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时期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5 07:25:32

新型工业化时期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稀土被人们誉为现代及未来工业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和新材料的“宝库”,是一组还未完全被人们认识的金属元素,稀土元素是世界上公认的战略元素和高技术元素。稀土不但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六大新科技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稀土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储量大、品种多,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名第一,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稀土产品在全球稀土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内蒙古稀土产业基本情况

(一)内蒙古稀土资源情况

内蒙古稀土资源总量居世界之首。累计查明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达亿吨,工业储量为4300万吨,占全国80%以上、占世界50%左右。目前内蒙古稀土年均选矿量(折REO)约为4.5万吨,占世界年总量的一半以上、全国的70%以上。

(二)内蒙古稀土产业的突出优势

1、较低的成本优势。我国稀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市,不仅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白云鄂博矿是我国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稀土与铁、铌共生,白云鄂博矿稀土矿物是包钢开采铁矿的副产品,因此开采成本较低。另外自治区稀土矿区较为集中,也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统筹规划。

2、政策和环境优势。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区内注册的各类企业95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87家,稀土企业46家。

3、强有力的融资优势。1997年9月,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稀土上市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资产已达12个亿,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稀土企业,具有很强的融资和带动能力。

4、科研开发优势。包钢稀土研究院是目前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专门从事稀土研究的专业机构,先后承担过千余项课题,取得重大成果500余项,有近百项科研成果和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二、内蒙古稀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稀土市场供大于求

我国年处理稀土精矿能力已达14万吨,是目前全球市场需求量的2倍。包头稀土精矿处理能力已达11万吨,因此稀土上游产品供大于求。

(二)产品趋同、集中度低

我区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产品大多数为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原料型初级产品。目前全区稀土工业产品结构中,上游产品50%,中游产品占38%,下游产品仅占12%左右,产品结构明显不合理。

(三)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企业产品直接出口量占产量的40%,大多为原料型产品,由于市场主要在国外,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风险也大。

(四)科技投入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进入九十年代,我区稀土产业发展不仅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而且投入分散。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导致稀土应用研究人才短缺,使稀土应用产品开发缓慢,这将大大制约我区稀土产业未来的发展。

(五)企业改革滞后、行业自律机制难以形成

目前,由于利益驱动个别地区和单位不顾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要求,对稀土分离以前的项目还有盲目扩大规模并重新布点的现象;传统观念仍束缚着企业的发展,中小稀土企业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企业间难以形成横向联合。

三、内蒙古稀土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我区稀土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依托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走引进与自主开发并举的路子,提高稀土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内蒙古稀土工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内蒙古稀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稀土中、下游产品和应用产品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企业联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内蒙古稀土产业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稀土制造业中心。

(二)发展目标

到2005年,自治区稀土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稀土下游产品的比重达到自治区稀土产业的50%,集中精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稀土原材料(中游产品应占绝对优势)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到2010年,稀土产业发展基本形成四大稀土产业链,稀土及相关产业产值超过150亿元,下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70%,把我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稀土科研、开发、生产基地,打造世界稀土制造中心。

到2020年,充分发挥四大稀土产业链优势,使我区稀土及相关产业形成四个百亿元工程,使我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促成相关产业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稀土将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成为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发展重点

根据市场需求,适度集中优化和稳定发展上游产品,加强、巩固、提高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稀土中、下游产品和应用产品,努力开拓市场,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要以包头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加快内蒙古稀土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产业优势,延伸稀土产业链,一是以稀土镧和钕为主要原料,由储氢合金材料到镍氢电池、电动车的产业链;二是以稀土钕、镝和铽为主要原料,由稀土永磁材料到永磁电机、电动车和IT业等的产业链;三是稀土铈为主要原料,由碳酸铈化合物到稀土硝酸铈氨液晶显示器专用腐蚀剂和抛光粉等高端稀土铈类化合物等的产业链;四是由氯化稀土、稀土稳定剂、稀性MC尼龙、工程塑料等产业链;依托内蒙古稀土集团,以稀土高科为龙头;发挥集团作用,加快多种经济形式的企业资产重组,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高技术中、小稀土企业,坚持以科研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着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四、稀土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稀土行业项目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稀土产品结构调整目标。控制稀土精矿生产总量,停止稀土矿山项目的审批,严格稀土冶炼项目审批。

(二)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加强稀土行业企业管理工作,尽快实现内蒙古稀土工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根本性转变。整顿现有稀土企业,对在限期内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分阶段限期关停并转。

(三)以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为契机,为稀土科技人才发挥一技之长创造条件,并通过新的体制来培养和吸引人才。

(四)充分发挥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稀土工业园区的政策和区位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来开发建设稀土项目,在此基础上加快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五)完善自治区稀土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种子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和银行资金向稀土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生产投资,逐步建立退出机制,使基金滚动发展,专项用于成长性好的稀土深加工产品和应用项目建设。

(六)加快稀土信息化建设,依托全国稀土信息网、钢铁网等现有基础,建立起自治区稀土工业统计及数据库联机网络,拓宽信息渠道,适时稀土产业发展信息和市场信息,既为稀土企业发展服务又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从而带动稀土产业加速向新型工业化发展。

(七)应建立稀土战略资源保护政策,设立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出资组建的稀土资源储备基金。主要用于在稀土价格低于保护价时以保护价购买稀土资源,从而稳定稀土价格,实现稀土资源总量控制。稀土储备基金实施保护性购买的稀土产品主要是稀土精矿、碳酸稀土和氯化稀土。

(八)充分发挥内蒙古稀土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引导企业逐步实现行业自律。

上一篇:浅议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下一篇: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