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25 01:44:31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病、治疗通常采用间断胸穿抽液+抗结核治疗+口服激素的方法,由于胸水消退时程长,形成包裹性积液不少见,且易多并发胸膜增厚,此过程不但增加了反复穿次的痛苦,而且又增加住院时间及费用,我科自2006年1月开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例中经胸部X线和/或胸部超声检查确诊为中或大量非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病例65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5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48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15例,年龄20~50岁。

1.2 方法

1.2.1 穿刺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以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壁层胸膜;穿刺针连接专用注射器,进入胸膜腔后将导丝“J”端从注射器尾端穿入,使导丝在胸腔内至少2 cm;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将扩皮针顺导丝套入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退出扩皮针,将中心静脉导管顺导丝置入,并确定导管在胸腔内长度约5~8 cm;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缓慢拔出导丝,在完全拔出前,应先夹闭导管,以防止气体漏入胸腔造成气胸;连接引流袋,打开导管夹,确保引流通畅。

1.2.2 观察和记录引流量 缓慢放液,以输液夹控制引流速度,每日引流量控制在1000 ml以内,分2~3次排出,以免发生复张性肺水肿;通常在2~3 d内观察到当连续24 h引流量少于100 ml时,且引流管通畅时,复查B超或X线, B超提示胸水引流干净或X线证实肺复张满意后可拔管。

1.2.3 对照组穿刺治疗 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穿刺2~3次/周,每次抽液量控制在1000 ml以内,尽量抽尽积液。

1.2.4 两组比较 针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出现胸膜反应和并发症情况、住院费用方面进行比较:分别于1周、2周、1月、2月、3月复查B超检查,1月复查胸片观察胸水吸收情况、胸膜厚度及并发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 结果

2.1 两组间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胸水吸收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治疗后第三个月的胸膜厚度三项指标对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间临床疗效的比较(x±s)

胸水吸收时间(d)住院费用(元)治疗后第三个月的胸膜厚度(mm)

治疗组(30例) 8.61±4.23 993.5±394.31.30±0.24

对照组(35例)20.12±9.431206.34±697.55 2.34±0.42

两组间并发症的比较发生胸膜反应者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例(6.0%)、11例(31%),而胸水包裹发生率则为0例(0%)及14例(40%),气胸发生率分别为0例(0%)及2例(5%),组间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过敏的机体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特异性炎症。在胸腔积液的控制方面以往常常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胸腔穿刺抽液,首次抽液600~800 ml,以后每次可达1000 ml,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腔积液得到理想控制为止。这样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近些年,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方法因其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而在临床上日益得到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为细而软的硅胶导管,弯曲性好,组织相容性好,置入胸腔无明显不适;由于导管前端圆钝,避免了排液和注药过程中、患者咳嗽等原因造成的肺组织损伤及气胸的发生;对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胸膜反应的发生和感染的机会;材料简单,操作携带方便,活动、睡眠均不受影响,易为患者接受,穿刺一次成功,引流彻底,可迅速排出大量纤维蛋白,改善胸闷、中毒等症状,避免包裹性积液的形成,不易形成胸膜增厚。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3.

[2] 韩明锋,滕晓宝,刘海清,等.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1(6):25-27.

[3] 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1327-133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3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分析贫血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