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写好电视新闻的“引言”

时间:2022-10-25 02:45:11

浅谈如何写好电视新闻的“引言”

引言,是电视新闻播出前,主持人说的那段话,它很象报纸上消息的导语。导语是导读,引言是导视,都是引导读者或观众阅读和收看正文部分。不同的是,报纸导语前面有文章标题,而电视新闻标题是在画面出来之后打上字幕,因为电视节目每条消息中间必须有主持人串场,否则,电视中连续的画面就无法让观众把每条新闻区分开来。所以,主持人串场的引言,既是每条新闻的标识,又兼有导语标题的作用。写好、写新、写巧引言,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勾起人们收看的欲望,吸引观众对将要播出的新闻予以关注。

一、吃透事件本质,用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进行引导

一个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是这个事件能否构成新闻的主题,而能否把有新闻价值事件中的“新闻核”提炼出来,并在引言中加以较好的表达,是编辑和记者的基本功。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本来非常有亮色有新闻点的消息在电视新闻中出现,可就是引言写得太平庸了,不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就是平铺直叙,就事件说事件,不能剖析事物的本意,不能跳出这个事件本身,高屋见瓴地审视这个事件的成因、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所以,本来好端端的新闻事件却因为引言部分写得肤浅,不精彩,而引不起观众的丝毫兴趣。最常见的是会议新闻,现在的会议新闻的引言几乎成了一种统一模式:“×月×日,××会议在××会议室召开,××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不是说这么写引言不行,如果是一个国家,省市县的大型会议比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决定一个地方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大计的重要会议,应该这样写。可一个专业会议,某一方面工作的会议,完全可以跳出会议本身来写引言。应该重点反映会议决定了什么举措,这个举措会对现实生活起到什么影响。比如,今年县里召开备耕工作会议,有记者的引言是这么写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可今年我县农民由于去年受灾减收,价格下调,对于今年种点啥还一时吃不准,记者日前了解到,今年,我县对农民种植品种不作硬性规定,各级干部要深入基层,引导农民主动调整结构,农民愿意种啥就种啥,什么作物赚钱就种啥。”仅仅一百多字的引言,把这个会议最主要的东西提炼出来,用观众易于接受的语气表达出来,这个引言分三个层次:一是农民存在的实际困难,二是对农民种啥不加干予,三是政府对干部的要求,四是国家的种植政策。跳出了“会”,反映了“事”。这个事就是新闻的“核”,这个“核”才是观众最关注的。所谓的新闻价值,就在于今年政府不对种植结构做硬性规定。

二、独辟蹊径,用新颖的角度进行引导

新,是新闻的灵魂,不仅事件要新,反映事件的角度也要新。尤其电视新闻的引言更需要创新,文无定法。引言更是如此,同样的题材,好的记者能常写常新。比如:同样是领导扶贫走访,有的记者这么写:“×月×日上午,××领导深入××村××贫困农民家中进行慰问,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这是领导应该做的工作。而精于此道的记者,对这个事件可以这么写引言:“××村的×××是这辈子连汽车都没坐过的普通农民,他做梦都没想到,××领导会顶风冒雪亲自到他家中做客。他逢人便讲,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官”。这条引言新就新在记者从农民的角度来说这件事,新闻点就出来了,农村还有部分没有摆脱贫困的农民需要帮扶,领导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同时也反映出更深层的问题――以往领导深入基层太少了,干群关系产生了距离,所以引言不在多少,在于角度找没找准,话说没说到点子上。

再如,××机关在机构改革进程中,将实现竞争上岗转职分流,这是一条非常好的新闻线索。如果这样写:××机关在机构改革中实行竞争上岗,定职定编,多余的干部实行分流,将采取××措施进行消化等,这么写就写平淡了,如果写成“下岗对于企业职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而对于党政机关来说,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端惯了铁饭碗的机关干部这次真真切切地有了危机感,因为,在即将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将有20%的人员面临着离开机关。”这样就把事件的角度直接导入到下岗上,因为干部面临下岗是这个事件的核心,是最敏感的。而如何进行竞争上岗,干部下岗后如何进行分流,引言之后再说也不晚。

同样是这条新闻,如果记者跟踪报道,还有新闻可挖。机构改革结束了,人员实行分流,机构得到了压缩,整个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如何反映这个平稳过渡,有经验的记者这样写解说词的引言:“××机关的机构改革于×月×日得到预期的圆满结束,和人们预计的相比,好像有点差距,就是过于平净了。整个竞争上岗,转职分流过程没有发生一例上访和闹事现象,问其究竟,其实很简单,就是机构改革始终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这样写就把角度切到了“平静”这一由头上。为什么“平静”,下文自有回答。

三、精心设计语言,用巧妙的方式进行引导

电视不同于报纸,必须让人一听就懂,但光懂还不够,还要说得鲜活、亲切、生动,让人们一听就联想起画面,就缩短了记者或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所以必须在写电视解说词的同时,写好写精引言,做到有思想内涵,有波澜起伏,能调动情绪,能耐人寻味。

经过多年的采访实践,笔者归纳出写引言常用的几种方式,现介绍于后:

悬念式。在引言中提出悬念,埋下伏笔,到正文时再抖开包袱。例如:两个普通农民在进山采药时发现了一支重7O公斤的旱龟。据记者从有关部门得知,我县早已没有生存旱龟的环境和条件,那么这只旱龟从何而来?它的命运将会如何?两个包袱就埋下了。

自问自答式。例“感冒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品,然而,社会上最近流传说有些感冒药含有PPA的物质,对人体有害,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记者从医药管理部门得知,此种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确有康泰克等药物含有这种成份,现已明令禁止销售。”提出了问,回答了问,又激起了观众了解这个问的兴趣。

先抑后扬式。平淡的开头,突兀的变化,引起观众的注意。例:“一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妻,一个可以称为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可就因一本录像带的介入,这个家庭破碎了,……看出的危害程度。

迂回式。旁敲侧击,做好铺垫,最后进入主题。例:“在××乡××村,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大榆树,听老一辈人说,这棵大榆树能给当地人带来福荫,而今天这里的农民却说,真正给俺带来福音让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是俺们的好支书×××。”先说榆树,后说支书,由此喻彼,想象奇妙。

违背常理式。即打破长期形成的定势,从悖反中求新奇。例:“凡提到家访,都会想到老师到学生家中,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在昨天晚上三校的十几位老师在自己家中接受了家访,请看报道《家访人成了被访人》。”

对比式。同等对象的对比,比出结果的不同。例:××商场和××商厦,是我县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购物中心,一年过后,一个商场人流如潮财源滚滚,呈现出无限的商机;而另一个则门庭冷落,日渐萧条,濒临倒闭。为什么仅一街之隔,竞有天壤之别?消费者们有解释。

小口切入式。从一件小事进入,窥一般而见全貌。例:“红薯面窝窝头对于40岁以上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因为,那是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主要食品。当人们告别“窝窝头”20多年之后,这种食品竟在宾馆餐桌上大出风头,人们在咀嚼“窝窝头”的同时,是对那段艰难日子进行回忆,不是吃惯了大米白面想换换胃口”。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从一种食品的衰到兴,看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的改变,折射出时代的进步。

总之,不要小看“引言”,不要忽视这百十来字,因为再好的消息因为这百十来字的“引言”写得不精彩不吸引人,观众就不会买帐。所以,要勤于思考,学会这门基本功,不要因为“引言”的平庸,而让观众转换频道。

上一篇:浅议县级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问题 下一篇:“十二五”规划下我国科学煤炭安全管理制度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