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2-10-25 10:33:17

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初探

摘 要: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是一支重要的队伍,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及少先队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中学大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提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当前中学大队辅导员专业素养现状的思考”“新形势下中学大队辅导员的定位”“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少先队 大队辅导员 专业化建设

中学大队辅导员是共青团依靠的重要力量,承载着少先队与共青团有效衔接的使命,是辅导员队伍中主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少年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指导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良好成长氛围的营造者。从目前各个学校来看,中学专职大队辅导员少之又少,有的是任课教师兼职,有的甚至没有这样的岗位,中学少先队活动难以展开。没有活动就等于没有少先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实践是我们少先队建设最有效的途径。如何育人也就成为当今中学大队辅导员面临的新课题!所以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大队辅导员,更应该走向专业化。中学大队辅导员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少先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加快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才能做好党、团、队的有效衔接,才能真正适应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发挥团队组织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功能。

一、当前中学大队辅导员专业素养现状的思考

我在团委兼职三年,担任大队辅导员一年多。面对忙碌繁杂的班队事务,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总会感到无奈和无力。 由于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不够扎实、对待工作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探索与思考。我认为中学大队辅导员专业素养还存在以下不足:

1. 专业知识缺乏。中学大队辅导员对少先队的基础知识及常规工作程序不熟悉,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并影响到少先队工作效果。

2. 教务工作繁重。大多数中学大队辅导员角色多,任务重。我担任初高中音乐教师,每周20多节课,音乐组工作繁多、细小,形成了辅导员工作的多面性,根本无暇顾及自身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提高。

3. 科研意识不强。辅导员任务繁多,要致力于研究少先队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问题的洞察力,对青少年中的新问题缺乏敏感性,难以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教育时机,没有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新形势下中学大队辅导员的定位

首先,中学大队辅导员应该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指导者,是合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少先队员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中学少先队员由于心理呈半成熟状态,所以辅导员更应该及时准确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少先队员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辅导员同时还应该是少先队员生活的益友,真诚地为少先队员传道、授业、解惑。

其次,中学大队辅导员还应该秉公办事,为少先队员树立榜样。辅导员在处理问题时,要公正无私,不可感情用事。队员犯了错,辅导员必须给他指出来,并加以分析,使其明白是非,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纠纷,辅导员应把事情原委调查清楚,站在公正立场进行裁决,不可有所偏袒。

再次,中学大队辅导员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民主平等型”“表扬激励型”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使队员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备手段;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少先队员,了解他们的所思、所做、所为,要真诚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工作中以表扬激励为手段,使每个少先队员都能素质全面、人格完善轻松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建议

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育人的关键。一个优秀辅导员,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组织活动能力,而且需要广博的学识、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本领。结合我的工作实践,对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集中式培训、加强自身学习,用理论支撑起专业化建设的框架

集中式培训可以让辅导员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学习少先队的基础理论,通过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可以和其他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各省市区多开展关于少先队基础理论,少先队政治理论、少先队业务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训、少先队工作项目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培训,培训过程中可以聘请优秀辅导员对“新”辅导员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2013年7月我市在呼和浩特民族实验学校组织了全市大队辅导员培训,在培训中不仅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习了很多实践性的技能。例如国旗班应该如何护旗、升旗手应该如何叠旗,鼓号队基础知识与编排。这些内容正是像我一样的“新”辅导员渴望学习的。所以,作为新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相关的培训。用理论支撑起专业化建设的框架。除集中培训之外,加强自身学习。

2.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搭建“借鉴学习交流”平台

校际交流可以有效地学习优秀辅导员的工作心得及观摩成功的活动案例。校际交流活动,为辅导员搭建了 “借鉴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校际交流活动,辅导员之间交流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学习前沿的信息,在教研氛围中提高辅导员的研究能力。同时,校际交流也是青少年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我校曾开展与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土默特中学及北京一零一中学、日本玉琦县立不动冈中学等众多知名学校的校际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兄弟学校的育人模式,通过学习引发自己的思考,借鉴成功案例。与此同时,少先队员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团队精神。例如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举办的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中,我校学生有四个案例入围,分别是《慈善公益新模式――“火箭”计划》《流浪动物救助站》《书香青城》《温暖校车》,学生们通过精彩的案例分析与答辩,赢得了各个学校的老师和小伙伴的认可,也懂得了作为当代青少年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校组织的与日本玉琦县立不动冈中学的师生联谊植树活动中,中日小伙伴共植一棵树,自己挖树坑、抬树苗、栽树、浇水,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让其懂得劳动的快乐了解绿化家园、和平友好的意愿。

3.以团带队,做好队与团的有效衔接

少先队员是共青团的后备力量,作为初高中一体学校,结合我校特点,开展“以团带队”工作。每年新生入学,学校团委、大队部都会举办隆重的欢迎仪式,让少先队员们重新找到自己的组织,感受“家”的温馨。少先队大队成立后,由高一年级的共青团员在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引导初中各个中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科技艺术节、读书节、新年合唱节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高一年级共青团员感受到了肩上的使命,积极地为少先队员们作出表率,初中少先队员也向往着加入光荣的共青团。每年五月四日、十二月九日我校都举行优秀少先队员入团仪式,在入团仪式上,新团员庄严宣誓,使命感油然而生。同时高一年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社员也在发挥共青团员的作用,带领并指导初中少先队员参加社团活动,使得人人有岗位、个个都参与实践活动。少先队员们在参与活动时不仅学到了广泛的知识,个人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与精神生活。以团带队,体现在团队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好团队的有效衔接,是中学大队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4.结合个人特长,做有“魅力”的中学大队辅导员

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到了中学阶段,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不良习气、不利因素,使得学生们进入了“青春叛逆”期,小伙伴不喜欢和辅导员进行交流沟通。我以特长,力争做有“魅力”的中学大队辅导员。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展示”是大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相互信任、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在课上让队员聆听一些经典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陶冶情操。给他们提供展示个性特长的机会,每一个队员都有闪光点,有的会唱歌、会跳舞、有的队员会乐器,我利用自身特长和少先队员们融合在一起,共同载歌载舞,寓教于乐,多姿多彩的生活让每一个队员都沉浸在融合、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慢慢地辅导员就和每一位“小伙伴”很和谐、自然地在一起,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

5.课题式研究,让中学大队辅导员走向专业化

中学大队辅导员应积极申报课题,根据初中少先队员的身心特点、辅导员个人的兴趣,结合自身工作及校园文化,确定研究子课题。辅导员要深入实际,将日常组织的活动及时形成课题阶段总结,并深入思考,注意材料的及时积累和总结,并把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用于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多开展具体的实践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及时把课题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行动,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加快中学大队辅导员走向专业化进程。

辅导员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中学大队辅导员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的职业群体。贯彻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学大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坚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要发挥制度和机制的作用,探索其专业化发展之路,提升广大中学大队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使中学大队辅导员工作有信心,管理有方法,发展有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使辅导员工作真正实现专业化,最终实现少先队事业的繁荣和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金土.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八项修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高治军.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青春意气 万事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