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与改进措施

时间:2022-10-25 12:45:38

信息化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与改进措施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而由于企业已经关系到人类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都比较多。企业内部的协调要做好对项目的管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这就需要对项目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视角;企业;项目管理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对于企业的需求增加,使得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加快,企业体制正在逐渐的趋于完善,各地的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竞争都比较激烈。而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环境下保持核心优势,企业就要做到决策的科学合理、运行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目标。而项目的管理是企业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项目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够实现企业的目标,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作出,而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项目管理的成功实施,与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进行全面整合,推动企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信息化视角下的项目管理综述

项目管理,就是企业在有效和科学的管理理论以及方法的前提下,对于项目所进行的计划、领导以及控制,从而达到事先设定好的目标的总体过程。而工程项目的管理只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分支,它是指相关的企业受到了业主的委托,双方通过签订合同来进行相关的约定,由企业来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管理和服务。而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信息化的平台来对项目的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途径,这种途径能够获取相关的数据,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对企业自身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现企业的发展。而项目的管理是将一个整体进行分解再结合和统一的过程,从大范围来说,企业的相关电网、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建设都应该包括在项目的管理内。

二、当前项目管理的情况

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生产的信息化以及管理的信息化。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供电企业在这种背景下都比较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而对电网质量的管理以及企业的有效调度则是进行自动化建设的主要目的。目前很多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而发电厂以及变电站安装了自动控制设备的比例也比较大。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在行业应用的时间也不长,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而各个企业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差距比较大,对于信息系统的管理很难做到系统化和统一化。而我国企业还不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滞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也比较低,相关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极度匮乏,这是企业下一阶段发展和完善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当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权责模糊

企业进行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项目管理,但是当前项目管理的理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行政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主要方式,这会出现管理人员的权责不对称,管理的体制也存在漏洞。当前,绝大部分公司采用的都是分层级的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导致项目经理的权限相对比较模糊,奖罚的内容不具体,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受到的人为因素干扰比较大,利益的诱导占据了主动权,使得企业的成本会增加。

2.项目管理不够精细化 管理水平不足

项目的规模大小对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以及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项目越大,投资的金额越多,形成的压力也就越大。而为了能够尽早的完成工期获取利益,在项目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违章行为和违规现象。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多人员都是临时用工,这对工程的质量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项目资料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项目资料的保管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资料不健全的现象屡见不鲜。

3.信息的流通堵塞 共享率低

公司内部信息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共享,能够及r的掌握到相关的信息,提升公司的运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统一性,不能够存在缺失,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的保障体系,这对于企业建立优势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信息系统,员工能够缩短作业的时间,提升效率,降低管理的成本,将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简化工作流程。

四、信息化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信息技术为建立信息化的平台提供了技术前提和基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工程的档案袋,将项目的数据进行输入,这方便后期的使用和对比。就施工的工程,其专业性比较强,这就需要建立工程资料的通用模板,使得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在公司内部进行共享,但是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和统一以及完整性,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信息化的保证体系要规范和严格。而对于项目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人才,在建立和实施企业信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进行优化,挖掘和聘请专业的知识人才,打造高水平、高素养的人才队伍,从而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2.大力推广PMC模式和发展组合模式PMC-Partnering

PMC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外比较流行,已经是他们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方式。运用这种模式,业主方只需要体用基建管理力量,对于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进行操作后就可以将其他的事务交给项目的承包商去进行。发展组合模式是将两种模式的各自特点进行了综合,业主和PMC的承包商在诚实守信的基础和前提下,生成伙伴关系,相互帮助和协作,实现共赢的目标。这种模式能够节省工期的投入,又能够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提升收益,是一种比较互利和实用的项目管理模式。

3.建立相应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相匹配

对于当前信息化视角下的项目管理,要想使得其能够顺利的实施和开展,就要构建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是必然要求。为了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与现有的企业管理体制进行匹配,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而电力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企业项目的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作用,通过交叉管理来实现对项目的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监控,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

4.项目管理向职业化进行转变

新的背景和形势下,利益的获得要以实现相关的目标为前提条件。项目的职业化就是指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和一体化的管理,这能够从本质上解决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保证项目的参与方都能够投入精力去研究相关的技术和进行管理的创新,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整合行业的资源,以此来促进和推动项目管理的职业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外界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企业在这种背景下也出现和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而当前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企业对于内部的管理和控制一定要完善,借助新技术,从信息化的视角下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对于实际的工作要切实地进行考察,然后找出相关的问题加以分析,建立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信息的优势来对相关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此来提升企业对于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廖仲钦.电网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化高效应用探讨研究[J].环球市场,2016,(25):167,190.

[2]陈丽珍.电力行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3):8-9.

[3]邵泽昕,慕德凯,蒋志华等.信息化视角下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与改进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1088.

作者简介:周小凤(1967.03- ),女,浙江宁波人,经济师,项目总承包管理

上一篇:95后员工职业需求分析与管理对策 下一篇:互联网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