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隐喻性\矛盾性

时间:2022-10-25 05:14:32

生活性\隐喻性\矛盾性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高考作文命题质量的高低?笔者拟从高考作文命题取向的生活性、命题形式的隐喻性、命题内容的矛盾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近五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具体阐释。

一、高考作文命题取向的生活性

最近几年,人们在评论高考作文题时,总喜欢为之贴上“关注生活”“贴近生活”之类的标签。这里的“生活”应该如何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命题人从未定的甚至是神秘莫测的一般意义上的生活中提取作文命题必需的元素,是命题人对生活的处理,需要对生活作出理性的判断,依靠的是思维的逻辑力量;二是要把提取的元素通过再现、再造、转换、组合等手段,根据学生的特殊生活建构一个体验的、情感的、想象的、价值的理解世界,这个理解世界是非理性的,是命题人对“生活”的构造。所以,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是命题人在把握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特殊意义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是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所谓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不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学生的特殊生活”的无原则迎合,而是命题人在“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通过对生活的处理与构造来寻求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的微妙平衡。丰富多彩的生活为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提供了无尽的资源,但也对命题人“处理生活”的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使高考作文命题在“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失去平衡,降低高考作文命题的质量。下述作文命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2008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材料是“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源自生活中的细节(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诚实意味着吃亏)。择取生活的细节并不意味着作文命题贴近生活的原貌,而且调查的主题紧贴时代的价值立场。当作文命题过于靠近生活,预设价值倾向,规限写作角度,命题人对生活的处理过于机械、生硬,对考生就是一种疏离。这样的作文命题实质是假借“贴近生活”之名来宣扬命题人的理性霸权,打压了学生言说的自由。

2009年辽宁省高考作文直接摄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明星代言入题,其实是对生活的硬性切割。硬性切割的生活局部并非生活的本身,就像被肢解的手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人体一样。另外,作文材料内容包含的五个“观点”,预设了思维路向,缺乏思辨的弹性。这种局限于某种时代趣味的作文命题,因为过于讲究一时一地一事的针对性而缺少灵活性、变通性,为考生留有的缓冲余地极为有限。

与其说2008、2009年辽宁高考作文命题的失误是技术失误(2008年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价值先行,并规限写作角度;2009年的命题则表现为限定主题、预设观点),不如说是命题观念出现偏差。这两年命题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命题人没有处理好“一般意义的生活”与“学生的特殊生活”的关系,没有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相反,2007年的作文命题(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因作文材料没有对规定的作文题目构成必要的限制,导致学生的言说时空急剧膨胀。尽管是命题作文,但写作的可能性过于宽泛,很难杜绝猜题、押题,不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宿构,作文命题因过于靠近“学生的特殊生活”而未能达到检测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所谓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就是要从“学生的特殊生活”出发,寻求“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的平衡点。这需要命题人转变观念,由“一般意义的生活”的代言人转为“学生的特殊生活”的代言人,由“命题”变为“替学生拟题”。“替学生拟题,是要有计划的,所以不能毫不思索地随意写一个;替学生拟题,是要斟酌时地环境和学生的程度的,所以绝不能抄袭模仿;替学生拟题,是要根据学生的学识经验与生活需要的,所以绝不能根据教师的学识经验。”“替学生拟题”就是要求命题人从学生的角度处理生活,通过作文命题消解“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的鸿沟,为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构建平台。

二、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隐喻性

为促进学生与生活的对话,2010、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题汲取了前两年命题的教训,不再对现实生活进行简单的复制或生硬的截取,而是选用、改造潜藏诸多细节的故事。这样调整的好处是:第一,故事内涵的多要素、多层面、多角度更符合人们对生活的直觉认识。这反映了命题人“处理生活”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第二,故事性的作文材料明显带有隐喻性,这种隐喻性命题不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逃逸,也不是刻意营构的缥缈幻境,而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全面而深邃的洞察,是为考生建构的与“一般意义的生活”平行的理解世界。命题构筑的隐喻性的理解世界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投射,使学生从作文材料这面镜子中发现并认识“一般意义的生活”的本身。又因为隐喻以相似和联想为基础,直接与学生的直觉相联系,所以能使作文材料与学生的原初视野相融合,把“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联通起来。由此,高考作文命题人通过对生活的理性洞察并把它以隐喻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作文题成为学生与生活对话的有效平台,使二者的对话成为可能。其目的是要通过二者的对话促使学生的思维、心理、情感等发生突变,促进学生在言语探究活动中生成一种新东西,这才把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落到了实处。

