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对策与技巧

时间:2022-10-25 09:45:47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对策与技巧

按照惯例,今年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将在7月中旬及9月中旬分两次进行,7月中旬首先迎接第1次“实践技能”考试,顺利通过之后,将在9月中旬再接受第2次“综合笔试”考试。合格者领取《执业医师证书》,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医师。

在《中国社区医师》的广大读者当中,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将参加今年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各位考生的心理状态基本是着急、焦虑、心里没底。广大考生深知这次考试十分重要,一时又不知从哪里入手,如何才能取得好成绩?不要高分,只要及格。

考试,实际也是一种特殊的“战斗”,不能蛮干,要讲究对策与技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对这次考试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中找到某些规律性问题,再从我们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些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的应试计划,指导考前复习与准备工作,使考生能从容不迫、紧张有序地进行考试复习,因此,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应该是信心百倍,水到渠成。

究竟应该如何应试、备考?我们将共同研究与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面对“实践技能”考试,应该采用的对策是什么?

回应“实践技能”考试,必须掌握的应试技巧有哪些?

对策

解析新考试大纲 2008年12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全新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正式颁布实施了,该大纲作为医师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于2009年开始使用。也就是说,从2009年开始,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使用修改后的新大纲。

新大纲“实践技能”考试部分,强调重点考察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对考生职业素质的考核。总之,技能考核新增内容多,考核知识面广。“动手”成为这次新修订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最大的亮点。在考试程序上,新大纲仍然保留了既往执行的“三站考试”形式,各站考试方法、项目、时间及成绩所占分值,详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①实践技能考试时间基本保持1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过去的经历证明,时间够用,不必紧张。②从时间与考试分值来看,实践技能考试的重点在第一站和第二站,时间为50分钟,所得分值为77分。③第二站考试方式为现场实际操作,当场给分。

制定应对考试对策 在我们充分研究了新大纲的前提下,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应对这次实践技能考试?考生大概心中已经明确了不少,至少应该有以下想法(对策)。

各个考站所得的考试分值不一样,我们对待各个考站的态度及重视程度也应该有所差别。没有差异就没有重点,没有重点的全面出击,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精力上,都将遇到极大困难。对于实践技能考试来说,应该抓的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站和第二站是重点。设想,如果这两站考试结果满意,我们至少可以得到70多分(满分是74分),考试可以达到基本合格。

在第一站里,显然病例分析是重点,也是相对简单容易的内容,需要我们在准备考试时下大功夫。

第二站是实践技能考试的“重头戏”,分值最大,当场得分。因为是当场得分,在考官给分时难免会渗透一些程度不等的主观意念的干扰,对此,考生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三站考试内容比较多,有4项:听诊、影像、心电、医德医风。其中心肺听诊的分值占8分,可谓最高,可是,这部分内容在备考时又较难复习,资料不多,并且与临床实际听到的声音相比又很“失真”,所以,答起来着实困难。与其费大力气准备,倒不如将力量用在他处,这里舍弃算了,“得”与“舍”是辨证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学会科学的对待。

技巧

应对考试的技巧性很强,必须学会“巧干”,用较短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果。下面将按照三站考试的顺序,逐一地谈一谈有关技巧问题。

第一站

病史采集 考题是一个主诉,提出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要求考生进行病史采集。病史采集在临床上是通过问诊实现的。在解题问诊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公式”。

【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诱因

②主要症状

③次要症状及伴随症状

④一般状态

⑤诊疗经过

2.相关病史(既往史)

①有无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疾病史

【问诊技巧】

①能围绕病情询问

②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问诊思路清晰

要想做到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面的问诊,技巧在于:一方面要牢记问诊项目,切不可丢失;另一方面要掌握每一项目的问诊要点。

有关现病史内容――

诱因:要问躯体与心理两个方面。前者问是否过劳、着凉、饮食不节等;后者问是否精神紧张、激动、郁闷、焦虑等。

主要及伴随症状:问诊要分清主次。一般主诉很少,只有1个症状,伴随症状多是由2~3个症状组成。为此,在询问时必须先要抓住主要症状(主症),就是驱使病人前来就医的最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一定要问全、问细;之后,才是次要症状或伴随症状,最后还要简单问诊一般状态。

一般状态:问诊一般状态,多数情况下包括饮食、二便、睡眠、体重等4个方面,可视为常规内容(特殊情况例外)。

诊疗经过:基本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曾经到过哪些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及其结果如何?二是接受过哪些治疗(药物、手术等)?效果如何?

有关相关病史(既往史)内容――

有无药物过敏史:一定记牢,这一条不论什么病人都要询问,不可遗漏!

