是造就了一批只会学习情感淡漠的孩子。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鸿沟,以至于在道德上缺失了一部分。

在刚接初一时,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开学的第三天就把这一个月的生活费花光了,别人吃饭他挨饿。我买牛奶、面包给他吃。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只是冷冷地瞪着眼睛一言不发。我给他父母打电话,他父亲也是冷冷地说:“他不要我们管,他妈妈在街上祖房子照管他半学期,他就要杀死他妈妈。那张想杀死他妈妈的纸条还在他外婆家里放着,我们管不了他……”从学生口中得知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他还曾扬言要杀教他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老师。

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想在他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涟漪甚至浪花,教师必须着力培养他多情善感,必须让爱驻入他的心灵,感受到爱的真谛。

怎样让爱常驻学生心间,体验到爱的真谛呢?

一、以高尚人格感化人

乌伸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教师应以高尚的品质给学生巨大的感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前俄罗斯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学生递上一份实验报告单,他仔细看了以后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这位学生再次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又拿着实验数据见老师,巴甫洛夫仍不以为然。后来当他亲自做了这一实验后,他立即把那位学生叫来,痛快而真诚地向学生宣布“我是失败的,你是胜利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实事求是、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失败的精神,正是“身教”重于“言教”的体现。它不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更鲜明地表现出教师的谦虚与胆识,也更赢得了学生的敬仰。所以,我总是让学生在我的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位想杀母亲的学生的人格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二、以真挚情感打动人

教师要热情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因为,现代的学生不再把老师当成权威,他们逐渐有自己的观点,在交流接触中,从教师真实诚挚的态度和大有深义的肺腑之言中,感受到教师的善良的愿望、真诚的人品、负责的精神和一颗充满情感的心,继而受到启迪、昭示和催化。

在教育过程中,我真心诚意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无私地关爱学生。在了解了那位学生(前面案例中)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之后,我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感受到老师是真心诚意爱他的,是真的想帮助他。经他同意后将他的生活费交给班干部,由班干部来安排管理他的生活。让他体验到了学生生活有条不紊和老师、同学的关心,给他带来的快乐。一个月后,他身体长好了,学习有精神了,对人有礼貌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接触社会的各种领域 的机会增多,他们对社会的一些现象就会产生疑惑,具体到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就会显得不知所措。对学生的“疑”若不及时清除,势必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惊慌,成为进步的障碍。学生的“疑”往往是隐约可见但又难于言表的,班主任就应该及时抓住机会加以疏导。针对班上有些同学考试作弊现象,我召开班会讨论“考试作弊对吗?”,从而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不能丧失人格的人。我班的班长对工作很认真负责,在同学中也有较好的口碑,可她有一个缺点就是对朋友所犯的错误不敢及时地指出,同时由于没有“揭发”好友这件事,又时刻折磨着她,让她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她在日记中向我求助,我告诉她:“虽然你的包庇可能会免去好友一时的痛苦,但这种做法会助长她做坏事的胆量,当有一天她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而成为社会的罪人时,你难道不会后悔你的所作所为吗?”当前的中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都很繁杂,他们对社会有很多的困惑,爱学生就该关心他们的成长,成为他们黑暗摸索前进时所需要的引航灯。

三、以集体活动温暖人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集体活动使学生不仅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而且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习做人之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我开展了以“爱为主题”的系列班级集体活动――“爱的故事”演讲会、“炫耀我的母亲”班会活动、“向当天过生日的同学送祝福”的自由活动、“让爱永驻我心”歌咏比赛、“爱的奉献”手语舞蹈等。

每次活动后进行现场采访或写几句活动后的感想。我都给予正确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

每一次活动,学生都沐浴了一次爱的洗礼;在一次又一次的爱的洗礼中,“顽石”也融化了。那个想杀母亲的孩子,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撼,每次活动后,他都要给父母发一条短信。开始,他父母不相信是自己的儿子发的短信,还多次打电话来询问我是不是真的,我告诉他们孩子的变化,他们也认识到了对孩子的亏欠和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成了班上的活跃分子,别人有困难他都会帮助,校园里总有他乐呵呵地助人为乐的身影。在爱的感召下,班上的学生不但懂得什么是爱,还用实际行动感恩爱,将爱的鲜花开满校内外。由于我班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年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我也被县宣传部、县教委表彰为优秀班主任。

总之,我们的教师如果把全身心的爱都投入教育教学中,让爱常驻心间,定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上一篇:浅谈健美操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下一篇:论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