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各种声音

时间:2022-10-26 12:44:57

网络上的各种声音

@金楚浩

昨天晚上,和许多媒体人和收藏家一样,你和我,人在“香格里拉大酒店”现场,但并没有真正参加“佳士得”中国首拍,因为始终被拒之门外……收看视频,如同在家里看电视和上网,实际是在“隔岸观火”而已!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佳士得希望建立中西艺术对话的平台。从上周“首秀”来看,双向交流的平台能真正建立吗?一些艺术圈资深人士认为,佳士得只注重自己的口味,并不关注理解中国收藏家的口味,一些收藏家因此也发出佳士得在上海首拍过于傲慢的抱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还有未尽之处。”

@碧盛缘陈鸣

凡人很在意店的大小,而不是藏品是否脱俗;凡人很中意拍卖行,却遗憾地忽视真正的实力派收藏家!“世俗”两字,世是必然的存在,俗则不可取……

@紫砂壶收藏顾问

上千人的拍卖现场,只有二百人竞买,这说明什么? 一是收藏资本依然处于等待、观望之中,二是拍品没有太多的适应中国藏家的购买欲望,三是上海的收藏市场尚需要培养。希望总是美好的,结果并不令人激动,但这块招牌的价值国内同行无法与之相比,相信未来,总是值得期待。

@不接灵子

佳士得这次老毕作品颇多,还看到大爱莫兰迪、安迪·沃霍尔的作品,连展望早期写实雕塑作品也囊括。外加喜欢上静安香格里拉了,全玻璃装饰,水晶宫的感觉。

@一财项立平

会上,记者问到了印象派作品莫兰迪的流拍,佳士得方面停顿了好一会,最终他们老外专家说,莫兰迪在中国是有收藏基础的,但是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毕加索了。今晚没有百分百成交,说穿了,其中的不少拍品并不适合中国内地市场。佳士得在上海的第二场需要好好调整下吧,看看怎样的拍品更适合中国口味。

@燕语君达

佳士得中国首拍落幕了。有人赞赏有人失望,其实都没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只想谈两点:1)拍前曾有朋友问我觉得哪几件作品会受追捧,我说一定是那几件珠宝。2)莫兰迪那件静物很棒,估价与曾梵志的自行车相当,然而,前者流拍了,后者高价成交了。莫兰迪的静物很不错,才500万起拍,基本跟刘野、曾梵志等国内当代艺术家作品在一个起拍价范围内,但是流拍了。国内买家对国外艺术家以及艺术发展史的了解仍然很有限。

@朱其在这里

我不太明白国内媒体、艺术圈和社会为何对拍卖这么热衷,其实这是一个充满谎言和欺骗的行业,但大家每次都为一个虚假的天价兴奋不已,每个人乐此不疲地在信息上被人玩。

上一篇:佳士得的局大号带小号 下一篇:在“衡山路12号”打造“艺术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