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益

时间:2022-10-25 10:07:32

激发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内容和新奇知识的追求,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感性事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更能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智慧和乐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益?我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一、精彩导入

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前奏。有人说:“万事开头难。”也有的人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两句话说得都很有道理。要有好的开头的确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教师下功夫去研究教材,去探讨教法,认真备好课。好的开头,就像是一首歌的前奏曲,一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整堂课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切入口。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相亲相爱一家人》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家的温馨和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后,我启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的感受是怎样的,对父母的感情多深,你是如何孝敬父母的等等。然后让学生评评谁做得好,经我这样一动员,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漫画、幻灯、投影、powerpoint等教学手段,能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一扫传统说教法导致的沉闷气氛,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我在讲“我们共同的家园”时,展示漫画“举不动”,表明世界人口总数2008年将达68亿;展示漫画“地球的”,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在中国,人们是如何浪费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沙尘暴如何肆虐北京城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并让他们懂得我们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同时为下来的行动“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作铺垫。这样,学生在惊叹、感慨中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仍沉浸其中。

三、注重启发诱导

只有通过启发,学生的学习气氛才会浓厚,才会围绕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这样思维就活跃、脑子就会灵活。学生每当解决了所提出问题之后,心里就会高兴和欣慰,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九年级“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一节中,由于学生对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两个难点理解有困难。因此,我首先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1)你们的父母在哪个企业工作?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企业?(2)什么是公有制?公有制有哪些形式?(3)什么是国有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请分析举例。(4)在我国为国家创造财富的是公有制企业多还是私有制企业多?在学生逐步理解上述基本概念后,再提出如下问题:(1)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2)在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通过上述有层次的递进式提问,将学生思路打开,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深化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学生就解决了这两个难点。又如,在授同一课“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这个内容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能够带动其他人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吗?”让大家讨论,有的学生说:“先富的只会越来越富,他们不会去帮助其他人,因为其他富起来的人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也有的学生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先富的人是会带动其他人走向共同富裕的,国家也会采取多种措施使后富的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讨论和争论,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益。

四、关心时事热点问题

时事内容反映了当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它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与现实生紧密联系的体现。如在教学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中,结合一些“神五、神六升空、神七飞天”、“2008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等。如在复习九年级内容时,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几个主题,低碳世博可联系可持续发展战略;世博会上的亮丽风景小白菜志愿者可联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这一内容;科技世博可联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开放世博可联系对外开放这一内容等。运用热点问题把课本内容综合复习。既加深了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果。

五、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就必须博采百家之长,要向哲学学习语言的深刻,向逻辑学学习语言的严谨,向相声学习语言的幽默。如在教学七年级“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一课时,我使用了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开了新的生命的水源。”在教学“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用了释加牟尼的名言:“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入大海才永不干涸。”还联系到“公社化”时期吃“大锅饭”的集体劳动,用了“上工敲破钟,下地一窝蜂,记分闹哄哄,收工打冲锋”的俗语。在注重教师语言的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强调语言的幽默感,正如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教师的幽默可以打破沉闷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在教学“分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强调:“每个学生应该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在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讲道:“有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谈享受,不谈奋斗,视人生如儿戏,说什么要‘潇洒走一回’,结果是一不小心,走进了牢房。”由于巧妙地引用了流行歌曲的歌词,显得十分幽默风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学习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实践是丰富的,只要我们积极实践,善于总结,一定还会探索出更多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一定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四有”人才。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下一篇: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中运用乡土资源的构想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