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阔韧带神经鞘瘤1例

时间:2022-10-25 11:21:24

子宫阔韧带神经鞘瘤1例

【摘要】 神经鞘瘤可发生在周围神经、颅神经、交感神经。而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仅占良性神经鞘瘤的5%,目前国内报导仅10余例。而本例左侧阔韧带富于细胞神经鞘瘤实属少见。

【关键词】 阔韧带; 神经鞘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93-01

临床资料

患者郝某某,女,61岁,主因“排便困难1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变困难,无腹痛及腹胀,无大便性状改变,无恶心、呕吐,于保定市二中心医院就诊,给予开塞露20ml用药、蓖麻油20ml口服后排便,后每日口服肠清茶,自诉排便正常。近半个月无诱因再次出现排便困难,伴腹胀,无腹痛,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卫生院就诊,给予麻仁软胶囊,1粒日,症状无缓解,患者于今日就诊我院普外科门诊,指诊于盆腔触及一巨大包块,查CT示:子宫直肠窝囊实性占位,考虑为宫颈肌瘤,遂收入我科。查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危机明显包快。阴道检查:已婚已产型外阴,于阴道入口处女膜缘内1cm处可触及一大小约10×10cm肿物,边界不清,因肿物关系未见宫颈正常形态,子宫触诊不满意。双附件触诊不满意。盆腔CT:子宫后方可见一12.7× 11.7cm囊实性包块,包膜完整,清晰,与子宫颈部关系密切,界限模糊,呈分叶状,膀胱结构受压向前移位,直肠受压向右侧移位,与膀胱及直肠结构界限清晰,两侧附件可见,左附件体积增大,可见边界清晰小圆形高密度影。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提示:1.子宫直肠窝囊实性占位,考虑子宫颈部外伸来源,浆膜下子宫肌瘤囊性变可能。2.左侧附件体积增大。彩超:绝经后子宫,左卵巢稍大,右卵巢未显示。子宫直肠陷窝处见一13.5× 8.7×11.8cm的囊实性肿物,边界清,形态规则,CDFI:周边及内部均可见血流信号。提示:绝经后子宫,直肠陷窝囊实性肿物,来源待定;左卵巢稍大。入院后完善检查,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于2013-03-28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绝经后子宫,表面光滑,左侧阔韧带可及一大小约20×15×15cm肿物,质软,延伸至宫颈下方5cm。左侧卵巢可见一实性肿物,突出于卵巢表面,大小约3×3 cm,表面光滑,质硬。右卵巢大小、形态正常,右侧输卵管缺如。右卵巢与肠管粘连,分离困难。打开左侧阔韧带后叶暴露出瘤体,钝锐性分离,完整剥离瘤体,瘤体变性,可见分隔,部分色黄,呈豆渣样改变,质地稍糟脆,部分液化,吸出淡粉色清亮囊液。将部分瘤体送快速病理,后结果回报考虑送检为良性肿物可能性大,遂行全子宫+左附件+左侧阔韧带肿物切除术。

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左侧阔韧带)神经瘤鞘倾向于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左卵巢上附紫色结节)良性梭形细胞肿瘤,考虑为神经鞘瘤。

讨论

神经鞘瘤可发生在周围神经、颅神经、交感神经。而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仅占良性神经鞘瘤的5%,是一种少见的假肉瘤性病变。目前国内报导仅10余例。而本例左侧阔韧带富于细胞神经鞘瘤实属少见。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好发于后纵膈、盆腔和腹膜后的脊柱旁区,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多见,多数病例表现为无痛性的孤立性肿块,常在无意中发现,偶可表现为多灶性。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局部复发率为5%-40%,不能因为肿瘤的“原位复发”而认为该病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

参考文献

高金丽,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2 例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3:341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创伤外科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