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新论

时间:2022-10-25 09:06:50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新论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它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而且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存亡生死。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内外部各方面的局限性,其风险管理需要具备先进的理念、全面的政策、适合的程序和科学的技术。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9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我国银行业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日期日益临近,国内商业银行在面临日趋白热化竞争的同时,其经营风险也日益复杂。

一、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风险意识薄弱,且不能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受限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一些基层人员或业务人员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把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对立起来。很多风险管理人员也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

2.未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

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中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以统一负责全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体制和模式尚未完全确立,相应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流程亦未完全建立。此外,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层次和定位不明确,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职责分工还需要进一步界定。风险管理执行层弱化,在经营前台和重要的风险管理部位,没有设置相对独立的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岗位。

3.未建立各类风险的政策和程序

没有建立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为主的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要求。依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很多银行的风险监管要求并未达标。

缺乏完整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在应急响应方面,重视预案的建设和演练工作,但对预案的有效性评估和评审工作力度不够,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适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

4.未对风险进行全面识别与评估

在风险识别方面,没有形成全行统一的识别程序,未采用科学方法或手段对全行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风险点进行一一识别。在风险评估和计量方面,没有建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量管理模型,也未能建立其他风险评估的程序,以评估风险级别及所造成的损失,判断风险的可接受性。

对全面风险的管理偏重于事后监控,全面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技术相对匮乏,未建立正式的、能够有效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风险预警程序和机制。对全面风险缺乏正式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对各类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操作风险没有主动识别和评估。

二、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1.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将公司客户、零售客户、同业客户等不同类型客户,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公司产品、零售产品、结算产品、资金交易产品等不同门类产品承担的各类风险全面纳入风险管理范畴。通过制度安排、程序设计、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流程设置等方面的改进,使风险管理贯穿于各项业务的整个流程、生命周期和操作环节。开展全面风险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监控及评估系统,开展数据验证、资本分配、额度管控、操作合规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和压力测试,确保全行经营的总体风险水平持续得到有效的控制。

2.建立风险监测与报告、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在全行各单元、各条线、各部门和各支行设立风险管理岗位,由风险管理岗位担负场所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监测和报告以及内控制度建设等职责。对系统性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演练与完善、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和报告、应急预案启用和应对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恢复、应急处理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进行策划。

3.有效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

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市场变化特别是行业、企业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动态研究,前瞻性地指导全行经营导向,促进全行有效把握市场机遇,防范全局性、系统性经营风险。优化风险管理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的决策生成机制,畅通

(下转第93页)

(上接第90页)

市场信息及时全面从一线传导至总行的常规通道,促进政策制定有效贴近业务的实际。强化全行风险管理政策的严肃性,开展对全行各经营系统、各分支机构经营状况的日常监控,开展对相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工作行为的流程监控,加强技术手段的硬约束,及时发现、警示、制止、纠正违背全行业务政策和管理规则的行为。

4.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定价能力

按照巴塞尔新协议要求,加快构建以风险量化为基础、以经济资本有效配置为依据、以经济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RAROC)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与资本配置体系(RMCA体系)。开发信贷评级与评分系统,建立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计算内部模型,准确计量信用风险。以引入资金交易系统为重点,实现资金交易前中后台的一体化运作,开展单项产品以至组合风险的风险价值(VAR)计量,同时关注与信用风险的高度相关性。以提升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风险定价能力为基础,建立以RAROC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引入风险缓释技术、产品定价、组合管理等手段,在锁定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通过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为各部门、各机构、各业务板块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及管理工具,提升全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1]宁晓燕.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8,(24).

[2]李高芬.浅析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02).

窦义海(1985―)男,汉族,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研究方向:宏观财政政策。

李智敏(1989―)女,汉族,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研究方向:税务筹划。

上一篇:创新设计 加强开发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下一篇:在新时期如何当好一名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