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探析

时间:2022-10-25 04:43:59

基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探析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混桩基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合理施工。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现状、施工准备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可靠地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现状;施工准备;施工技术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步入了全球化时代,在社会发展中建筑工程所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建筑行业也在逐步完善及发展,只有建筑行业的发展才能对社会各各行业的发展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同时为人民们的居住及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投资额度不断上升,进而对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强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1.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现状

(1)我国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溶岩地质等广泛分布。同时,我国地震频发,地基基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大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的难度。

(2)从某种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它所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所要投入的成本。地基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引起地基失稳,建设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这是建设工程致命性、毁灭性的重大质量事故,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基基础承受上部建筑实体的全部荷载,因此一旦出现局部损坏,其损坏程度扩散很快,而事故的发生又往往是突发性的,加剧了其危害性和严重性。

(3)从主体结构本身复杂的工序衔接来看,房屋建筑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后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前一道工序,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这就是加强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的原因所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房裂屋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是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事故处理的施工操作困难性较大。另外,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荷载,如果发生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性能,因此它的处理是非常困难的。

2.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施工准备

2.1工程勘查

对于建筑物地基的隐蔽事故是可以提前的预知和发现的,这样就相对的减少了事故带来的损失,基本上若想做到事前预测需要全面、准确的进行勘察,并详细的记录具体的数据。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范围和途径,确立不同的全方位的实地勘察工作。对于勘察的结果尤其要加大重视,按照实际进行数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不报,不得忽视不报。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深度必须符合事前的评估深度,不符合标准的深度由于不能进行数据的准确分析,而必须放弃使用,这是对施工建设的负责。

2.2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的基础建设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设计。设计时要参考建筑物使用的途径,建筑物周边的气候和环境,建筑物的具体的图形结构,建筑物地基的地质状况等,充分进行实地的勘探之后,在经济与实用中间找到最合理的均衡点,保证建筑物在最节省资金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使用要求。

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计算要科学准确,对于数值不明确的必须进行重新的测量或者是计算,保证结果数据的精准。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沉降或者是倾斜的现象,就应该立即停止施工作业,找到问题的原因,只有在解决了问题之后才能继续施工,这一点要引起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加大平时建设中的检查。

2.3施工现场准备

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现场踏勘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查明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查阅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施工现场成桩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布情况、形成年代以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了解施工现场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及其变化情况。了解施工现场区域内人为和自然地质现象,地震、溶岩、矿岩、古塘、暗滨以及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等。了解邻近建筑物的位置、距离、结构性质、现状以及目前使用情况。了解沉桩区域附近地下管线(煤气管、上水管、下水管、电缆线等)的分布及距离、埋置深度、使用年限、管径大小、结构情况等。

3.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建筑工程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桩基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功能,甚至还会对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造成极大损失。施工阶段作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桩基施工。

3.1预制桩施工技术

倘若采用预制桩进行高层建筑桩基础的施工,可采用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沉桩法等,以上三种方法均需要使用大型打桩机械,而考虑到施工机械的自重较大,不仅需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地面土体的强度与平整度,同时还需在地面上均匀的铺设碎石材料、厚度控制在200mm左右,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及稳定性,防止施工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地面土层出现下陷、沉降,保证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桩体质量。目前,我国多数高层建筑桩基础的施工,多采用履带式打桩机,对于施工地基的处理,倘若铺设200mm厚度的碎石仍无法满足要求,应根据打桩机械的行走路线、运行位置增设走道板,施工地基的承载力应在130kpa以上。

3.2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项目施工所采用的成桩方法,对工程现场的土层表面进行平整处理。倘若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开设桩孔,在平整场地时应重点考虑土料的运输;倘若是以设备钻入的方式开设桩孔,应注意作业面的排水,沟槽、泥浆槽的设置。近些年,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新的施工技术、设备、工艺的推广与应用,许多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均采用了钻孔灌注桩硬地施工法,其主要是针对桩施工的作业面,采用混凝土材料以人工制作的方式创造硬地条件,布置泥浆槽、排水沟等设施,最后利用钻机开设桩孔。此种施工方法,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可获得明显的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其施工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桩基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桩基施工,做好桩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桩基施工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及提高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陈国庆,刘明涛.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2]王强,孙娇.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3]夏丹丹,刘蕾.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4]陈志敏,靳宝春.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5]任会军.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上一篇:浅谈新三角高程测量法 下一篇: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变形分析与加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