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时间:2022-10-25 07:46:03

中小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实践经验表明,如果不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只有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不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但是,现阶段我国有很多中小型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尚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执行。

一、中小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一)忽视资产管理工作

很多中小型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行政管理,进而从主观上忽视国有资产管理。同时,很多单位忽视发展战略目标,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方向不够明确。例如,很多财务管理人员模糊无形资产管理概念,且并没有为其专门设置管理制度和会计科目,导致很多单位改制分流后,原有产品开发技术随之流失。

(二)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现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也未能将国有资产实物管理原则应用其中,导致制度建设流于形式,由于资产管理机构配置松散,常常出现资产流失现象。例如,在国有资产购买上,比较重视购买环节,往往忽视后期管理,且重复性购置现象严重,导致大量资产,具体则表现为国有资产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闲置设备、闲置办公区出租出借收入按规定要全额上缴财政,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宁可闲置浪费,也不愿意利用。

(三)忽视资产管理流程

很多国有资产出售、转让及处理过程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汇报给上级部门审核批准,也未开展资产价值评估,而是私自转让或变卖,使得中小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变动过程中,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与此同时,很多中小事业单位未能建立健全共享平台,导致国有资产闲置、浪费。

(四)约束机制缺失

现阶段,很多单位尚未建立健全高效的约束机制,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同时,部分单位沿用传统记账方法来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常常导致国有资产记账状态与实际状况不符。中小型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人员、机构编制限制,很多单位财务部门内控制度有名无实,在对国有资产使用、购置及处置时,常常出现很多问题。

二、中小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措施

国有资产改革要求事业单位在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不断探讨经济运行模式,进而为资产改革创造便利条件。针对上述几点现状,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一)思想认识——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中小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摆脱行政命令桎梏,并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淡化行政管理。同时,将其与资产管理工作充分结合,使其成为解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矛盾的可行方法。为此,应首先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进而保证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其次,使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及中小单位自身发展需求,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单位战略发展目标,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良好的方向。最后,对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内涵及执行力进行深化,例如在无形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要为其设置专门的管理制度和会计科目,进一步明确资产流向和动向,发现不合理现象,及时进行整改。

(二)制度建设——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针对中小型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在制度建设上存在一定缺陷往往导致其内部国有资产管理滞后。为此,要在中小单位内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不断健全。在制定中长期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时,不仅应遵循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也要符合中小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同时,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岗位权责,制定与实际相符的考核指标,且考核指标必须与岗位职能相匹配。分解单位发展战略,形成全员范围内资产管理的统一管理目标,并使其满足单位未来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为国有资产购买、处置环节优化提供保障,减少重复购置现象。最后,明确监管主体,掌握事业单位所有国有资产流向,重点对国有资产开展实时化和动态化的管理。

(三)重视流程——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保证国有资产管理流程的动态变化性,进而使评价指标具有针对性。针对部分单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严重现象,要进行整改,并严格按照规定将闲置设备等资产上缴到政府财政中。为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使用和配置效率,要对资产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进而减少浪费。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审核、调整、批复及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保证各项预算能够在单位财政收支中产生约束力。另外,根据实际工作反馈出的问题,要在单位内部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系统,掌握国有资产主要构成、资产分布情况、固定资产状况等,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账和各项明细账,并对实物资产开展定期管理、盘点,及时处理固定资产置换,避免资产损毁、丢失,防止已报废资产长期挂账而导致的账实不符。

(四)约束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内控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使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不断向规范化和严谨化方向发展,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加强经济管理,清晰呈现单位各种物资管理情况,使管理者明确单位财务运行状况,促进各级人员主动投身到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中来。内控体系必须经过审计人员审核才能通过,这种审核方式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需要,能够保证单位经济活动顺利开展。在中小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要保证审计工作到位。针对会计审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首先要对内部审计严格立法,完善审计制度。其次,应积极开展与审计部门的研讨工作,对资产管理研究成果要进行交流与借鉴。最后,中小型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建立业务和职能方面的统一领导和垂直管理体系,减少决策环节的风险和漏洞,确保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保护。

(五)利用新技术——实现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应该在中小型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而不断加大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力度。一方面可以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对资产信息的有效监控,使其满足动态化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针对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事业单位,要在实际工作实施会计电算化,对资产配置进行不断整合和优化,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国有资产。可以说,对资产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可为资产信息、数据共享提供便利条件,进而实现财务信息与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对接,为资产管理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服务水平是我国行政部门服务质量的直接体现,因此应以战略角度作为出发点,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并对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实效性进行科学评估。针对我国中小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认为应在思想转变、制度建设、内部管理等层面进行不断完善,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兼具创新性。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充分对单位财务资源进行优化,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

作者:许俊 单位:十堰市交通物流发展局

上一篇:财产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问题探析 下一篇:职员制推动高校管理专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