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染病医院的空间形态和流线设计

时间:2022-10-25 06:53:19

浅谈传染病医院的空间形态和流线设计

摘到:通过对两所已建成传染病医院的实例考察,探讨传染病医院的设计要点,并通过设计实践灌输这些观点。

关键次:传染病,流线,分区,环境

自从2003年非典大规模爆发之后,传染病的防治在全世界医学界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上,而近几年的诸如禽流感病毒的蔓延等问题也在不断给医学界制造麻烦。是否人类最终如在好莱坞大片中被某种传染病所终结,并非是不可实现的幻想。而食品安全问题最近又频频被曝光,一些有毒物质正在不知不觉的侵蚀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对传染病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的令人不安的生存条件下,建设好每座城市的传染病医院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国的传染病医院,存在着相当多的缺陷。一是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一些中小城市没有独立的传染病医院,没有治疗恶性传染病的条件和医疗技术。二是随着各个城市不断的夸张与重新规划,发现许多传染病医院被包围在市中心,用地紧张,难以发展。一旦爆发大规模疫情也很难与周边环境隔离。

针对这种情况,在非典之后,国家投入巨资,扶持每个城市的传染病医院建设,并在城市近郊划拨新地块,搬迁现有市中心的传染病医院,在符合传染病要求的新基地上建造。

从功能上来说,传染病医院既有与综合性医院的共同点,又有着特殊的流线和功能要求。下面举两个已经建成的实例来探讨一下传染病医院的设计问题。

实例一位于上海,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心地处上海市金山区,紧邻A4、A5高速公路亭卫公路出口处,占地33.3公顷,总建筑面积9.0228万平方米;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投资建成的集临床医 疗、教学、科研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于一体的重大工程,为2004年市府一号工程,是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于 2004年11月16日落成启用,具有90年历史的原上海市传染病医院除市区门诊部外整体搬迁至中心。

从建成的建筑来看,这个项目有着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基地面积较大,建筑布局非常分散,门诊医技楼是一个独立组团。职工的办公、宿舍用房,中心供应室和洗衣房,焚烧站、太平间、污水处理站,动物实验及科研用房,营养食堂和能源中心分别形成五个不同的组团。其次,组团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两个病区组团(每个都由四座病房楼组成)与门诊医技楼之间有着相当的距离,这对传染病的院感控制非常有利,但对病人往来门诊医技与病房楼之间很不利。而营养食堂距离病区组团距离相当远,靠步行送餐已经不现实。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院方只能采取汽车运输的交通方式,简而言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所有物流与人流均要依靠汽车运输。这无疑使得经营成本大大增加,据院方介绍,每年国家要投入一亿的资金来维持医院的运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投入到交通工具当中。通过汽车接送病人,除不方便因素外,还造成一定的风险,发生过病人搬运过程中跌落的情况。造成这种设计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项目作为当年上海头号工程,时间紧迫,政府直接委托卫生部门作为甲方代建项目,项目建成后才移交给最终使用方。这就使得设计方与使用方脱节,从而出现一些问题。此外,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也不尽如人意,比如在每个病房楼的分区设计中,医护站设在了走廊的尽端,护理半径超长,这也是遭到医护人员诟病的地方。

不过除了这些不利因素之外,大面积的绿化草坪,不但使得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环境非常优美,有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也提供了一个大面积的室外应急区域,便于在大规模疫情暴发的情况下实施紧急救助措施。这些都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建设优势。

实例二位于大连市,是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也是传染病专科医院。这座新建成的医院同样位于近郊,用地约5公顷,并不宽松。建筑采用了传统的门诊-医技-病房的形式,门诊医技与四个病房楼之间采用了东西两条独立的连廊链接,形成三个回字形内院。两条独立的连廊,一条为洁净通道,主要为医护人员,洁净品和餐车通行。另一条则为污物通道,两条通道无任何交叉。一旦出现大规模疫情,通道可以随时封闭,在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医院还在每条连廊的地下设了一条污物通道,直接通向地下的太平间,这条污物通道高度不足2m,不计算在总建筑面积之内,是一个绝佳的构思,一举避免了尸体与地上的人流混淆与交叉。

