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感召力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5 04:04:16

思维感召力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平常,对于“怎样做?”“我怎样做才能更好些?”这两个问题我们总是“费劲心思”,可是也许我们很多老师却不曾仔细地去想过,在一番热闹的游戏活动之后,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教学活动何为?学生收获了些什么?经过一番深思,笔者认为相对初中英语课堂的游戏活动来说,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设计一些带有深度的问题情境,让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课堂注意的品质。

一、结合语境。根据内容结构提炼“经纬”

教材就好比一幕话剧,重点就如剧中人物,其他部分则如背景。钻研教材时,我们不可本末倒置,将注意力集中于热闹的背景上,而应睁大慧眼,关注人物,抓住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教学中,要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有深度的问题,引出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走进英语语言学习。

如A:Whatis Su Hai doing?

B:She’s…

A:How about Su Yang?

B:She’s…

A:Is Nancy doing housework?

B:No,she’s doing her homework,

A:Can Su Hal help Nancy with her Maths?

B:Yes,she can,

如此这般,让学生在“顺藤摸瓜”式的问答过程中,通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练习等多种形式,多次反复操练重点句型,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教学难点,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布曾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而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则是真正体现了该思想的重要手段。针对教学内容,老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引导学生钻研、探究下去,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地寻求答案,这种刺激程度和效果,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

如T:Look,this is the supermarket.

S:Let's g0 t0 the supermarket.

T:OK,Buthow?

这个问题一出示,学生们马上展开了热烈地讨论:“By bike”、“By bus”、“By car”……老师接着说道:“But this supermarket is Home market,It is in Wuxi,it's far from here.”再次提出一个新问题:“But how?”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们最后确定了方案――“By bus”、“By car”。在以上一系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由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的训练,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正确的思考方法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智力价值。初中英语学习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识记、理解、思维、归纳等语言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将自己的思路、教材的思路和老师讲解的思路交汇对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地观察和想象,并且学会巧用变式,把概念剖析开来,以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如教学句型“What’sin/on/…”及其回答“There is/are…”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What’s this/that/it?”等的回答,最后让学生自己来发现“What’s in/on/…”和“What’s this/that/it?”句型的不同回答方式,并试着自己来总结归纳。通过这种变式的对比呈现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师生之间互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的能力、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最终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所改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榆林市第八中学

上一篇:让生命的精彩在尊重中绽放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