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少儿钢琴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25 03:50:44

教学策略少儿钢琴教学论文

一、少儿钢琴教育的现状

在传统钢琴教学中,存在着重技术、轻美感的不足,在培养少儿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方面,有意识的训练相对比较缺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要求学生弹奏技术动作规范与准确,以及通过反复训练以获得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为重点。少儿阶段的学生,大多生性活泼好动,不容易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去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发现、感受音乐的美,只是一味强调技术训练,孩子们在面对日复一日反复枯燥的单纯技术性练习时,不但体会不到学琴的快乐,还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随着钢琴教育在我国的普及,让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兴趣,具备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通过钢琴的学习获得艺术素质的提高,是越来越多家长追求的目标。在钢琴教学中,如果在技能训练基础上,教师能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相信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知、体验、理解音乐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这一目标。

二、少儿钢琴教学策略

(一)目标策略

目标策略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方向。作为美育的一种,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在钢琴教学中,模仿是必然的,而模仿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创造的产生,这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将学生的活动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还是仅为模仿?我们强调艺术教育要重视自我表达,自我表达是学生根据现有经验(认知、审美、情感的经验)来表现,模仿是扩大经验的一种途径。在模仿中培养观察力和理解力,积累到知觉、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经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方法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教师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要重视学生潜能素质的培养,多让他们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体验作品传递的情感,提升美感经验,同时要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启发创造性思维,并在弹奏中将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自我的方式表达出来。当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自我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东西时,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其新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呵斥,把学生变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唯命是从”的学习机器。当然对于出现的各种“创新”,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选择性地进行有价值地取向,否则在无谓创新的同时会失去很多原本存在的美好东西。

(二)转化策略

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换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思路,重视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在当今钢琴教育中,单纯的技巧训练不是最终的学习目的,对于少儿学习者而言,更多时候需要培养其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和表现能力。如果在学习中花大量时间进行手指练习和解决技术难题等一些枯燥的内容,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磨灭,学习兴趣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多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弹奏前,教师要用比喻、讲故事等形式启发学生挖掘音乐内容,帮助他们在脑海里勾勒出形象或画面;弹奏时,要引导学生将说话中的逻辑性与旋律弹奏相联系,让乐曲中的旋律“说话”和“呼吸”,使每一个乐句从头到尾都是感情充沛的;布置作业时,可以将新作业进行故事化的讲解和有表情的示范,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听磁带、唱片等,有条件的直接观看音乐家的指挥、演唱或演奏,此类观摩活动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魅力,并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去野外观察人与自然,所有的事物都会在脑海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当他们在弹奏时,就可以自然地产生联想,使弹奏出的旋律因具有画面感而更加优美。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兴趣大增,不仅在无意识状态之中就进行了有效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帮助其稳定学习兴趣。

(三)匹配策略

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要与学生喜爱或擅长的学习方式相适应,使学生能够发挥个人在学习方面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取决于相互的认知风格是否匹配。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长处实施与之相一致的教学风格,称为匹配策略;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短处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弥补,称为失配策略。由于学生受到不同的遗传、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各人的发展存在客观差异。作为教学中的两个主体,一方面,教师需要了解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调整教学策略,与之保持匹配;另一方面,学生要了解自身认知风格上的不足和缺陷,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接受信息时在感觉通道方面的个体差异,避开学习方式上的弱点或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学习。例如,在面对学习认真但缺乏创新意识和表现力的学生时,引导他们在相同的内容上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开启他们想象和表现的大门;在面对接受力和表现力很强,但缺乏刻苦精神的学生时,要引导他们细致观察,先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再动手进行有表情、有感情的表现。每个人(包括教师自己)都有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意识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一定适合他人,要注意避免教学的主观化倾向,尽量采用与学习个体相匹配的方式进行教育。采取匹配策略进行教学,针对性强,能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失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教学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策略在前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针对学习的自觉、自控能力并不成熟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因此不宜经常采取失配策略。

(四)评价策略

评价策略是指通过正确掌握评价尺度,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平衡学习心态,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步走向成功。学生必须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而学生的成功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习赞赏学生的独特性、爱好、专长;赞赏学生付出的努力和表现的善意;赞赏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每节课以鼓励、肯定为主,针对不足部分进行讲解时,先肯定优点,再提出要求。这种激励性评价有益于学生树立信心,积极进取。鼓励或批评,都是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实施的手段,鼓励是增加动力,批评是增加压力,在教育中这两点都是需要的。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要抓住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能力强、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要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缺点和不足进行批评,鞭策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不论鼓励或批评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掌握好评价的尺度,使评价成为有效教学的杠杆。在针对学生的弹奏进行评价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评价的标准。我们不应该以“像不像”来评价每个学生的艺术创造和表现,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体验其经验和表现的程度。学习钢琴弹奏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鉴赏音乐美的能力,增强对音乐美的理解和表现,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望,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促使学生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富有创造性的态度去感受、表现音乐,以持续的热情去表现他们感受到的音乐之美。

三、结语

在少儿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构建相关教学策略,并将之引入教学实践中,这样不仅能够使每一个孩子都爱上钢琴课,更能够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积累审美体验,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其自身综合艺术素质不断提高。

作者:刘峪 伍建容 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演奏呼吸高校钢琴教学论文 下一篇:舞蹈训练健美操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