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途径

时间:2022-10-25 03:41:48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途径

摘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投资越来越低,如何增收节支、挖潜增效、如何获取最佳利润,是当今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最值得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做好项目成本的控制,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都需要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原则及途径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成本控制;目标管理;质量;材料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的因素

(一)施工工期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施工工期与工程成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缩短施工工期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经常性的实际支出,但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和机械设备,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直接成本的增加;反而工期延长导致了工程项目间接成本的增加。因此,在安排施工工期时,要正确处理工期与施工成本的辩证关系,力求均衡和有节奏地施工,以实现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的优化组合,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施工方案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施工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本。施工方案与工程成本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关系。具体而言,施工方案可反映施工技术水平,优秀的施工方案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机械选择的合理可充分发挥机械的使用效率,提高整个施工机群的联合作业系数,降低机械使用费。合理的劳动组织可充分发挥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用工数量。合理的作业组织和施工顺序可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工作面和空间及时间,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大大的缩短工期。施工方案有多个,但是最优的只有一个,按照最优方案施工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项目投入最小产出最大,提高经济效益。

(三)自然条件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在雨季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需要增加额外的防雨等设施,从而使工程成本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如临时设施布局及位置、施工现场行车干扰情况、供水及供电、场内外交通、通讯设施、施工材料及土石方运输距离等),也会对工程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施工安全管理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安全施工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目标之一。安全工作越好,处理安全事故的费用就越少,施工所受的干扰也就越小,因而费用支出越少。否则,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但给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都带来重大的损失,也影响工人的施工情绪,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施工进度势必受到影响,从而会加大施工费用的支出。因此,加强安全工作与工程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安全制约着工程成本,工程成本依赖着施工安全,二者是统一的。

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包括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全员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是考核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它涉及到整个项目部的各个部门,也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工程施工及竣工验交)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二)目标管理原则

成本控制必须以目标成本为根据,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开支进行严格地限制、监督和指导,力求做到使成本发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即以最少的成本开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同时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可将企业的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系统,使每个部门和个人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便于明确各部门及个人应承担的责任。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三)节约原则

节约就是项目施工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的途径

(一)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途径

1、做好合同管理

施工企业将合同内容形成文件,下达到项目施工的各具体施工责任人,对项目管理班子相关的工程负责人介绍合同内容,落实合同责任制,使每个实施者都了解合同中与己相关的内容,做到熟练掌握避免盲目施工。

确定好施工进度

在施工项目开工前要确定最佳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的劳动组合和机械配置,紧凑的生产节奏,及时的材料设备供应以及资金供应流转,以确保项目施工高质、安全、有序、低耗地进行。

优选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寻找并优化更好、更省、效率更高的施工方案。针对具体项目要编出几套施工技术方案来选择,以便达到最优的价格比。

控制直接费用

以竞标方式控制直接费用价格,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机具台班价格对整个项目成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应采取竞标的方式确定,采取“货比三家”、“价比三家”,择优选择。

(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途径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控制成本目标的前提。不合格工程或业主不满意的工程将影响整个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认真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的原则,对人、材料、机械、施工方法、环境等进行有效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在实际施工中,把提高质量看成是技术部门的职责,把控制项目成本则看成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由于这两个部门的分工不同,业务要求不同,因而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也会不同,我们应学会运用价值工程,使质量、成本、进度得到完美的统一。

加强现场管理,堵塞浪费漏洞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是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条件,以方便施工为前提合理安排的,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布置不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例如:材料、构件放置不当,造成二次搬运;钢模、钢管等周转设备,用后不整修;排水系统不畅,造成设备锈蚀、材料(如水泥)受潮变质,严重的造成水毁等,都将会造成人力、材料、设备的损失和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在于保护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例如: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发生工伤、设备事故,忽视消防工作,易发生火灾;不注意食堂卫生管理,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等等,诸如此类事情,都是项目成本的不利因素,情况严重的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以现场管理着手,做到文明施工,加强预防工作,把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施工竣工阶段成本控制途径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前一个项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员、机构转入另一个项目。完工后,在账目不清、遗留问题不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人员机械转入新项目,财务账目也转入新项目,几个项目下来,遗留问题一大堆,甚至发生大数额亏损。因此,必须落实项目责任,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在一些实际问题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工程总收入,应以甲方签认的工程价款结算单为准

没有得到甲方签认的有效凭证,不得以收入入账。在建工程全部列入实际成本,不得留有余额。核对与甲方往来,对预收和应收工程款,必须与甲方核对一致,防止在预收、应收工程款、在建工程等科目中隐藏问题。

各种材料,要求做到工完料清,没有库存

对没有用完的材料,由项目部作价处理,损益列入项目成本。无法处理的也由项目成本承担,不能以账面数移交。防止滥购价高、质次材料或多购材料转嫁于下一个项目负担。

3、分包工程,按合同逐一清算,弄清各合同完成总价、已付款、欠付款,对超合同付款必须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欠付款要制订还款计划,原则上由项目经理负责清还。

4、清理各种往来款项,分清性质进行处理

内部单位和人员借款,必须清理完毕。外部单位往来,能清算的清算,实在不能清算的,落实责任人员清理。

结语

综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成本控制程序的可借鉴性强,平时应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中心可以去粗取精,通过一项或多项工程的实践,使成本控制在本企业内做到有章可循。这样一定可以为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明坤.市政道路工程成本估算及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2]高秀华.浅谈市政工程成本控制[J].南京市政,2004.12.

[3]马健.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5.

上一篇: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原因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市政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其防治处理