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曾患过什么病?这里一定要问与初步诊断的疾病相关要、相近似、有关联的疾病,切忌无关联地乱问。

病历分析考题为一个病历摘要,除了病史、体格检查之外,还要有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多是文字叙述)。提醒各位考生,有关实验室检查内容的考核主要在此。有时检查项目用中文标记,更多的是用英文缩写词来标注,为此,对常用的检验项目的英文缩写,要花一些功夫记忆。

【病历分析内容】

要求考生依据病历摘要,回答以下问题

1.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进一步检查

5.治疗原则

这5项向内容必须完整,一项也不能缺少。

【病历分析技巧】

1.诊断

(1)诊断一定要全,不能漏掉某些合并症的诊断。

诊断为“肺炎”,有无休克?酸中毒?呼吸衰竭?如果有都要写明,不能丢失。如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必须答出2个诊断(急性阑胃炎、局限性腹膜炎),严格要求,还应该将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答出。

如果有时对某一诊断把握不大,可以在诊断前加上“初步”、“疑似”等说明语,也可在诊断后用?表示把握不大。

(2)诊断依据

一定要来自“病历摘要”。绝不可想当然地用一些病历摘要中根本没有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如:急性腹痛病例,没有进行立位腹部透视,你在诊断依据中列出膈下游离气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将要被扣分。

(3)鉴别诊断

考试要求只提出鉴别诊断的疾病名称,而不要求你详细说明与哪一种疾病的鉴别要点。切勿画蛇添足,回答内容超越要求范围,一旦出错,得不偿失。

(4)进一步检查

有的考生反映,对进一步检查项目的回答,遇到最大困难是提不出还需要进行哪些项目的检查。建议,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回答。

①对疾病的诊断确有临床意义的,在病历摘要中又没有提出的检查项目,就是从疾病诊断依据来考虑,还缺少哪些项目。

②对与某些难以进行疾病鉴别诊断,但又有重大临床意义的检查项目。

③为了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而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

(5)治疗原则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注意2个方面的内容。

①要全面:不要只想到药物或手术,有些一般治疗措施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如抗休克治疗的休克。

②要适度:既不可过于简单(如只答“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等),也不要过于繁杂,不但将用药的名称回答出来,甚至将用药的方法、剂量、注意事项等也都回答,这显然就不需要了,因为问的是“治疗原则”,不是具体措施。

第二站

体格检查

2009年修改后的考试大纲,将整个体格检查内容可以分解为68项目,彼此不交叉,直接提出体格检查考试项目,要求考生表演操作回答。其次,把考核“医德医风”的相关内容融入到第二考站的体格检查之中。

体现职业素质

医德医风之风范:考生进入考场就是置身于临床工作实践,一定要体现出作为一名合格医生应有的职业道德风范。衣着的体,化妆适度,语言有素,落落大方。给考官(患者)以亲切、朴实、大方之感。

沟通能力之体现:医患关系的融洽,沟通常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在考场中如何体现医患沟通?关键是要文明、礼貌,检查动作轻柔。展示出对病人关心、尊重的样子。具体作法可以参考如下4个方面。

①实施某项体格检查之前,一定要亲切地向患者(考官)说明这项检查的目的和如何进行,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哪些不适。希望患者予以配合。

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动作轻柔,尽最大努力减轻或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如触诊前应先搓揉自己的双手,防避手凉刺激;听诊前应先用手握暖听诊器的胸件等。

③体格检查完毕,要协助患者穿好衣服,整理好身上盖的被子,并对其良好的配合,予以感谢。

④人文关怀之渗透。在考试时主要注意语言和蔼,切忌粗话。在让患者作某些必要配合时,多用“请”字,即“请您这样”等等。

68项检查操作

要求手法严谨,做到“三个准确”。

①部位准确:指任何操作的起始、过程和结尾,都要确保部位准确无误。譬如:心脏听诊时,首先要把听诊器的胸件准确地放在各个瓣膜听诊区,其次要把听诊器的胸件安放到位,紧贴胸壁,不留缝隙。这叫部位准确。肠鸣音听诊部位在右下腹部。

②时间标准:时间标准也可理解为时间到位。含义是操作检查的时间要达到标准。如:听诊肺的呼吸音,至少应该达到2个呼吸周期,就是确切地听到2次呼吸音,才能得出结论是否正常。这个时限要求,就是标准时间,切不可忽视,千万要到位,做到时间标准。

③手法标准:例如在作叩诊时,检查者应以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2指骨的前端,并且叩诊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基本操作

修改后的考试大纲对基本技术操作的考试要求:①内容突出重点,将某些相对重要的操作内容作为基础,渗透到其他考核项目之中。②增加了一部分新内容,如切开、缝合、拆线等。③将原有的“医德医风”考核内容抽出一部分,融入到基本操作考试之中。

体现职业素质

医德医风之风范:这一部分内容与体格检查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但是,请大家必须认识清楚,不重复讨论,绝不等于这部分不重要。

