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冲刺阶段作文的复习

时间:2022-10-25 11:14:36

浅谈高考冲刺阶段作文的复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所周知,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但它是高考试卷中“最值钱”的一道题——60分,部分学生不能拿到较高的分数,又不甘心放弃,然而作文如何复习,多写就能快速提高吗?在高考冲刺阶段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做些什么呢?

最近有两个学生和我讨论这个问题,想找到一个在现有写作水平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拿到更多点分数的途径。一个说:“看作文的发展等级的要求,什么丰富、深刻、有文采、有创新,我是做不到了。”我说:“你未必都做不到,不一定要全部做到,做你能做的。”

我觉得:语言有文采、论述很深刻,这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做到的,但在另外两个方面,未必不可以做点事情。

一、让学生做到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

要使文章内容充实,有很多学生是可以做到的,尽管他们说写作时缺少素材甚至没有素材,但这并不一定是实际情况,他们并非赤手空拳,不是要做“无米之炊”。这些学生平时也爱看报刊杂志、笔记本上记了好多,为什么考试时想不起来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试时的心理因素,只是着急,而没有沿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去找。给自己指出“古”“今”“中”“外”“自然”“社会”“个人”“集体”“影视”“网络”“课本”“经历”等方向,是可以找到素材的,也会消除紧张情绪。合理地有代表性地选用素材,让文章丰富起来。

再有就是有的学生能够找到素材而没用好,或者只是把材料大段地叙述下来(这在议论文里是忌讳的)。我建议这些学生除了积累材料,更应该做些这样的工作:看到一个素材,不是首先想到记下来,而是想在什么样主题的文章里能用,并且尝试把它写成夹叙夹议的段落,练习多了,考试的时候就会从容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正在这么做。给学生练习任务和学生自己的每周两段,有的学生说找到了感觉。

努力把文章写到1000字,有不少学生认为,写到800字标志处,就算是字数合乎要求了,但是事实上,刚够800字的文章拿到45分以上,是不容易的,所以在高三最后阶段大密度的考试中是可以练出来的。

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这里说的创新不是鼓励所有学生去做到见解新颖,或是材料新鲜,或是构思新巧,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是有个性特征。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对于有的学生来说,能够领会材料,扣紧主题就不错了。这样的学生所谓的“在创新上做点文章”指的是在形式上,可以练习一下新颖的文体样式,是“新颖”不是另类,比如书信、日记、读(观)后感、倡议书等常见的样式,这些学生不陌生,而不是鼓励学生去写那些说明书、诊断报告、实验报告等,那些学生不太了解或难以把握,会导致弄巧成拙,令阅卷老师反感。近几年这样“另类”的形式少了,但常用的其他一些形式也少有人用了,其实不是按部就班地论述,用一用那些形式还是挺好的。当然,不管哪一种,都要符合该文体的格式要求,如书信的祝颂辞和落款时间、读(观)后感的正副标题等,不细心也会弄错。

三、要努力做到结构清晰

阅卷中,教师都喜欢看主题明确、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的文章。因此,学生要让自己文章的结构清晰、再清晰。用小标题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不但让结构清楚,还省去了过渡的一些麻烦,何乐而不为?至少要在文章的主体论述部分有统领全段的中心句子。还有段落的大小分布,不要过长,不要太零碎;要长短有节,错落有致,让人看起来舒适。

当然一个良好的卷面效果是每个教师都会再三强调的,不必从书法角度上看有多美,但是要努力做到清楚整洁。

写作不应该是功利性的,因此,面对高考,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中小企业配置管理基本流程 下一篇:教师的“勤”造就了学生的“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