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时间:2022-10-25 12:54:42

浅谈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摘要:在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出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关键词:数学 课堂 合作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学习某些知识内容时,通过学生之间以讨论、操作等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主动地发现数学规律,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其优势。成功的合作学习可以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研究问题的气氛,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能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然而,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习惯却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实践

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则是听、记忆、练习,即使学生发言也是一个个站起来讲,当然多数情况是学习好的讲的多,因为学困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把老师的问题表达清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课堂上只有几个少数同学发言的被动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跳出过去的教学的圈子,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二、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三、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低沉、死气,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喧闹,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老师应把握住一个“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由教学中的配角转向“舞台上的主角”,师生互相交流。教师不仅是传授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疑问的提出者,知识的探求者。这样就将教学变成师生互动、互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注重个性,肯定鼓励,以激起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只有在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渴求者、探究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往往缺乏经验的技能方法,不能有效合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常用的方法有:协商法: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自由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可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的时间。辨论法:在小组成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由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以他的观点为中心,展开辩论;或者由一个小组陈述他们的观点,其他各组以这一组的观点为中心,进行辩论。这种合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多样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数学的魅力,促使个性的发展。提问法:让学生面对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自主发现有价值的头号题,并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顿悟,自觉建构数学模型,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耐心倾听、分析重点,修改,补充自己的观点,敢想敢说,条理清楚,言简意明,突出重点等。

五、合理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目相结合。前者的评价要更注重小组集体,因为合作讲究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保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要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在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出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总之,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综观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学生有着极大的自,他们热情的汇报,积极地思考,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已经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学生的背后,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给了学生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学习的信心,实践意识得以增强,情感得以熏陶。我认为数学课堂不能只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而应当关注学生是否带着自己的兴趣、情感、需要、个性、兴致勃勃地参与他们自己开发创造的“新课程”之中,应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在相互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为此,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让所有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从而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上一篇:浅议数学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浅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