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

时间:2022-10-25 08:24:20

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普及,接触网络的人也随之增加。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了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和Fazio编制的整体幸福状况量表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2个班级学生进行测试,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结果表明:有28%的人存在网络成瘾现象,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在网络成瘾方面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和城乡差异;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无显著的城乡差异。

关键词: 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现状关系差异性

1.引言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无理由地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网络成瘾的概念于1994年由纽约市的精神医师Goldberg首先提出。概括起来,它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隐等现象”[1]。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以更新快、内容新、手段先进等优势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与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欲望[2]。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生活天地。而网络带来的好处在满足大学生种种需求之外,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难以自拔。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专门术语,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3]。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因此,它是由需要、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4]。

笔者主要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别在性别和城乡上的差异性。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抽取两个班级,共100名学生,年龄在20周岁到22周岁之间。收回有效问卷80份,效率为80%,其中女生79名,占总人数的79%;男生21名,占总人数的21%。

2.2测验工具

2.2.1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

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经多次临床测试,已在试用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量表共有20题,40分以下的为非网络成瘾者,大于等于40分的为网络成瘾者。

2.2.2整体幸福状况量表

1977年由Fazio编制的整体幸福状况量表,是一个评价自陈式的主观幸福感的有结构的测量工具,此量表包括24个测题。其中前18题测验幸福感的高低,后6题用于检验此问卷是否有效。设每一题的最高分为10分,将每一题标准化,算出每一个选项的得分。总分小于104.17分属于主观幸福感高,大于或等于104.17分属于主观幸福感低。大学生样本在单个测题上的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8至0.78,分量表分数与总量表分数的相关是0.56至0.88,男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女生为0.95,且此量表有较高的效度。

2.3结果统计

本次测验用不记名方式调查,只要求被试填写户籍所在地(城市或农村)、年龄和性别。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测验完毕后由主试统一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将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网络成瘾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均采用原始数据记分法,运用皮尔逊相关来验证网络成瘾和主观幸福感是否相关,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检验性别和户籍所在地的差异性问题,看性别和城乡在0.05或0.01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小于0.01属于极其显著性差异,在0.01和0.05间属于显著性差异,大于0.05属于差异性不显著。

3.结果

3.1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

3.1.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总体水平

在收回的100份问卷中,有28人有网络成瘾的状况,占总人数的28%。由此看出,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被测的总人口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3.1.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

表1网络成瘾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

由表1看出: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男生在网络成瘾量表中的平均分为41.54,女生为34.07。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中的差异性是0.008,P

3.1.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城乡差异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城乡差异检验结果见表2。

表2网络成瘾在城乡上的差异性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城市人口在网络成瘾量表中的平均分为40.27,农村为32.82。大学生网络成瘾在城乡上的差异性是0.001,P

3.2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3.2.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

在100份有效问卷中,有28个人感到主观幸福感比较低,占总人数的28%,72个人感到主观幸福感比较高,占总人数的72%。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物质条件接近于小康状态时,还是有人在精神方面等不到满足。

3.2.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

表3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男生在整体幸福状况量表中的平均分为99.935,女生为88.28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中的差异显著性为0.000,P

3.2.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性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检验结果见表4。

表4主观幸福感在城乡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城市人口在整体幸福状况量表中的平均分为89.64,农村为94.0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城乡上的差异性为0.138,P>0.05,说明在城乡这个因素中的差异不显著。

3.3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见表5。

表5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注:表示及其显著

由表5可以看出:网络成瘾和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是0.449。因为得分越高网络成瘾状况越严重,主观幸福感越低,所以两者是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4.建议

大学生网络成瘾不能简单归因于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一样,有着相同的功能和缺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化解它的负面影响。

第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而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也不例外,由于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就业压力、学费等产生多种心理压力,使得大学生疲于应对,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省,他们很容易发生角色错位和心理偏差[5]。而网络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虚拟空间,独特的虚拟环境,使任何网民都可以隐身在网上进行自由活动,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对主观世界的不满在此得以宣泄。因此,学校一是要引导学生创造和维持“主观幸福感”和乐观态度,使其具有积极的性情,遇事多看光明的一面;二是要通过不断的鼓励和肯定,提供克服困难的榜样;三是要讲授一些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应对策略,助其舒缓压力,解决问题。

第二,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为防范网络成瘾提供技术保障。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防范网络成瘾的成功经验:把大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有利的方向上来[6]。一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和聊天的空间。如通过教学、培训、组织兴趣小组、网上知识竞赛、网络信息咨询、网络科技知识解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使用网络的水平和技巧。二是要经常告知学生,在上网之前必须设定目标,有选择地进入各类网站,查找相关的资料,不能无目的地在网上漫游。

第三,重视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才环境。从大学生产生网瘾的原因及成功戒除网瘾的实例可见,网瘾是过度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依赖和行为习惯,不像毒瘾那样可以用药物来戒除,网瘾必须通过心理治疗和教育等多种措施来解除[7]。为了戒除和防范网络成瘾,一是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进行思想教育,融“主观幸福感”教育于大学生“三观”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同时应着力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及水平。许多人不能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情境,常常产生沉重感、负担感,主要原因就是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幸福能力是由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构成的。培养当代青年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突出人文理念,引导学生追求崇高、完善人格,充分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这样可以减少对虚拟环境的依赖,从而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观世界中,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加。

5.结论

5.1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有28%的人有网络成瘾现象。对性别和城乡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在性别和城乡上的差异性是极其显著的。

5.2在80份有效问卷中,有28%的人主观幸福感比较低。对性别和城乡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是极其显著的,但在城乡上无显著性差异。

5.3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负相关。

参考文献:

[1]梁朝云.网络成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台湾教育,2001.

[2]吴汉荣,朱克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心理卫生公共,2004,11:63-64.

[3]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2000,4:23-28.

[4]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质.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98-400.

[5]朱美燕,朱凌云.透视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中国青年研究,2002,6.

[6]林绚辉,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81-283.

[7]谢辉.网络成瘾的防治方法.中国心理卫生研究.2004,28:45-47.

上一篇:成功素质教育下的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高职院校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