沟通能力之体现:在考试过程中,必须以身临“临床实践”的心态,面对“患者”实施各种诊疗基本操作。

注意要点与体格检查基本一致包括3方面:①在实施某项基本操作之前,一定要亲切地向患者(考官)说明这项操作在疾病诊治中具有的目的和如何进行,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哪些不适。知情同意,患者了解情况之后,自然会较好地予以配合。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动作轻柔,尽最大努力减轻或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如穿刺前的麻药注射要体现“一针技术”;下导尿管、胃管时,要充分涂抹剂,用力不可过猛;换药接触原有敷料时,要注意方向、层次、轻柔。③操作完毕,要注意包扎得当,并协助患者穿好衣服,整理好盖身体的被子。并同时向患者交代可能会出现哪些不适(如疼痛、瘙痒等)。注意观察可能发生的哪些变化。同时要向患者表示感谢其良好地配合,也可同时询问是否还有其他要求。使患者感到温暖,心安。

操作手法严谨

有几项操作是基础的基础,它要渗透到其他各项操作之中,同样占有高分。这些重要项目总的体现为操作规范和无菌观念。

第一部分:基础构成的关键操作

(1)手术区消毒

(2)戴无菌手套

(3)穿、脱手术衣

(4)换药

(5)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拆线)

以上5项基本操作,构成整体基本操作的基础,融入到各项操作之中。但,单独给分!

第二部分:常用的基本操作

(1)穿、脱隔离衣

(2)吸氧术

(3)吸痰术

(4)插胃管

(5)三腔两囊管止血法

(6)导尿术

(7)动、静脉穿刺术

(8)胸腔穿刺术

(9)腹腔穿刺术

(10)腰椎穿刺术

(11)骨髓穿刺术

(12)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13)清创术

(14)脊柱损伤的搬运

(15)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技术

(16)人工呼吸

(17)胸外心脏按压

(18)电除颤

(19)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这19项内容要突出掌握个性操作要点。

举例

导尿:消毒范围,导尿管的拿法与插入方法,引出尿液的注意事项等。

胸腔穿刺:穿刺点的选取,入针的方法,抽取气体或液体时与助手的配合,拔出穿刺针的注意事项等。

【提示】

在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考试过程中,当你抽签考试项目回答完毕,考官现场还要问你1~2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都是与你考试项目紧密相关的,与临床实践相互联系的。如,当你测完血压后,考官会问你:①正常人上肢与下肢的血压相等吗?如果有差别,一般是多大?②正常人两上肢的血压相等吗?如果差别较大,多见于什么病?

第三站

第三站考试在电脑上进行,每题都有一定的时间要求,而且均以选项回答形式出现。每一题,有A、B、C、D 4个备选答案由你选择。可见,4选1的试题难度相对较低,答案懵对的几率为25%。

心、肺听诊 在回答心、肺听诊试题时应注意的技巧问题是以下几方面。

所放的音量要大小适中,过小,听不清楚;过大,音响失真。

每一题都附加一个简短的主诉,这对我们回答问题有时会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切不可忽视。

试题在播放音响时,都有一个标志(常常是用红色的圆点),说明听诊器的胸件放在什么位置。这对我们判定听到的声音性质,同样会有提示作用。因为在什么部位可能听到什么声音,一般是有规律的。

X线片识别 考试内容如下。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炎

3)气胸

4)胸腔积液

5)浸润型肺结核

6)肺癌

7)心脏增大――二尖瓣型心、主动脉型心、普大型心

8)正常腹部平片

9)肠梗阻

10)消化道穿孔

11)泌尿系阳性结石

12)上(下)消化道造影 (助理不考)

13)骨折(长骨骨折)

从以上考试内容来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难点在于:正常胸部正位片和浸润型肺结核,二者容易混淆,需要反复练习读片。②比较容易的是骨折,因为没有正常骨骼片,也没有骨病片,这意味着什么?想一想答案自然得出。问题是需要你识别骨折的是什么骨?③最容易的是消化道造影,因为没有正常消化道造影的,只有一个病――癌(下消化道:结肠癌;上消化道:胃癌)。

心电图 考试内容如下。

1)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4)房性期前收缩

5)心房颤动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助理不考)

7)室性期前收缩

8)室性心动过速

9)心室颤动

10)房室传导阻滞

11)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助理不考)

12)左右心室肥厚(助理不考)

13)典型心肌缺血(助理不考)

14)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虽然考试内容不多,但是多数考生反应困难。比较而言,房室传导阻滞与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更为困难一些。其他的抓住两点识别:一是数格(图纸的中格)判断心率快慢;二是看图(图形与各波的变化)判断颤动、梗死与期前收缩等。最好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判断的会更准确。

超声诊断 考试内容如下。

1)肝硬化

2)急性胆囊炎

3)胆囊结石

4)肾结石

CT影像诊断 考试内容如下。

1)肝癌

2)急性胰腺炎

3)腹部外伤――肝、脾、肾损伤

4)颅脑外伤――颅骨骨折、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

5)脑出血

6)脑梗死

超声和CT都是后增加的考试内容,题数不多,对图像的识别确实困难时,不妨依据病史推断即可。

医德医风 不用准备,见景生情,依据平素的伦理道德经验回答。

上一篇:冠心病人怎样进行医疗步行等二则 下一篇:儿童常见的几种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