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四问”

时间:2022-10-25 03:50:03

有效课堂教学“四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不再满足于热热闹闹,不再热衷于方法的花样百出,手段的新奇独特。提高教学效率,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的目标。“有效”已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流行语”。 有效教学理念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学中的效益。教学是否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态度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能学到什么。如果学生没有学的兴趣或者没有什么收获,不管教师怎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有效教学强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思维得到更多的训练,能力获得更多的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一、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了吗?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标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践进一步证明,创设充满诱惑或新奇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迅速从课间快乐的玩耍中回到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来感受数学,容易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很快进入活跃的状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教材,结合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善于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龟兔赛跑后,兔子一直不服,一直找机会想和乌龟再比一次,他们找到了小猴做裁判,猴裁判让乌龟站在了正方形跑道起点上,让兔子来到了长方形的跑道上,可还没等猴裁判发令,兔子就大喊起来:“不公平,我跑得路程比乌龟长。”同学们,你们说这次比赛到底公不公平?一阵思考后,很多学生要求给出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与宽,计算出两种图形的周长。这样的情境创设,立即将学生的思想调整到学习状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 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了吗?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达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讲是学不会的。现在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见貌似热闹的探究场面。一次听某位教师上“观察物体”时,学生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正方体,教师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例图去摆,并问学生看到了什么。仅有个别优等生能说上几句,其他的学生则乱说。如有的说我看见长方体,有的说我看见了俄罗斯方块,甚至有的在玩正方体。最后该老师在评课时说:“我已经依据按照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的玩,充分的说,充分的观察和探究,可学生就是不配合,怎么办?”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未能真正体现探究式学习的实质,为探究而探究,探在表面,究在形式。真正的探究,应该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挖掘出可以探索的内容,找寻探索的方法,教师要提出探究的方向,放手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关键点、重点、难点去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取对所学知识深刻的体验,从而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我在教学“认识时分”这一课时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第一次安排在认识钟面时,我让学生独立观察钟面,分组交流钟面的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二次安排在理解1时等于60分的教学环节之中,我首先明确提出问题:分针转动一圈时,时针是如何转动的?然后组织学生自己拨动分针,观察时针的变化,学生们惊奇的发现:分针转动一圈,时针刚好转动一大格。从而顺利得出:1时=60分。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思维才会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们亲自拨动着时针、分针,增强了探究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

三、 对于学生的评价合适吗?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让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况面临的是对无邪纯真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每一位有所表现的学生都要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肯定他们学习上的进步。“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语言会给学生的内心带来多大的愉悦,多深的成功体验啊。我们还可以肯定他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态度:“你能举手回答真好,不过你还没考虑清楚,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肯定他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态度“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肯定他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勇气“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四、 课堂训练时间得到保证吗?

数学课堂教学除了例题新授教学外,最重要的部分是课堂练习。巩固练习环节是例题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提高,也是检查教学实施效果的有效途径。练习设计要突出重点。课堂练习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重点一定要突出,要围绕重点展开练习。每个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练习中,我们就要突出一个“新”字,这符合儿童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应尽量避免呆板的、形式性的练习模式,设计新颖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

通过每日在教学中自问以上四个问题,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课,而且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并切实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其终生受益。

上一篇:如何克服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焦虑情绪 下一篇:浅谈开展数学活动课的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