作文命题的隐喻性有利于考生审题。考生在审题时,希望作文命题充满灵动的新奇感,充满阔达的想象空间,甚至充满思维的困惑与情绪的苦痛等因素。这种取向要求摒弃理性的僵死成分,让作文命题富有思维的弹性,具有多维解读的可能,有利于考生思维的开放、发散。

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命题为剔除--理性的霸权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作文材料由托尼三岁取糖而不得、二十岁舍大筐水果而取小筐水果、五十八岁替公司讨债时先舍九万英镑后得一万英镑奖金三个故事组成。作文材料不再主题先行,也未提示或规定写作角度,命题的理性转隐于作文材料的背后,体现于对“故事”的构造。这是比2008、2009年作文题进步的地方。但是故事也有不足:托尼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略显单调;托尼对人生的认识由三岁时只取不舍,到二十岁时明白舍大取小,再到五十八岁时懂得先舍后取,这个认识发展过程还留有线性的痕迹,三段材料所建构的问题场域显得不够开阔,作文材料蕴涵的对抗、冲突、矛盾相对偏少,以致活性基因不丰富。2011年辽宁高考命题汲取近几年的命题教训,选用的作文材料是改编自古希腊经典的“苏格拉底的苹果”,不再预设主题。故事中既有哲学家良苦用心与外在言行的分裂,又有

师生问答的张力;既有苹果“假”与真的冲突,又有学生应答之间的对抗:既有前提与结果的裂隙,又有故事发展中的矛盾。所有的混杂、交融、冲撞,构筑了一个开放性、建构性、交互性的问题场域。相互对立、歧义频现的各种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理解世界的千沟万壑间穿行,使学生的视野与生活的视野交融、重构。至此,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才具有现实意义。二者在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新东西将极大地扩展考生审题的可能向度,也为考生立意延伸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从命题形式的隐喻性这个角度而言,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近五年来做得最好的。

三、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矛盾性

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使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成为可能,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隐喻性为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搭建了有效平台,那么,学生与生活的对话何以发生?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作文材料是一个充满矛盾、颇有歧义的改编故事。故事中有“我与我”的不统一(哲学家的意与行),也有“物与物”的不一致(苹果由“假”到真),还有“人与我”的不协调(面对哲学家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截然不同)。这些不统一、不一致以及不协调的冲突、分裂、对抗,就是命题的活性基因。这些多元的活性基因能冲击、活跃、激荡考生的思维,把考生的原初体验推到“可能的世界”。“可能的世界”则是考生创造力的栖息之所,而创造力最能够深入到考生生命体验的原初层面,与其独特的人生感受相互作用,产生独到的人生体验,进而调动考生的生命感悟,从而把考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广阔、更富有生机的新视野。作文命题如果缺少催化剂,就会钳制考生的思维,捆绑考生的心灵。比如2008年辽宁高考作文材料在列举了一些调查数据之后指出:“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多元化、个性化。”这三句话,其实是命题人对调查数据的理性解读,是对考生的审题立意提出的限制与规约,把考生发散的思维引入预设的理性轨道。当这些理性的思考进入高考作文命题之中,就会使作文材料变得僵化,有些“死性”。缺乏必要的活性基因,突显理性强势的作文命题,压缩了考生联想的时空,束缚了考生想象的翅膀,排挤了考生情感的世界,也限制了考生的创造。因此,2008年的作文命题在形式上不具隐喻性,在内容上因没有活性基因而缺乏矛盾性,命题质量也就不高。

与2008年相比,2D09年辽宁高考作文题在命题内容的矛盾性方面有所突破。命题内容虽然涉及了明星、产品、广告、监管部门、媒体、消费者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矛盾>中突,但它是以观点的形式出现的,这些观点在本质上是命题人对讨论主题――“明星代言”的理性预设。这些观点有的因分属不同的视野而无法构成对抗,有的因平行关系而无法构成矛盾,使命题所敞露出来的思辨可能性变得极其有限。由于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再加上作文材料观点先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言说的自由。这样的命题只是在学生与生活之间虚设了对话平台,学生与生活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高考作文命题质量不高也是导致部分考生在作文中说套话、假话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是否具有活性基因的角度来衡量高考作文的命题质量,就是要看它是否能够诱发考生的感动情愫,是否能够激发考生的想象动力,是否能够为考生提供构思的自由,是否能够为考生创设再造的空间。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题是非常出色的,对后续的高考作文命题来说,极具借鉴的价值。

综上所述,命题取向的生活性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础,命题形式的隐喻性是提高高考作文命题质量的保障,命题内容的矛盾性、激活性是高考作文命题成功的关键。可以认为,生活性、隐喻性、矛盾性是高考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趋势。

上一篇:语文教师当学周立波 下一篇:语文世界的精神游历:从学界对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