通过这两个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段时间的新传染病医院。我们总结出目前传染病医院的一些设计、使用和运营上的问题。

首先,新建的传染病医院普遍都在城市边缘地带,环境绿化都能满足要求,但是病人就诊距离太远。比如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距离市中心超过50公里,给病人就诊带来很大不便。门诊量受到影响,医院的经营也会遇到困难。这方面,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保留了位于市中心的门诊部分,病人可以在市中心的门诊部就诊,需要住院的病人再转移到住院部,这给其他传染病医院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其次,从空间形态上,传染病医院的总体布局应做到有分有合,疏密有致。门诊-医技-病房之间,既不能距离过近,也不能缺乏联系,应以步行可以接受的距离为准。用连廊连接各处,是比较人性化的设计方法。

再次,传染病医院的内部流线设计,要严格按照不同病种划分不同区域,并做到洁净区,半洁净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任何交叉,从而有效的控制院感。院感控制,是近年让许多医院头疼的难题,很多医院把病房楼的中间地带“黑房间”布置成医护用房,通风采光条件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院感几率。要杜绝这种情况,除了从空间区域上进行彻底的划分,还要依靠暖通及空调设备,对气流进行有组织设计。这样才能最有效的解决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感染问题。

在以上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鄂尔多斯第二人民医院。项目用地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南临109国道,东临花园路,西临花园北路。用地范围内北侧为住宅区用地,南侧为医疗区用地。用地自东向西逐渐上升,东西高差最大值达20m以上。现有用地内主要为绿化植被。医疗区用地面积共191758m2,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3000 m2。我们在设计阶段,提出一个目标:将鄂尔多斯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合理、流程科学、技术先进、分区明确的现代化医院;在景观园林及环境氛围上努力创造出一个意境深远,富有传统中国韵味的园林式传染病院。

现有规划用地面积非常大,在仔细分析了用地的条件后,按照功能把用地分为传染病诊疗区,行政办公区,综合应急诊疗区,后勤保障区。传染病诊疗区分为门诊医技楼,呼吸科病房楼,消化科病房楼。共三栋楼,以二层架空连廊连接。综合应急诊疗区分为科研综合楼,应急综合楼,共两栋楼,以二层架空连廊连接。科研综合楼下设地下车库及机房,地下车库兼作人防。在传染病诊疗区与综合应急诊疗区之间也有二层连廊连接,连廊中间设营养厨房。行政办公区分为行政综合楼,隔离公寓,运动健身馆,职工餐厅共4栋楼。后勤保障区设洗涤中心,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锅炉房共3栋楼。另有污水处理站位于用地东南角地下。

在明确分区之后,各个功能分区之间设至少30m宽的绿化隔离带,传染病诊疗区与综合应急诊疗区用架空连廊做必要的连接,方便营养食堂送餐以及运输洁净品,在大规模疫情暴发时也可转换作为病人通道,方便病人通往手术室和医技功能。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每个分区独立成组团,病人平时不会跨越分区活动,营养食堂等部门位于分区之间,方便往各个分区送餐。而隔离带则有效的阻止了分区之间的传染可能性。

在空间设计上,本方案力图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环境和气质的现代化医院。设计手段包括中国古典式大屋顶,浅色外墙面,在传染病诊疗区和综合应急诊疗区之间设置的架空连廊,大面积的室外绿化,中心绿化与庭院绿化相结合。

同时并不拘泥于传统古典建筑做法,尽量简化和抽象古典元素,外墙采用涂料与面砖相结合,部分点缀玻璃幕墙,通过在玻璃上古典样式的丝网印刷图案,达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创新做出有益的尝试。

富有古典韵味的环境氛围,容易稳定病人情绪,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能够提升医院品质以及本项目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

最后,希望我们这次设计能对中国的传染病医院设计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上一篇:刍议如何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下一篇:苯酚储运系统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