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

时间:2022-10-25 06:48:41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

【摘要】 本文以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问题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出数学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变革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新课程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数学的学习,数学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和展示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数学。

一 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因素

在教材中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贯穿着整个数学学科和数学教材。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在每一章的章引言中,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和素材出发,引出问题,指出本章学习的重点以及方法,引起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强调"问题性",用问题来激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在每一章的最后,会有一个本章小结,在这个部分包括:知识结构、思考与交流、巩固与提高和自测与评估,其中在思考与交流部分,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每一个小单元中,正文中会时常出现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旁注部分也会出现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对比以前的旧知识进行学习,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在正文的最后,会出现"思考与讨论",是对正文知识学习完之后的提问,是总结性的提问,是正文知识的扩充和延伸。由此可见,在整个初中数学教材中,问题是单元的组成部分,单元构成一章,进而构成一本教材。把信息技术与教材进行整合,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数学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二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问题探究式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动态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是一个交互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给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作为出发点,分析、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通过发现问题、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确问题,从具体问题出发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组织、促进和启发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适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师生进行平等对话,互动参与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和启发的过程中问题得以解决得出结论,教师根据结论的情况及时矫正,结论也给学生的探究提供反馈,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解决问题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那么将会进入新一轮的探究。信息技术可应用于整个探究过程,在数学问题环节,可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探究,信息技术也可以活化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发资源,与学生交流启发学生,信息技术反过来可以扩展教师的思维,在教师的矫正和反馈环节也可以适当应用。

三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出数学问题的方式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计符合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1) 创设虚拟现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创设直观动态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直观动态的问题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 创设模拟实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寻找变量中的不变,得出数学规律。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整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在自问自答,不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学生按照模式解题,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本文重点介绍以学生为主体的提问,教师的提问适当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讲解"提出问题"的策略。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出数学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接受情况给出问题,让学生继续思考分析,教师利用教师机的监看功能观察学生,及时引导、启发学生。2) 学生自我设问。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不同,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思路和想法,面对同样的问题情境会提出不同的问题。3) 学生之间设问。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对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学生之间可以利用发邮件相互沟通,交流问题和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有耐心,仔细聆听同学的不同见解,相互接纳、学习,相互之间反思和批判。4) 师生之间提问。教师利用教师机的监看功能观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向学生提问,指导学生的学习,纠正学生的思路;学生也可以发邮件向教师请教,与教师讨论问题,师生之间进行互动。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给教育很大的冲击,信息技术也应用到各学科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让学生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使用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系统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知识,相互学习,从网上获取需要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初中新课程与探究式学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31.

[2] 徐学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3):50.

[3] 倪俊超.英国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09(9):159.

[4] 崔相录,曾天山.中小学探究教学实践[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5] 韩立国,李焱.浅谈"问题-探究"式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0):10.

上一篇:运用远程教育 化数学课堂 下一篇:高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