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25 07:02:44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针对目前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on"Computer Application"Course

He Zhiming

(Yan'an University,Xi'an Innovation 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

Abstract:Independent Institute for the current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course a common problem on the curriculum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tools for exploratory research.

Keywords:Independent Institute;Teaching reform;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独立学院已面向全国按第三批本科层次进行招生,但学生入校分数普遍比二本低很多,这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学习方法中的某些方面也与一本、二本学生存在较大差距;但他们并不比一本院校的学生笨,甚至在某些方面,如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比一本院校的学生更强。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学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的按照一本、二本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执行,而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方面,更需要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要体现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着重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基础,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提出了一些确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较弱。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具备很好的计算机基本操作了。但由于地区、家庭和个人爱好的不同,使得入学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很多了解计算机操作的学生,也仅仅是停留在会浏览网页、聊天、打游戏这样的层次,而与国家和社会所期待的操作技能,相差甚远。因此,如何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成为一个难题。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目前,国内很多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写的内容繁多,涉及计算机基础的应用、理论、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甚至涉及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比如有的教材包含数据库、数据结构等章节。这对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内容过多、过重、过于专业而且没必要。

(三)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以课堂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势必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激情产生影响,难以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驱动力的缺失必然使学生陷入学习困境之中,难以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

三、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以应用为主的复合人才。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多项技能优势。明确本课程让学生能掌握什么技能,能够达到什么标准。在教学前就做到心中有数。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教材中应有较多的自学内容和指导实践环节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当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应该注重教材的实际操作性,突出实践与技能培养。将日常工作、学习中常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比如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文件管理、网络等基本操作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三)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将注入式、封闭型的教学为启发式、开放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增设综合性、设计性、且与其专业相关的实践题目,这样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也极大地提高本课程的实用性,直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从而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本课程与其专业课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精简理论,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成果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上。我们不能只照着实验书本操作,只等同学提问然后答疑。其实,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实验课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上机任务。期间,教师可在同学之间来回穿梭发现问题并加以辅导。下课前开始检查作业,同时应做好记录作为平时成绩。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和巩固知识的掌握。

(五)实行激励机制,改革考试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以操作为主的课程。在教效果评价中,更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应从单一笔试转化到笔试、机试相结合,甚至到完全开放式的课程设计,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实验课程在中成绩中的比重。课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普及,各行各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毕业证书上,还要求毕业生具有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因此,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权威部门的考证。为了鼓励学生积极考证,我们应经常给予学生考证方面的指导,并热情解答学生备考中遇到的难题,若学生参加国家权威部门相关考试,只要通过了,就可以免理论考试。

四、结束语

改革的目的是改革非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改革,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技能或是拿到国家认可的专业技能证书,为学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张阳.浅述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的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1

[2]赵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2-13

[3]关丽丽.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2007,6-1:53-54

[4]李佳林.对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7,21

[作者简介]何志明(1979-),女,重庆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师,硕士。

上一篇:SZ36-1一期调整轻型模块钻机设计研发 下一篇:衡器定检周期的科学合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