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不乐观,中期不悲观

时间:2022-10-25 02:39:44

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升温、美元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短期内A股市场的走势难以乐观。但从中期来看,随着政策收紧预期的弱化以及国内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A股市场有望重拾升势,投资者不应过度悲观。

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沪深两市结束了前期连续暴跌的局面,主要股指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个股也普遍有一定的涨幅。不过,两市的成交量出现大幅萎缩,表明市场投资者情绪仍相当谨慎,场外资金参与反弹的态度并不积极。

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升温

从现阶段来看,在通货膨胀、银行新增信贷以及货币供给三大目标年内难以如期实现的情况下,国内货币政策取向有必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即货币政策应该逐步回归常态,也就是从“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从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前景来看,当前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条件已经成熟,国内已进入加息周期,年内再次加息的预期升温。

此外,在近日准备金率再度提高、管理层监管力度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年内剩余两个月的新增信贷可能低于市场的预期。而近期市场普遍认为2011年M2增速将低于15%,以此推算的新增信贷在6~6.5万亿元左右。因此,在不断积累和强化的内在货币紧缩预期下,A股市场选择如周末加息、印花税调整以及其他传闻来消化利空所带来的冲击。就短期而言,货币收紧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得到放大,市场难免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美元走势不明朗

前期在中国货币政策收缩预期升温、爱尔兰债务情况恶化以及G20首脑峰会等因素的推动之下,美元指数出现反弹,套利盘开始减仓,全球风险资产全面下挫。不过,上周市场对爱尔兰问题或引发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暂时有所缓解,欧元兑美元走高,投资者已暂停了近期的大规模欧元抛售以调整头寸。

但就目前来看,美元的走势仍不明朗。由于爱尔兰不是欧洲唯一有债务的国家,其他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在承受压力,欧元随时有可能重拾跌势。此外,尽管投资者对欧洲的债务再度感到担忧,但美国国债的价格已经下跌,而在以往欧洲债务问题会导致被视为投资避风港的美国国债出现上涨。所以,欧洲债务问题的担忧情绪短期内难以消除,而市场对第二轮量化宽松中美联储国债购买行动的解读也存在变数,美元的短期走势并不明朗。

中期无须过度悲观

从短期来看,国内政策收紧预期与美元走势的不明朗化相互叠加,强化了A股市场的调整要求。此外,当阶段性的市场风险出现在年底结算日即将到来,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获利兑现。前期A股市场中“石化魔咒”的重现,既存在一定的板块挤出效应,也带来短期兑现的心理暗示,预计1~2个月内市场的走势难以出现明显改观。

不过,随着政策面利空因素的提前反应,投资者的担忧情绪得到有效宣泄,A股市场的风险开始逐渐减轻。从中期来看,国内宏观经济触底回升预期强烈,而推动本轮反弹的市场流动性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从国内来看,资金面仍然不是问题。因为国内进入加息周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债市获利空间不大,资金有望回流股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减,房价上涨的动能明显减弱,资金转而入股市的概率增加,热钱流入速度正在加快,而具备全球配置价值的A股无疑会受到青睐;另外,“储蓄搬家”将是下一阶段市场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从10月数据来看,存款活期化显现。在负利率以及强烈的通胀预期之下,居民的储蓄资金有望重新流入股市。

上一篇:指数探底回升格局更清晰 下一篇:潜力无限的未来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