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对武术专业教学影响探究

时间:2022-10-25 05:48:57

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对武术专业教学影响探究

摘要: 本文从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评判内容细化,突出难度动作的重要性、可操纵性提高,降低评判的难度三方面来对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特点进行分析,并从侧重身体素质训练、突出动作的实用性、强化动作的艺术性三方面来分析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对武术专业教学影响。

关键词: 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 武术专业教学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华民族瑰宝――武术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局面。作为武术推广中占主体地位的武术教学随之也应产生新的变化。因此,深入研究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并将其贯穿于武术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武术套路运动特点和发展方向,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并结合专项技术的要求,加大对武术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是广大武术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同时武术教师要为促进武术全面发展、与世界接轨作出贡献。

1.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特点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内容更加细化,评价更加科学化,竞赛规则的可操纵性提高,降低了评判的难度。竞赛规则的改变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结构编排较为简练,注重突出难度,动作其次。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追求动作演练的艺术美感,给观众、评委视觉上美的享受。优雅的音乐、华丽的服饰与武术套路动作演练的无限美感,增强了武术套路表演的效果。

1.1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评判内容细化

现代竞赛规则将套路评判分为动作演练的质量、动作演练的水平、动作难度评判三个组成部分。裁判员的工作也相应地分成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评判工作。裁判组设有两名副裁判长,裁判长参与B组裁判员的评分,第一副裁判长参与A组评分,第二裁判长参与C组评判评判工作。A组裁判一般由3名裁判组成,主要负责动作演练的质量和错误动作规格扣分。B组裁判一般由3-5名裁判组成,主要负责整套动作演练水平的评分。C组裁判由3名裁判组成,主要负责难度动作的加分[1]。裁判分工的细化使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判更加科学化。

1.2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突出难度动作的重要性

在现代竞赛规则内容中提高了难度动作在评分中的比重,因此,难度动作的演练水平和完成的质量成为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所以难度动作在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结构比例中占的比重加大。新的竞赛规则将难度动作分为A、B、C三个等级,又将连接难度分为4个分数段[2],设置了难度动作加分(包括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以及器械抛接难度),并对难度动作进行了量化,确定了难度等级和分值,制定了相应的难度动作难度等级记分值确定表。

1.3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可操纵性提高降低了评判的难度

现代竞赛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评判标准进行了细化。竞赛的评判标准的可执行性增强了。这样使评判的内容更加清晰,降低了评判的难度。其次由于难度动作的分数提高了,武术比赛更有层次感,区分度更高。比赛过程中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往往成为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难度动作分数量化使武术竞赛评判更加科学化。总的来说新的武术竞赛规则降低了评判的难度,使竞赛评判的可操纵性增强了。

2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对武术专业教学影响

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竞技项目,就套路而言,其内容丰富,动作结构复杂,形式上有单练、对练、徒手、器械等,都表现出较强的个体性。但对于武术教学而言,教师面对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与专业武术运动员有较大差距。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及武术套路运动特点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素质训练手段和方法,坚持专业化、强度化和科学化的原则,全面提高和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使学生身体素质直接促进技术的掌握和发挥,从而提高学生武术套路技术水平。

2.1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引导武术教学更加侧重身体素质训练

由于竞赛规则中提高了难度动作的评判分值,所以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编排上注重突出难度动作,一般1、2两段会堆积大量的难度动作。由于难度动作数量的增加,武术套路内容结构编排上趋向于简练,但对演练者身体素质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无论是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等方面都要求演练这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新规则实施后,教师指导学生在注重难度动作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套路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2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引导武术教学突出动作的实用性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整套练习,整个武术套路中除了几个过渡动作外,其余的动作都有攻防含义,这是武术区别于体操、舞蹈的根本所在。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武术失去了技击属性也就不再是武术,这种只注重套路“形”的教学现状在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引导下将会发生改变。

2.3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引导武术教学强化动作的艺术性

所谓“美”是指武术套路中的武美表现力特征[3]。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动作演练趋于艺术化,艺术美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武术套路动作演练具有两种艺术美:一种是外在形式美,外在美主要是通过华丽的服饰,夸张的难度动作表演,以及优美的音乐和舞台灯光协调配合体现出来的。另一种是表现内在的意韵美,例如:长拳套路中的难度动作演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轻灵潇洒飘逸之美,太极拳演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柔和缓慢之美,刀术套路动作演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猛彪悍之美。因此,教师在注重动作质量的同时,更应强调学生表现出一种意境美。

3.结论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内容更加细化,评价更加科学化,竞赛规则的可操纵性提高,降低了评判的难度评判的难度。竞赛规则的改变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结构编排较为简练,注重突出难度,动作其次。因此,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身体素质训练,突出动作的实用性,同时强化动作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2]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王继娜.从规则演变看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 [J] .体育科学研究,2007,12(11):50-52.

上一篇: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力量与速度的有效训练 下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对竞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